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士
健康“锦囊”请收好 让您舒心过大年——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春节假日期间健康科普专题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举家欢聚、开怀畅饮。然而在欢乐之余,更需要多多注意身体健康,以防疾病的困扰。本期健康科普我们邀请到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的专家们为大家送上健康“锦囊”,帮您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新春佳节。
Q:春节期间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呢?
A
北院消化内科主任许晶:
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其乐融融,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节日病”的发生。急性胰腺炎就是其中一种常见而且后果严重的“节日病”。暴饮暴食、酗酒都是急性胰腺炎的诱因,因此春节要控制好吃吃喝喝。
●注意食物多样化
健康的饮食结构主要包括五方面:摄入各种蔬菜,包括深绿色、红色、橙色、根茎类蔬菜及其他种类蔬菜;摄入水果,尤其是整个水果;摄入谷物,其中至少一半是粗粮;摄入各种富含蛋日质的食物,包括海鲜、瘦肉、家禽肉、蛋类、奶制品和豆制品等;摄入食用油,包括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等。
●主食不可忘
春节期间,人们大都习惯多吃菜,少吃甚至不吃主食,其实这是不可取的。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它不仅参与人体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其完全氧化可减少体内有毒物质的生成,还可为人体提供膳食纤维。因此,大家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要避免无限量地吃菜,应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
●饮酒遵循适量原则
适量饮酒,可以和气血、悦心情,但饮酒过多或经常饮酒,会使身体肝脏、大脑、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受损,甚至造成酒精中毒,所以饮酒一定要适量。
Q:耳鼻咽喉重要部位需要注意哪些呢?
A
北院耳鼻咽喉科负责人郭凤:
春节来临,不管是就地过年还是回家团圆,大家都会聚会、熬夜,难免会出现一些耳鼻咽喉方面的问题。
●小心鼻腔出血
春节假期正逢空气干燥的季节,可大家都会吃很多油炸食品,这就更加容易导致鼻腔出血。鼻腔出血后如果局部冷敷、压迫不能止血,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处理。
●咽喉卡入异物不要自行处理
卡了鱼刺之后喝醋、吞米饭或者馒头等方式均不可取,此时可能会导致咽喉黏膜或食管黏膜划伤引起出血。如果咽喉卡了异物,大家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突发性耳聋易发生
春节期间持续走亲访友、熬夜聚会、打游戏等等,会造成饮食作息不规律,引起内耳血液供应障碍,这时突发性耳聋的风险增高。对于此类疾病早治疗的预后要优于晚治疗,如果突然出现听力下降一定要尽早就医。
●损伤耳道要提防
鞭炮燃放时有巨大的响声,这种强大的声波能量不仅能直接损伤耳膜,还能通过听小骨的传导去损伤内耳,引起耳鸣、耳聋。建议通过捂住耳朵、张开嘴巴、远离鞭炮、选择低噪音产品等方法保护耳朵,如果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Q:春节期间小朋友们需要注意哪些呢?
A
儿科门诊负责人刘霞:
●儿童安全放第一
过年期间,小朋友们喜欢燃放烟花棒,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看好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独自燃放,以免炸伤;在户外玩耍时,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要避免去河边、冰面等危险性高的场所。此外,有的家庭在冬季会使用取暖器,由于这些取暖设备一般都是放在地上,需格外注意宝宝们可能会由于好奇而去触摸而引起烫伤;吃饭时,一定要避免将热菜、热汤放在宝宝伸手能够得着的地方,以免造成烫伤。
●避免饮食不洁
许多家庭会利用春节假期外出游玩,孩子们往往边玩边吃,一些食品都是用手抓着吃,又很难做到进食前洗手,手上若带有病菌,会随着食物进入胃肠道,建议家长们尽量让孩子使用卫生餐具,避免“病从口入”;还有的孩子迷恋于街边小食,但其中不乏有半生不熟的烤肉串、染有色素的食品等等,这很容易引发急性胃炎或胃肠炎,建议大家选择正规的餐馆就餐,并留意食物外包装上的保质期。
Q:春节期间老年群体
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呢?
A
南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刘庶珠:
●吞咽功能要关注
老年人要注意吞咽功能障碍问题。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饮水容易呛咳、吃饭速度变慢,尤其是曾经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因此,建议老人尽量不要边吃边说话,要细嚼慢咽,吃几口停顿休息一下再吃下一口,避免吞咽肌群疲劳影响正常吞咽。此外,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不能分散注意力,避免出现噎食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心理情绪要留心
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同时也特别盼望亲人能够了解他们的想法,倾诉欲望强烈。春节期间,亲人相聚,作为子女和亲人要多与老人聊天,多观察他们的言语、记忆、情绪,关注他们是否存在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过度激动等情况,情绪过度激动或悲伤都会导致一些脏器功能调节异常,如血压增高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此外,节日期间要让老年人保证充足睡眠,不要过劳,不要打乱原有的生活规律,以免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祥蛇纳福至,新岁瑞光盈。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希望大家在尽情感受浓浓年味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祝大家健康常相伴,岁岁乐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