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
名医下沉“精准滴灌” 浇出县域健康之花——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名医工作室”专家成功救治“包扶”医院晚期食管癌患者
“吃一口饭要分五口咽,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几个月前,宋先生因食管癌被“进食如吞刀”的痛苦折磨,体重锐减10斤。由于是晚期食管癌,原本进行手术很困难,但医疗团队通过新辅助化疗为患者争取到了手术机会,如今他已能从容进食。这场生命的转机,源于富裕县人民医院依托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建立的“名医工作室”的多学科诊疗体系,以及在第一医院帮扶下县域肿瘤救治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52岁的宋先生因吃东西有哽噎感,到富裕县人民医院就诊。胃镜检查显示,其食管中段可见大小为5.5cm的溃疡性肿物,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进一步CT检查提示,肿瘤已侵犯食管外膜,伴食管旁淋巴结肿大,最大淋巴结短径达1.8cm,这意味着肿瘤已进入局部晚期,直接手术难以实现根治性切除。了解患者病情后,“包县”帮扶医疗队队长韩健立即联系“名医工作室”专家——第一医院南院心胸外三科主任张继会、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孙玺媛与相关科室开展多学科会诊。由于肿瘤负荷大、淋巴结转移多,直接手术切除率不足50%,经过3小时论证,专家们制定出“新辅助化疗(NAC)+根治性手术”的个体化方案。通过术前化疗缩小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后续再进行手术。经过化疗,患者食管肿瘤直径缩小至2.8cm,淋巴结短径均小于1cm,代谢活性显著降低,达到临床部分缓解(PR),手术窗口期完美开启。
手术如期进行,张继会带领富裕县人民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实施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该手术采用“三孔法”胸腔镜入路,在3个0.5cm的切口下,分离肿瘤与腔静脉、腹主动脉的粘连,完整清扫掉23枚淋巴结,同时保护了膈神经、迷走神经及下肺静脉等重要结构。随后,将患者食管和制作的与食管相似的“管状胃”进行吻合,以“胃代食管”方式,重建上消化道。手术历经4个小时顺利完成,既保证了病灶根治性切除,又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的消化道功能。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清扫淋巴结均未见转移,切缘阴性,实现了根治性切除。
从“大病必出县”到“疑难重症县域解”,宋先生的治疗经历成为了第一医院“包县”帮扶工作成果与“名医工作室”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脚。一直以来,第一医院通过名医专家定期坐诊、远程会诊、病例研讨、手术示教等精准帮扶举措,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级。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机制的深入推进,第一医院正以“大抓基层”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百姓享受到“名医在身边,健康触手可及”的就医新体验,为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