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
陀螺医生:呼吸之间为生命旋转——记齐齐哈尔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二病区主任丁健
陀螺,在绳子的鞭策下不停地旋转。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二病区主任丁健,就像是一个这样的陀螺,每天不知疲倦地旋转于门诊、病房、手术室之间,而守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便是她不竭的动力。
为梦想不断前行
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医生是一个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从医17年,丁健见证了呼吸内科专业从单纯治疗感冒发烧,发展为涵盖感染、肿瘤、危重症等多个亚专业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她也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精进,用一项项领先的技术,在呼吸之间为患者开辟出一条条生命通道。
2015年,丁健到上海长海医院学习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又先后到中日友好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修了呼吸重症技术。学习归来后,她开展了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电磁导航技术、气道内Y型金属支架、硬镜下硅酮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气道肿物激光、等离子消融术、气道肿物I125粒子置入等技术。2019年,丁健受国家外专局选派前往美国加州大学里根·罗纳德胸部中心访问学习。回国后,她又开展了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肺内肿物的冷冻消融、微波消融等介入技术。
为生命奋力奔跑
“收工!好久没干到这么晚了!”7月30日零点,当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时,丁健刚做完7台肺结节的消融手术回到科室。像这样的夜间手术,对丁健来说几乎是常态。一周5个工作日,她有三天半的时间出门诊。除此之外,她还要查房、带教、参与会诊等。于是,很多消融手术都被她安排在了晚上的时间进行。
如果说加班手术是丁健的工作常态,那么为生命奋力奔跑则是她始终保持的工作状态。2023年7月的一天,丁健到哈尔滨参加一场学术会议,完成教学任务后,突然接到医院急诊任务,她飞奔到火车站买了最快返回齐齐哈尔的火车票。一路上,她不停地和科室医生沟通,了解患者情况,判断患者是大气道狭窄所致的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气管镜检查并行内镜下肿物消融治疗迅速解除气道狭窄。下火车后,丁健飞奔至手术室上演了一场生死速递。
不出丁健所料,患者肿物几乎完全阻塞主干气道,左主气道也仅剩一条针尖儿样缝隙,右主气道完全闭塞。术前患者已经昏迷,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和碳酸氢根已经测不出,是严重呼吸性酸中毒。时间就是生命,丁健用最快的速度在呼吸内镜下消融治疗打通气道,随着气道一点点被打通,患者逐渐从能睁眼睛到意识完全恢复,呼吸困难缓解,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以热爱成就不凡
和丁健接触时间久了,很多人都发现她是一个高能量的人——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但她却始终精力充沛。她经常做手术到后半夜,却还能抽出时间利用自媒体进行健康科普;她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工作,还能积极投身很多社会活动……因为对工作、对生活充满热爱,所以她在做每件事情时都会全力以赴。
作为一名青年医生,丁健已发表国家级论文期刊近20篇,论著2部;主持科研课题8项,参与科研课题10项;曾获省卫生新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及Ⅱ类推广7项,三等奖1项;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16年12月及2017年11月,她执笔的两篇论文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呼吸内镜及介入呼吸病学学术大会”及“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呼吸内镜及介入呼吸病学学术大会”的文章,并上台做汇报演讲。
当被问及“每天的工作那么忙,怎么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科研?”,丁健笑着说:“我们科室开展了那么多新技术,不写科研、不发论文,那不是浪费了吗?”每一次开展新技术,她都会和传统治疗手段进行对比,看看哪种技术治疗效果更好、每种技术各有什么优势。她把自己观察的结果认真记录下来,也收获了一项项科研成果。
除了医生这个身份,丁健还有很多社会“角色”,她是齐齐哈尔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委员、齐齐哈尔市青联委员、农工党齐齐哈尔市委委员、农工党市委会青年委会副主委。她积极参与城市发展,为家乡建言献策,她撰写的提案被评为农工党黑龙江省委2022年优秀提案三等奖。此外,她积极参与下乡义诊及对口支援工作。她说,愿用自己全部力量,为家乡腾飞贡献微薄之力。
