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优质护理 >>护理资讯

优质护理

护理资讯

智慧骨科的探路人——记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骨一科负责人林林

字号: + - 16

  “崭新的一周从两台老年骨松性骨折机器人辅助手术开始,在兄弟们、麻醉科、手术室、器械越来越默契的配合下,手术用时更短、创伤更小、植入更精准!期待老人家们都能早日康复。”10月21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骨一科负责人林林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当天他完成了两台机器人辅助手术。

  看似简单的一段话,是林林一年来带领科室探索应用骨科机器人完成各类骨科手术,用高科技啃下“硬骨头”后的有感而发。作为医院骨科新生代领头人,林林一直致力于将AI技术、骨科机器人等技术与骨科专业知识结合,他不仅见证了医院骨科的发展,也成为了医院智慧骨科建设的探路人。

30.jpg

继承传统 实现快速成长

  2008年成为骨科医生,2012年考取研究生,2017年成为责任主治医师,2019年公派到美国田纳西大学访学,2022年成为科室副主任,2023年成为科室一病区负责人,2024年成为科室负责人……在第一医院,林林可以说是所有科室主任、负责人中比较年轻的一位。他的成长速度之快,是因为他始终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2005年,林林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来到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彼时,正是医院外科迅速发展的几年,成为像普外科林国英、骨科张金柱一样的外科领域的“大拿”,是很多年轻医生的目标。在经过3年的轮科后,林林最终选择了骨科。在他看来,其他的外科手术都是“破坏性”的手术,哪里有问题就把哪里切掉;而骨科手术是重建手术,哪里坏了就要想办法修复,他感决挑战更大、成就感也更大。

  把骨科张金柱、罗先国等老前辈作为榜样,林林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那时,每当有到外地学习的机会,科室主任经常会安排林林去,让他把讲课内容带回来与同事们分享。很多学术会议都安排在周末进行,林林经常是周五下班坐火车赶往学习的城市,周日晚上再坐火车回来。时至今日,林林认为自己能够带领医院骨科走入发展新阶段,不仅得益于对医院骨科优良传统的继承,也得益于自己当年学到的很多先进的理念。

33.jpg

超前理念 助力快速康复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伤筋动骨一百天”。而几天前,一个刚做完髋关节手术9天的患者,在第一医院南院骨一科病房的走廊里快步行走,如果不是身上的“病号服”,很难看出来他是一名刚做完手术患者。患者的快速康复,是因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南院骨一科的全面推行。早在十几年前,林林就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加速康复外科”这一理念。不过,真正让他对康复深有体会的是他自己的一次经历。

34.jpg

  2014年,林林在一次打篮球时跟腱断裂,自己成为了患者他才更理解患者的痛苦。以前,患者出院时他会告诉患者回家要进行康复训练。可当他自己跟腱断裂了,他才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专业的康复。从那时起,他认识到康复治疗在骨科手术中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通过邀请康复科提前介入,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几年来,林林和康复科紧密合作、无缝衔接,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应用于骨科患者的治疗当中,为众多骨病患者解除了病痛。

35.jpg

AI规划 实现精准手术

  2020年,第一医院骨科在全市率先应用骨科手术术前AI规划,为患者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林林说,骨科手术经常需要在患者的体内植入假体,传统的骨科手术主要依靠的是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术中的直观观察,医生通常要在术中反复测量、对比,从而匹配最合适的假体。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大,常会面临术中复杂情况需要临时处理。而骨科手术术前AI规划,是将患者的相关数据传输到电脑上,系统会针对这个患者的特点进行模拟手术,并设计出一个最适合的手术方案,医生可以在手术前就了解到用多大的假体,需要安放的位置、角度,以及怎样调整假体才能最适合患者。

36.jpg

  对特体患者来说,骨科手术术前AI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前不久,南院骨一科就遇到一个特殊的患者,因为患者是躺着入院,起初医护人员并没有发现异常。林林查房时,发现患者的腿特别长,一问才知道患者的身高有190CM左右。正常情况下,按照亚洲人的身高,骨科手术的假体一般准备到6号、7号,术前AI规划提示这位患者需要用8号假体,当时全国只有一个8号假体,林林从外省市调来假体,为患者完成了手术。

大胆创新 引领骨科发展

  2023年3月,林林成为南院骨一科一病区负责人。10月,第一医院引进省西部地区首台第Ⅱ代创伤、脊柱全覆盖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骨科新生代领头人,林林深知自己肩负着推进医院智慧骨科建设的重任。

  在骨科机器人引进后不久,林林就接诊了一位胸椎4个节段多发骨折的17岁女孩。患者长得非常瘦小,因为骨架小,手术过程中一旦钉子大一点或者是钉子偏一点,就会造成颈部脊髓的损伤引起瘫痪。但如果不做手术,患者不仅会驼背,脊柱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于是林林决定尝试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骨科机器人的辅助,他精准地在患者的脊柱上打了13枚钉子和两根钉棒。前段时间,做完手术近一年的小女孩到医院取出体内固定物,恢复效果非常好。

  作为全院乃至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林林顶着巨大的压力。他刚开展机器人手术的那段时间,一台机器人手术的时间可能比传统手术用时还长,甚至一些同行也对骨科机器人抱有怀疑的态度。曾经有一位患者在接受骨科机器人手术后,把术后的片子拿给其他医院的医生看。“没见过这种手术,康复效果不好说。”医生的一句话让患者心里没了底,可事实证明,林林的手术很成功,不仅伤口小,而且恢复很快。

39.jpg

  今年7月,第一医院南院骨一科完成省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复发性脱位髌骨内侧支持带(MPFL)重建术,这也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运动医学领域的首例机器人辅助手术,标志着医院在运动医学领域已稳步迈入智能、微创、精准、个性化手术时代。这台手术的开展,再一次证明了林林对骨科机器人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一次看到科室医生进行髌骨手术时,林林立刻想到这台手术可以应用骨科机器人完成。于是,大家开始研究如果应用机器人进行手术,体位应该怎么摆、手术应该怎样进行。没过多久,科室又遇到了髌骨脱位的患者,于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首例”就这样诞生了。

40.jpg

  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大家越来越认可骨科机器人的效果,就连很多其他医院的同行都知道第一医院的林林骨科机器人手术做得好。在发展医院智慧骨科的道路上,林林信心满怀,他正努力应用更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造福更多骨病患者。

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