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
多学科协作破难题 复杂性眼疾终得解——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北院眼一科帮助19岁“女大”重获清晰视界
在众多眼科疾病中,葡萄膜炎是一类复杂的致盲性眼病,因其发病原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治疗过程漫长、反复发作难以控制、常合并其他全身疾病等原因,最终导致不可逆性视力损失和多种并发症,在临床上如何诊断和治疗葡萄膜炎一直是令眼科医生头疼的问题。近日,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多学科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帮助一名复杂葡萄膜炎患者恢复视力,并得到了国内该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现出医院近年来在全市持续开展和推动葡萄膜炎规范化诊疗的工作成果。
病情曲折,专科查找病因
春节假期刚过,陈女士便带着19岁的女儿小梦(化名)来到第一医院北院眼一科就诊。小梦自诉已出现左眼胀痛、视物不清伴眼红、流泪等症状7天,因发病初期正值春节假期且病情不严重,故未进行治疗,但近两天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明显视力下降的情况。
北院眼一科主任路航经检查发现,患者左眼视力只能看到眼前20厘米的手指数,眼压高达35mmHg(正常眼压范围10-21mmHg),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雾状水肿,初步诊断为“左眼急性葡萄膜炎”。于是,路航立即联系眼科门诊主任、葡萄膜炎亚专科主任医师崔璟琳进行会诊,并给予患者局部激素滴眼液点眼、递减剂量、散瞳、降眼压等对症治疗,同时完善专科检查和免疫学相关检查。
多学科协作,揭开病情真相
诊断出葡萄膜炎并不难,但是要分清楚是何种类型则相当困难。据悉,葡萄膜炎之所以成为全球眼病中的难题,主要原因是其致病因素非常复杂,有100余种。如果找不到病因,仅对症治疗很易复发,所以找到病因精准治疗,才能实现对葡萄膜炎的有效控制。
入院第3日,患者眼压虽降至正常,但前房大量纤维素样渗出并未明显吸收,视力仍未显著提升。崔璟琳在复查时依据多年对此类疾病的诊治经验和敏锐临床思维判断其病情并不简单,建议主治医师李卓为患者加做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测以排除全身疾病。
因患者病情紧急,科室积极联系检验科为患者临时加做了HLA-B27检测,结果显示该指标为阳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CT放射线科又为患者进行了骶髂关节CT检查,结果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炎性改变。双侧骶髂关节炎改变标志着双侧骶髂关节存在无菌性炎症,一般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
鉴于此种情况,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邀请了南院风湿免疫二科主任李荣滨参与讨论。经过详细病史回顾和检查结果判读,李荣滨确定患者为强直性脊柱炎(AS),建议应用生物制剂治疗。这一诊断的明确为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思路,也为其长期健康管理指明了方向。
病情好转,行业专家高度评价
经过几天的多学科治疗,患者眼部的病情逐渐好转,其左眼视力从最初的眼前仅能模糊看物恢复到了0.5,眼压保持在正常范围,眼部充血消失,角膜后KP和前房纤维素渗出逐渐吸收,瞳孔粘连全部解除,患者病情正按照诊疗计划预期的结果逐日向好发展。
据悉,此次第一医院制定的完善诊疗方案和前期诊疗效果得到国内葡萄膜炎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医院在诊断和治疗复杂眼疾方面展现了较高水平和专业能力,特别是多学科的诊疗模式和全身疾病的精准判定为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后期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学科诊疗已成为解决复杂、疑难疾病的重要手段。在此次针对葡萄膜炎病例的治疗过程中,第一医院眼科组成了专科治疗团队,研究制定全程治疗方案,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疾病病因,确保了诊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医务部、检验科、CT放射科、风湿免疫科等多个科室的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多学科诊疗(MDT)在疑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多学科协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诊疗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第一医院眼科作为省级重点专科、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单位、市医学会眼科专委会主委单位、市内唯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眼科专业基地,近年来,随着专科实力不断增强,诊疗技术和服务持续提升,在全市率先开展23G微创玻切手术、黄斑手术、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青光眼可调缝线技术、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葡萄膜炎规范化诊疗等多项技术,还较早开展了抗VEGF药物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相关科研工作,有效推动了区域眼科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双重提升。今后,第一医院眼科医疗团队将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深入推进跨学科协作,竭力为广大眼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
阅读延伸
葡萄膜又称为色素膜,它是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组成。葡萄膜炎是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一组炎症性疾病,病因复杂,一半患者的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葡萄膜炎常见并发症包括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角膜带状变性等,均可引起视力的严重损害。任其发展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致盲,危害不容忽视。
很多风湿免疫疾病会伴发葡萄膜炎,其中强直性脊柱炎是导致葡萄膜炎最常见的全身性疾病。葡萄膜炎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0%-50%,其中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生率为10.3%。有研究显示,葡萄膜炎患者潜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率明显更高;葡萄膜炎可能先于强直性脊柱炎确诊前出现,风险也会逐年增加;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病程越长,葡萄膜炎的患病率就越高。其中,HLA-B27相关性葡萄膜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脊柱关节病引起的葡萄膜炎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尤其是与HLA-B27基因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人们把脊柱关节病引起的葡萄膜炎统称为HLA-B27相关性葡萄膜炎。
诊疗团队
路航
北院眼一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市级领军人才梯队眼科梯队带头人,首届“龙江名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8年。曾赴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师从著名眼底病泰斗董方田教授。擅长眼底病、玻璃体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等以及眼科疑难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完成眼科各类手术上万例。拥有眼内注射医师资质,在全市较早开展眼内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及相关研究工作,在市内率先开展23G微创玻切手术、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青光眼可调缝线技术、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等新技术。
出诊时间:
北院周一、周二、周四上午(知名专家诊)
李荣滨
南院风湿免疫二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
市级领军人才梯队风湿病学科带头人,美国田纳西大学访问学者,齐齐哈尔医学院兼职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2年。曾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肌炎/皮肌炎、痛风、骨质疏松、系统性硬化、IgG4相关性疾病等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先后组织设立了结缔组织相关间质肺、免疫相关不良妊娠、关节炎诊疗中心等多学科门诊。
出诊时间:
南院周二、周四全天
北院周一、周五全天
崔璟琳
眼科门诊负责人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市级领军人才梯队眼科第三梯队成员,市级C类高层次人才,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1年。曾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葡萄膜炎及眼底病专业,擅长各种类型葡萄膜炎、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诊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野及眼科影像学阅片分析,以及眼科激光手术治疗等,在全市率先开展葡萄膜炎、青光眼规范化诊疗等新技术。
出诊时间:
北院周三、五上午
修巍威
北院眼一科副主任
硕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7年。曾赴北京协和医科进修学习角膜疾病方向,擅长眼表疾病、角膜炎以及屈光不正、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等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熟练开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虹膜根切术、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玻璃体腔内注射药术及斜视矫正术等技术。
出诊时间:
北院周一、四全天
周二、三、五上午
宋先德
北院眼一科副主任
硕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吉林大学,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2年。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眼底病及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成熟开展角膜裂伤、巩膜裂伤、眼球破裂及球内异物等严重眼外伤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晶状体悬吊手术,瞳孔成形术,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根切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等四级手术;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手术,后发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及其他眼底疾病的激光治疗。
出诊时间:
北院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李卓
硕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医疗工作6年。擅长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翼状胬肉切除术、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根部切除术、眼睑肿物切除术、睑内翻倒睫矫正术、斜视矫正术等技术。
北院眼一科咨询电话:0452-254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