科普贴士
警惕血管“幽灵”!一定留意这些信号!——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预防血栓科普专题
血栓是血液里凝固的小血块,是游走于血管里的“幽灵”,随时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那么血栓形成前身体是否会发出“预警信号”?身体的哪些部位最易被血栓“盯上”?怎样才能预防血栓的发生呢?本期健康科普我们将邀请到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血管外一科负责人刘强来聊聊预防血栓的健康小常识。
Q什么情况下容易得血栓?
A
在一定条件下,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析出、黏附、凝固,在血管内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该固体质块被称为血栓。通俗来讲,血管就好比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血栓就是河道中的泥沙淤块,影响着血液的流动。血栓在血管内游走,停在哪儿就会堵在那儿,导致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身体相应部位的血流就会出现障碍。
血栓形成的三个要素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创伤或手术、静脉穿刺、化学刺激、留置导管等。
·血液凝固性增加:恶性肿瘤、孕期、激素治疗、血液浓缩、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等。
·血流状态改变:久病卧床、房颤、静脉阻塞、肥胖或怀孕、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等,久坐不动的办公室人群也处于风险之中。有研究显示,每静坐1个小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
Q血栓爱堵哪些地方?
A
血栓可以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形成,按照生成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
静脉血栓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多见,常见于深静脉如腘静脉、股静脉、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等。
动脉血栓性疾病:多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及下肢动脉等。
微血栓: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Q血栓形成的表现有哪些?
A
脑梗:出现面瘫、口角歪斜,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心梗:出现胸闷、胸痛、压榨感,下颌、肩颈、手臂或背痛,恶心、出汗、乏力、气短等症状。
肺栓塞:出现急性呼吸困难(休息时不明显,活动时加重)、胸膜炎性胸痛、咳嗽、精神状态改变(高龄患者可为首发症状)、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大面积肺栓塞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轻度头痛/晕厥前状态、晕厥或心搏骤停。
下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根据形成的部位不同表现各异。通常为下肢肿胀、持续性疼痛、小腿后方或大腿内侧有压痛,活动后加重;发病后期血栓机化后,可出现静脉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等;皮肤颜色发生改变,轻度淤血变红,重症呈青紫色,有些可呈白色,称为血栓栓塞后综合征。
Q如何做好日常的血管养护呢?
A
血管的日常养护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
油类
由于n-3和n-9都有抗炎作用,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还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的水平。另外,n-3脂肪酸还有升高“好”胆固醇的作用。因此,如果血脂异常,尤其是“坏”胆固醇偏高,那在选油时,就要多吃富含n-3脂肪酸的紫苏油、亚麻籽油以及富含n-9脂肪酸的橄榄油、茶油,并且一天的油量控制在25—30克。
新鲜水果
新鲜水果富含抗氧化、抗炎成分,可以保护血管内皮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的“侵袭”。另外,斑块形成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一系列的氧化、炎症反应,多吃新鲜蔬果还能减缓斑块形成。每天摄入100克新鲜水果,可使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降低1/3。
水果的选择也很有讲究,选对了事半功倍,选错了反而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如果不想给血管“添堵”,牛油果、无花果、榴莲这三种水果要少吃,而山楂、奇异果、苹果、桑葚是可以保护心血管的“法宝”,可适当食用。
深色蔬菜
茄子、南瓜、西兰花、西红柿等不仅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减少油脂吸收、降低血脂,还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有助于降低血管硬化和血栓风险。
粗粮
主要指燕麦、青稞,这是因为β-葡聚糖可以减少胆固醇吸收进入血液,利于维持血液中正常的胆固醇水平,减少血液黏稠以及形成斑块的可能,降低血栓发生风险。
水
女性每天最少喝1500毫升,男性最少1700毫升。这是因为多喝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阻止血栓形成。尤其是在早上起床后,一定要记得喝水。
血管年轻心不老,血管年轻人不老。血管是人体的生命线,只有血管畅通,才能保证身体各项器官的正常运行。血栓的形成与我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因此除了要重视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之外,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不吸烟、定期体检等也是预防血栓的有效手段。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最佳的救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