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
“填坑”变“铺路” 微毫间“拆弹”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北院神经外一科成功独立开展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
脑动脉是为大脑提供血液供应的重要血管系统,由成对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互相衔接构成动脉循环。脑动脉瘤,也被称为颅内动脉瘤,但它并非肿瘤,而是颅内供血动脉在血流的冲击下,血管壁的某个薄弱点逐渐扩张而向外膨出,类似于自行车轮胎“鼓包”。因为随时可能会破裂出血、危及生命,它也被称为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7月15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北院神经外一科独立完成院内首例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医院在脑血管疾病微创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高风险脑动脉瘤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49岁的闫女士在一年前脑出血治疗过程中被发现颅内存在动脉瘤这一隐患。因开颅夹闭术、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等传统治疗手段存在创伤大、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弊端,她始终未能下定决心接受治疗。前不久,闫女士来到第一医院北院神经外一科就诊。经科室副主任医师王伟君全面检查后,明确患者为右颈内动脉动脉瘤,并伴有左大脑中动脉狭窄、烟雾病以及脑出血后遗症。
鉴于患者病情复杂且凶险,手术团队决定采用更微创、更安全的治疗手段——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术中,手术团队通过在患者股动脉上仅2毫米的穿刺点,将支架丝直径仅30-50微米的密网支架,精准无误地输送至瘤颈部位,完全覆盖住动脉瘤开口,促进血流重构,使得动脉瘤内逐渐形成血栓,最终实现自体愈合。
“脑动脉瘤,就好比路上有个坑,栓塞的方法虽然填平了坑,但病灶依然存在。而密网支架则相当于用金属网在坑上重新铺一段路,动脉瘤里的血液由于涡流慢慢地形成血栓,动脉瘤慢慢吸收内皮化,一般3到6个月就自然消失了,改变了传统的动脉瘤栓塞后的占位效应,让血管恢复到正常的血管结构。”王伟君说。
7月22日,北院神经外一科又完成一例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患者张女士在发现颅内动脉瘤11天后,来到第一医院进行手术。经皮穿刺血管造影术显示,其右侧颈内动脉有大小约4.92mm×5.04mm的动脉瘤,右侧眼动脉有大小约1.64mm×1.54mm的动脉瘤。由于动脉瘤的直径只有几毫米,所以相比于此前的首例手术,这例手术难度更高。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解剖复杂,因术中暴露空间狭小、需要牵拉视神经等因素,直接夹闭动脉瘤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且微导管到位困难,微导丝较难提供稳定支撑,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手术操作难度较高。“瘤体直径在2.5mm及以下的微小动脉瘤,由于瘤腔小、瘤壁薄,使得开颅夹闭及血管内治疗均易发生术中破裂。一旦血管瘤破裂,患者可能面临失明的风险。”王伟君说。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了右侧颈内动脉多发动脉瘤栓+密网支架置入术,用一枚密网支架成功解决了两枚“不定时炸弹”。
截至目前,第一医院北院神经外一科仅用十余天时间,便成功完成三例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且均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此项技术的独立开展,充分彰显了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在治疗方案精准选择、围术期精细化管理及并发症高效防控等诊疗全流程中的过硬技术实力。这不仅将有力推动区域内脑血管病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更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脑血管疾病防治与医疗服务保障。
延伸阅读
动脉瘤的发生与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病变有关,动脉瘤治疗的理想目标是将动脉瘤完全隔绝于血循环之外,恢复血流生理状态。密网支架是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它由数十根显微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由于编织非常紧密、网眼非常细小,柔韧性很好,贴附在长动脉瘤的血管壁上,使血流难以进入动脉瘤内,有很强的导向血流作用,能减少术中破裂出血风险。
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安全性高,相较于传统栓塞术,它通过“血流导向”原理避免了直接填塞瘤体,大大降低了术中瘤体破裂的风险;适应症广泛,适用于大型、巨大型或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特别是那些开颅手术难以处理的深部病变;治愈率高,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会逐渐爬行覆盖,实现动脉瘤的自然闭塞,复发率显著降低。
医疗团队
刘建勇
北院神经外一科主任
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年,擅长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可成熟开展椎管内脊膜瘤、神经鞘瘤以及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尤其对垂体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有独到见解。曾独立率先开展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填补了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该治疗领域的空白,至今已完成此类手术近600余例。
出诊时间:
北院周一
南院周二、周三、周五
康凯
北院神经外一科副主任
硕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8年,第一医院青年骨干人才。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的救治工作有丰富经验,擅长脑出血、颅脑损伤等各种脑外科手术以及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肿瘤、脊髓肿瘤等四级微创手术,尤其是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视神经减压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疑难手术,尤其擅长脊髓肿瘤切除术、神经内镜下行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双镜联合手术、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脑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切除等微创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
北院周二
曲艺
硕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年,曾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外科专业。擅长脑出血、脑外伤、脑血管病等神经外科疾病的急诊急救,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可独立完成脑外伤开颅微创手术治疗及急性脑血管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
北院周三
王伟君
硕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7年,第一医院第二批青年骨干人才第一名。擅长脑血管病微创介入治疗及脊髓脊柱肿瘤性疾病的治疗,尤其在脑动脉瘤栓塞术、脑动脉支架术、脑动脉取栓术、急慢性脑血管闭塞开通术、脑血管畸形栓塞术、脊髓硬膜内外肿瘤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方面经验颇丰。脑动脉取栓术开通率高达99%,率先开展的硬脑膜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瘤,填补了齐市神经外科领域多项技术空白。
出诊时间:
北院周三
朱健
硕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7年,曾赴北京宣武医院进修脊柱神经外科专业。在脊髓肿瘤切除、脊髓硬膜内外肿瘤切除等手术及介入治疗方面经验颇丰,尤其在急慢性脑血管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目前可成熟开展神经内镜下行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脑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切除等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
北院周三
梁作彬
硕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7年,第一医院青年骨干人才。擅长脑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及脊髓脊柱肿瘤性疾病的治疗,可独立开展脑动脉瘤栓塞术、脑动脉支架术、脑动脉取栓术、急慢性脑血管闭塞开通术、脑血管畸形栓塞术、脊髓硬膜内外肿瘤切除术等。
出诊时间:
北院周四
刘志刚
副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7年,在神经外科重症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脊膜瘤等神经肿瘤的诊治,尤其是脑出血以及动脉瘤、血管畸形、大面积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的救治,可独立开展脑出血、脑外伤等神经外科手术。
出诊时间:
北院周四
牛佳义
主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0年。擅长脑血管病、脑外伤、脑出血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可熟练掌握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出诊时间:
北院周六
贾天一
主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8年。擅长脑血管病、脑外伤、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可熟练掌握脑出血、脑外伤急诊急救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
北院周五
郭晗
主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6年。擅长脑外伤、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可熟练掌握脑出血、脑外伤等微创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
北院周五
科室咨询电话:0452-245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