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士
凉风起,病易袭?解锁秋季健康“保护伞”——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秋季健康科普专题
秋季天气渐凉,昼夜温差拉大,人体免疫力易受影响,各类疾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秋季有哪些常见疾病?又该如何科学预防?本期健康科普,我们特别邀请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皮肤科的专家,帮助大家解锁秋季健康的“保护伞”。
过敏性鼻炎篇
Q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北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郭凤A: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指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如花粉症)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如尘螨、宠物皮屑过敏)。
Q如何区分鼻炎?
常年性鼻炎还是季节性鼻炎,区别在于吸入性过敏原不同,如果是尘螨、真菌、宠物毛屑等常年存在的过敏原就是常年性;季节性发作,常发生在春秋季,常年性鼻炎则不分季节:榆、杨、蒿属等过敏原就是季节性过敏。
Q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哪些?
·鼻痒:鼻部瘙痒,儿童常表现为揉鼻子、做“鬼脸”、吸鼻子。频繁揉鼻子还会增加鼻出血的风险。
·阵发性喷嚏:患者突然连续打好几个喷嚏,尤其是早晨起床或接触过敏原以后,比如接触猫、狗,或者出入花草茂盛场所。
·清水样鼻涕:鼻涕稀薄、量多,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生活。由于鼻腔和咽部相通,当患者平卧位时(夜间睡眠),鼻涕倒流入咽部刺激咽部黏膜,可引起咽痒、咽部不适,多表现为咳嗽,但无肺部炎症表现。
·鼻塞:单侧或双侧鼻腔堵塞,严重的患者可能伴随嗅觉减退。表现为呼吸音粗,夜间睡眠打鼾或张口呼吸,影响患者睡眠质量。长时间鼻塞还会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眼部症状:部分患者合并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痒、流泪、红肿。过敏高发期,耳鼻喉科通常需要和眼科联合治疗,眼部黏膜和鼻部、咽喉部黏膜都可出现过敏表现。
·鼻息肉: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常会因过敏原刺激而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增加了鼻息肉的发生几率。
·其他症状: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哮喘、抽动症等。
Q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
·了解自己过敏的物质,尽量避免接触,如花粉、灰尘、宠物等,外出做好防护;
·注意室内的清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如无法避免过敏原,应及时就医,使用适当的过敏药物来缓解症状。
Q立秋后过敏性鼻炎如何缓解?
·减少过敏原接触
立秋后花粉、尘螨增多,要做好室内定期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宠物,床单、被套每周清洗。
·规范用药缓解症状
鼻塞、喷嚏频发时,遵医嘱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如布地奈德减轻炎症,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瘙痒。
·增强体质减少复发
规律作息不熬夜,适当运动提升免疫力;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少吃辛辣、生冷食物,空调使用前清洁滤网,避免冷风直吹。
过敏性结膜炎篇
Q什么是细菌性结膜炎?
北院眼二科主任张晓峰A:
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又称“红眼病”,多发于春季和秋季。细菌性结膜炎多为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
细菌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有眼红,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充血发红,看到清晰的血丝,还可能会有异物感、烧灼感、痒、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Q如何预防细菌性结膜炎?
·注重用眼卫生,避免用手直接揉眼睛;
·不要与其他人公用毛巾、浴巾等;
·注重用眼习惯,不要经常长时间的用眼过度,记得给眼睛“歇口气”;
·注重均衡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
Q患上细菌性结膜炎怎样才能快速恢复呢?
·不要遮盖患眼,因结膜炎时分泌物很多,如果把患眼遮盖,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集存于结膜囊内;且遮盖后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结膜炎加剧;
·分泌物较多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眼睛里的分泌物;
·正确用眼不要熬夜,不要在弱光下使用手机或者电脑,更不要使病眼暴露在烈日下出门记得佩戴有色眼镜;
·正确的使用眼药水,不要长期使用。根据不同病原菌选用广谱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等,睡前涂抗生素眼膏;
·平日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烟酒、辛辣和油腻的食物。
皮肤疾病篇
Q秋季常见的皮肤问题?
南院皮肤科主任朴冰A:
·面部过敏性皮炎
立秋后天气变得干燥,很多人易出现皮肤过敏症,易出现面部过敏性皮炎,其主要症状是脸部干燥有皮屑、明显的干燥和瘙痒以及刺痛,涂抹化妆品或吹冷风后会加重,甚至会导致眼睑水肿和脸部红肿。
·皮肤瘙痒症
秋季干燥,皮肤中缺少一定的水分,表皮变薄且脆弱,易导致皮肤瘙痒。一般普通的皮肤瘙痒跟皮肤干燥有关,过敏性皮肤瘙痒跟接触致敏物质有关。其主要症状是瘙痒、有风团、眼皮变得肿胀,常常伴有皮肤脱屑等。
·带状疱疹
秋季最易出现带状疱疹,这是受到水痘-带状疱疹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常常发生在抵抗力或免疫力差的人身上,特别是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是皮肤上有成群的疱疹,沿着神经分布,有明显的疼痛感。
·荨麻疹
荨麻疹是秋季高发皮肤病,是因为某些因素引起的皮肤粘膜血管出现暂时性炎性充血,有大量液体渗出,从而导致局部水肿性损害,其主要症状是皮肤瘙痒和有水肿性的红斑。
·银屑病
银屑病在民间又被称为牛皮癣,这属于慢性顽固的皮肤病,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特效药能彻底根治银屑病,只能用药来控制病情发展,患者皮肤上会出现银白色的干燥鳞屑。
Q如何缓解秋季皮肤问题?
·做好皮肤补水保湿工作
如出现皮肤干燥或瘙痒,需做好皮肤补水保湿工作,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不能等到口渴之后再喝。每次洗完澡后,及时用毛巾擦干水分,然后涂抹补水保湿护肤品。
·保持皮肤清洁
平时做好皮肤清洁和卫生,秋季皮脂腺分泌有所减慢,经常洗澡易破坏皮脂层,从而降低皮肤自我保护和保湿能力,所以秋季需适当控制洗澡次数。洗澡时,不能用强碱性的沐浴露或肥皂等,以免破坏皮脂层;洗完澡后,可涂抹具有保湿成分的凡士林或甘油等,能锁住肌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
·饮食也要多注意
平时多吃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食物如花生芝麻、胡萝卜或卷心菜等,远离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
·多锻炼身体
保持锻炼的好习惯,皮肤表层经常出汗,身体的毛发就会张开,体内的毒素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
专家提醒
秋季的凉意是自然的提醒,也是身体调适的契机。遵循时节规律,做好日常防护,既能有效规避常见疾病的侵扰,更能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在渐浓的秋意中,用科学的呵护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享受每一段美好的秋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