与患者“呼吸与共”
每次丁健出门诊,来找她的患者就络绎不绝。许多患者说,找她看病心里踏实,她不仅医术精湛,更有一颗理解患者的心。“我活了63岁,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好的医生。”一位癌症患者家属眼里含着泪花说。在医院电梯里,这位家属偶遇医院宣传科的工作人员,主动提出要好好宣传一下丁健的事迹。患者家属说,自己的老伴得了癌症,不配合治疗,丁健和科里的医护人员苦口婆心地劝说,才让老伴接受化疗。
“丁主任,您看我这药还需要调整吗?”“丁大夫,我家孩子有点咳嗽,要不要去医院?”……丁健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总有患者会向她咨询各种问题,无论是新患者、老患者,她都会耐心解答。她还特意建立了两个患者群,专为慢阻肺、哮喘等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指导,天气变化、雾霾来袭,她都会及时提醒大家注意防护。
今年,对丁健来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她开启了40岁的人生新旅程,也获得了市五一劳动奖章;作为牡丹江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她带的第一届研究生顺利毕业。今年的生日,她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人生四十,白衣为甲亦为纱。感谢岁月沉淀出从容,感谢热爱赋予我力量。新一岁,继续做治愈生命的光,也做温柔自己的风。”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丁健拒绝“躺平”的安逸。她像一枚高速旋转的陀螺,自转的力道越足,身姿便越发稳健,续航的时间也愈发持久。此刻的她,正以勤耕不辍的姿态,在人生的崭新篇章里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答卷。
丁健
南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二病区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
技术专长
从事呼吸系统临床医疗工作近20年,先后到美国加州大学罗纳德?里根医学中心、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呼吸危重症的诊治,如重症肺炎、肺间质疾病、重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胸膜疾病等,尤其是肺结节的诊断及呼吸介入微创治疗;肺癌早期的筛查、诊断及治疗,肺癌晚期的个体化综合治疗。能够独立完成如气管镜下腔内肿物消融治疗(电凝切、冷冻、微波、等离子、激光)、大气道狭窄消融及支架植入治疗(金属支架、硅酮支架),经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瘤穿刺、肿瘤消融治疗(微波、射频、冷冻)、I125粒子置入治疗等,可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经皮气切、PICCO等呼吸重症治疗技术。
出诊时间
南院周一、周二、周三
科室咨询电话
0452-2459976
科室简介
第一医院南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二病区经过多年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临床科室。作为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目前开设血气及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肺结节MDT门诊、肺部肿瘤MDT门诊和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并配备专业的呼吸内镜介入诊疗团队。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专业方向明确,已形成了肺癌与肺部结节、慢阻肺、间质性肺病、呼吸介入、呼吸危重症、肺血管病等10个亚专业方向。科室在肺结节诊断及治疗、肺癌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肺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省内及毗邻省份有良好的声誉和较大的影响力。从肺小结节到晚期肺癌,对患者实施全程综合管理,合理的联合磁导航、EBUS-GS-TBLB及CT引导下肺穿刺等方法,大大提高了肺小结节和肺外周小病变的确诊率,对于晚期肺癌的分子诊断,联合靶向、免疫、抗血管生成联合呼吸介入局部治疗等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曾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分享成功病例。
目前,科室可常规开展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虚拟导航/电磁导航联合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鞘的支气管肺活检(EBUS-GS-TBLB)、冷冻肺活检等呼吸内镜诊断技术;高压球囊扩张治疗气道狭窄、硬质支气管镜下氩气、冷冻、电凝、射频消融、光动力、放射性粒子植入、金属及硅酮支架置入等镜下治疗技术;CT引导下经胸壁肺穿刺活检、肺结节及肺部肿瘤热消融治疗、冷冻消融治疗、I125粒子植入等介入治疗,显著提高患者诊断率及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