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特色 >>医疗资讯

医疗特色

医疗资讯

七年顽痛久难消 三日精治焕新生——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疼痛科开展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窦椎神经调制术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6

  “走七八步腿就又疼又麻,必须歇一会儿才能接着走。”提起此前被腰椎病困扰的日子,六十多岁的刁女士记忆犹新。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疼痛科接受微创治疗后的第二天,她便能顺利下地行走,腰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这样的恢复速度让她惊喜不已。

  七年前,刁女士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多年来,她反复腰痛,吃药、贴膏药、做理疗,却治标不治本。近日,她与家属前往第一医院就诊。鉴于刁女士此前接受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时又对开刀手术十分恐惧,南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林常惠经过综合评估,决定为其实施“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窦椎神经调制术”这一微创疗法,精准解决腰椎间盘突出问题。

  术中,林常惠采用旁侧手术入路,在CT透视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操作。在确保患者无明显下肢肌力降低的前提下,注射造影剂碘海醇,确认靶点,缓慢注入胶原酶,“定向溶解”挤压神经的椎间盘组织。由于窦椎神经被认为是支配椎间盘的主要神经,也是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林常惠又对窦椎神经进行了运动与感觉调试及射频消融。术后第一天,刁女士便反馈疼痛明显缓解;第二天,已能自主下地行走;第三天,腰部痛感完全消失,下肢肌力逐步恢复,顺利达到出院标准。

  据悉,胶原酶可特异性分解椎间盘内的胶原蛋白,使突出的髓核组织变软、缩小甚至消失,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有效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胶原酶椎间盘化学溶解术尤其适合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且无钙化情况的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该微创技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显著优势:创伤极小,仅需通过粗细不足1mm的穿刺针即可完成操作,避免开刀手术带来的巨大损伤;恢复周期短,患者可以快速回归正常生活;安全性高,可有效保护脊柱力学结构完整,保留腰椎稳定性;此外,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为众多畏惧大开刀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优质治疗选择。

  从被腰椎病折磨得步履维艰,到术后三日便能康复出院,刁女士的治疗经历,不仅是第一医院微创诊疗技术实力的生动体现,更彰显出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1988年,第一医院麻醉科正式开设疼痛专科。作为麻醉科的重要分支,疼痛专科依托麻醉医生娴熟掌握的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技术,能够开展各类高精尖诊疗项目。经过三十多年的技术创新,目前科室已成熟开展椎间盘胶原酶术、C型臂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消融/毁损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等多项技术。

  未来,科室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规模,规划筹建疼痛病房,持续引进各类新技术,以更优质精湛的医疗服务,全力守护百姓健康。

20.jpg

  延伸阅读

  并非所有腰椎间盘突出都需手术,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但出现这些情况时需手术干预:经3-6个月规范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如刁女士七年药物治疗无效且行走受限;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乃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损伤进展,尤其是需48小时内紧急手术的马尾综合征;突出组织严重压迫导致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不及时手术可能破坏脊柱稳定性;保守治疗后短期内反复复发且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生活质量。同时,手术方案需结合患者年龄、病情等综合评估,实现精准治疗的同时降低创伤。

  医疗团队

21.jpg

崔宇宏

南院麻醉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

  曾赴解放军总院进修学习,主修心脏大血管手术的麻醉技术,从事临床工作30年。擅长各种外科手术的麻醉,尤其老年危重患者的麻醉。在超声引导颈肩腰腿疼痛治疗,筋膜炎、网球肘、间盘突出、骨关节病的保守治疗,带状孢疹后移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各种神经痛以及疑难性疼痛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南院周一上午(疼痛门诊)

22.jpg

林常惠

南院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

  曾赴北京安贞医院进修心脏与大血管手术麻醉、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修疼痛诊疗技术,从事临床工作20年。擅长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危重患者的抢救,以及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在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神经根型颈椎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狭窄性腱鞘炎、膝关节痛等各种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南院周二、周四上午(疼痛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