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图书阅览

痞三十四

《丹溪心法》

字号: + - 16

  痞者有食积兼湿。东垣有法有方。心下痞,须用枳实、炒黄连。如禀受充实,面苍骨露,气,而心下痞者,宜白术、山楂、曲 、陈皮;如肥人心下痞者,乃是湿痰,宜苍术、半夏砂仁、茯苓、滑石;如瘦人心下痞者,乃是郁热在中焦,宜枳实、黄连、葛根、升麻;如食后感寒,饮食不化,心下痞,宜藿香、草豆蔻、吴茱萸、砂仁;痞挟血成窠囊,用桃仁、红

  【入方】

  吴茱萸(三两,汤浸煮少时) 黄连(八两)

  粥糊为丸。每服五七十丸,白术陈皮汤下。

  玉液丸

  软石膏(不以多少,又云火焰红出火毒)

  上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服之专能泻胃火,并治食

  【附录】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由阴伏阳蓄,气与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满痞塞者,皆土之病也,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闷,而外无胀急之形者,是痞也。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积,不能化为痞者;有湿热太甚为痞者。古方,治痞用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生姜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苦以补之;茯苓、泽泻之淡以渗之。既痞,同湿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气。如果有内实之证,庶可略与疏导。世人苦于痞塞,喜行利药,以求其速效,暂时快通,痞若再作,益以滋甚。

  【附方】

  加味补中益气汤 治内伤,心下痞。方见内伤。

  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脉弦,四肢满闷,便难,而心下痞,加柴胡、黄连、甘草;大便秘燥,加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归身;心下痞,瞀闷者,加白芍药、黄连;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黄连;心下痞,腹胀,加五味子、白芍、砂仁;天寒,少加干姜,或;心下痞,呕逆者,加黄连、生姜、陈皮如冬月,加黄连,少入丁香、藿香;心下痞,如腹中气上逆者,是冲脉逆也,加黄柏三分,黄连一分半以泄之;如食已,心下痞,别服橘皮枳

  枳实消痞丸 治右关脉浮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枳实 黄连(各五钱) 干生姜(二钱) 半夏曲(三钱) 浓朴(四钱) 人参(三钱) 甘草(炙,二钱)

  白术(三钱) 茯苓 麦芽(各二钱)

  上为末,水浸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服三五十丸,温水下。

  橘皮枳术丸

  橘皮 枳实 白术(等分)

  上为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枳术丸 助胃消食,宽中,去痞满。

  白术 枳实(各二两)

  上为末,荷叶裹烧饭为丸。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