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图书阅览

泄泻十

《丹溪心法》

字号: + - 16

  泄泻,有湿、火、气虚、痰积。湿用四苓散加苍术,甚者苍白二术同加,炒用燥湿兼渗泄;火用四苓散加木通、黄芩,伐火利小水;痰积宜豁之,用海粉、青黛、黄芩,神曲糊丸服之。在上者用吐提,在下陷者宜升提之,用升麻、防风;气虚,用人参、白术炒芍药、升麻;食积,二陈汤和泽泻、苍术、白术、山楂、神曲、川芎,或吞保和丸;泻水多者,仍用五苓散;久病大肠气泄,用熟地黄半两,炒白芍、知母各三钱,升麻、干姜各二钱,炙甘草一钱为末,粥丸服之。仍用艾炷如麦粒,于百会穴灸三壮。脾泻当补脾气,健运复常,用炒白术四两,炒神曲三两,炒芍药三两半,冬月及春初,用肉蔻代之,或散或汤,作饼子尤佳。食积作泻,宜再下之,神曲、大黄作丸子服。脾泄已久,大肠不禁,此脾已脱,宜急涩之,以赤石脂、肉豆蔻、干姜之类。

  戴云∶凡泻水,腹不痛者,是湿;饮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是火;或泻时或不泻,或多或少,是痰;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是

  【入方】

  一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常泄泻,亦是脾泄。

  黄芩(炒,半两) 白术(炒,二两) 白芍(酒拌炒) 半夏(各一两,泡) 神曲(炒) 山楂(炒,各一两半)

  上为末,青荷叶包饭烧熟,研丸如梧子大。食前白汤下。

  一老人年七十,面白,脉弦数,独胃脉沉滑,因饮白酒作痢,下血淡脓水,腹痛,小便不二日前证俱减,独小便不利。以益元散与之,安。

  治痛泄

  炒白术(三两) 炒芍药(二两) 炒陈皮(两半)防风(一两)

  久泻,加升麻六钱。上锉。分八帖,水煎或丸服。

  止泻方姜曲丸

  隔年陈麦面作曲(二两,炒。又一两) 茴香(五钱) 生姜(二两,又一两)

  上为末或丸。每服五七钱,白汤下。

  又方

  肉豆蔻(五两) 滑石(夏二两半,秋二两,春、冬一两二钱半)

  上为末,饭丸。或水调服。

  清六丸 去三焦湿热,治泄泻多与清化丸同用,并不单用,兼治产后腹痛或自利者。能补脾补血,亦治血痢。

  六一散(一料) 红曲(炒,半两,活血。又云二两半)

  上为末,饭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白汤下。

  又方 治泄泻,或呕吐。

  上以六一散生姜汁入汤调服。

  【附录】寒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米饮不化者,理中汤,或吞大烦渴,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吞香连丸;湿泻由坐卧湿处,以致湿气伤脾,土不克水,梅雨久阴,多有此病,宜除湿汤,吞戊己丸,佐以胃芩汤,重者术附汤;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其人必噫气,如败卵臭,宜治中汤加砂仁半钱,或吞感应丸尤当;有脾气久虚,不受饮食者,食毕即肠鸣腹急,尽下所食物,才方宽快,不食则无事,俗名禄食泻,经年不愈,宜快脾丸三五粒;因伤于酒,每晨起必泻者,宜理中汤加干葛,或吞酒煮黄连丸;因伤面而泻者,养胃汤加萝卜子(炒研破)一钱。痛者,更加木香半钱;泻甚者,去藿香,加炮姜半钱。有每日五更初洞泻,服止泻药,并无效,米饮下五味丸,或专以五味子煎饮,亦治脾肾泻。虽省即饮食忌口,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近五更其泻复作,此病在肾,俗呼为脾肾泻,分水饮下二神丸,及椒朴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而重,其人虚甚,宜椒附汤;暑泻,因中暑热者,宜胃芩汤或五苓散,加车前子末少许甚效。世俗类用涩药,治痢与泻。若积久而虚者,或可行之;初得之者,必变他疾,为祸不小。殊不知多因于湿,惟分利小水,最为上

  【附方】

  四苓散(即五苓散内去桂)

  五苓散 益元散 并见中暑类。

  理中汤 见中寒类。

  大已寒丸

  荜茇 肉桂(各四两) 干姜(炮) 高良姜(各六两)

  上为末,水煮,面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米饮吞下。

  八味汤

  吴茱萸(汤洗七次) 干姜(炮,各二两) 陈皮 木香 肉桂 丁香 人参 当归(洗焙,各上锉。每四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香连丸

  黄连(去须,十两,用吴茱萸五两同炒赤色,去茱萸不用) 木香(二两四钱,不见火)

  上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二十丸,空心米饮下。

  升阳除湿汤

  升麻 柴胡 防风 神曲 泽泻 猪苓(各半两) 苍术(一两) 陈皮 甘草(炙) 大麦面(各三钱)

  上作一服,水煎,饭后热服。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各半钱,姜枣煎。非肠鸣不用

  戊己丸 治胃经受热,泄痢不止。

  黄连 吴茱萸(去梗,炒) 白芍(各五两)

  上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米饮下。

  胃苓汤 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五苓散 平胃散

  上合和姜枣煎,空心服。

  术附汤(《和剂》)

  甘草(二两,炙) 白术(四两) 附子(炮,一两半)

  上锉。每服三钱,姜五片,枣一枚煎,空心服。

  治中汤 见脾胃类。

  感应丸(出《宝鉴》)

  木香 肉豆蔻 丁香(各一两半)干姜(炮,一两) 巴豆(七十个,去皮、心、膜,研出油) 杏仁(百四个汤浸,去皮尖研)

  上前四味为末,外入百草霜二两研,与巴豆、杏仁七味同和匀,用好蜡六两,溶化成汁,以重绢滤去渣,更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数沸,倾出待酒冷,其蜡自浮于上,取蜡称用。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铫内熬令末散香熟,次下酒煮蜡四两,同化成汁,就铫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六修合。

  清油一两半同煎,煮熟成汁,和匀药末成剂,分作小铤子,油纸裹,旋丸服之。每三十丸,空心姜汤下。

  保和丸 见积聚类。

  酒蒸黄连丸

  黄连(半斤,净酒二升浸,以瓦器置甑上蒸至烂,取出晒干)

  上为末,滴水丸。每五十丸,食前温水下。

  养胃汤 见疟类。

  五味子散 治肾泄。

  五味子(二两) 吴茱萸(半两,细口绿色者)

  上二味炒香熟为度,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有一亲识,每五更初晓时,必溏泄一次,此名肾泻,服此愈。

  椒附丸(《微义》)

  椒红(炒) 桑螵蛸(炙) 龙骨 山茱萸(取肉) 附子(炮) 鹿茸(酒蒸,焙)

  上为末,酒糊丸。每六十,空心。

  二神丸

  破故纸(炒,四两) 肉豆蔻(二两,生)

  上为末,以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肉,研膏入药,和丸。每五十丸,盐汤下。


  • 标签:

上一篇: 痢九

下一篇: 燥结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