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特色 >>医疗资讯

医疗特色

医疗资讯

多学科接力救治 全方位守护健康——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高龄创伤患者

发布时间:2025-01-2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6

  意外发生,身体遭受创伤,无疑是一场不幸,但如果能遇到专业的医疗团队,则是不幸中的万幸。近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骨科、神经外科、康复科、血管外科等学科联合发力,成功救治一名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受创的患者,充分体现出了医院多学科诊疗机制1+1>2的强大作用以及医疗团队的高效率协作能力。

  1月初,74岁的陈大爷因车祸被送至第一医院急诊。经CT检查显示,患者出现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耻骨、坐骨、腓骨多处骨折,且头部疼痛症状明显。对于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这样的多重伤害无疑是对身体极限的巨大挑战,每一项损伤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因素。鉴于此种情况,南院神经外一科、南院骨一科接诊医生当机立断、统一目标:稳定生命体征,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损伤,同时兼顾其他合并损伤。经过多学科联合诊断,患者入住了南院神经外一科。由于患者意识较为清醒,主管医生王晓嵩在逐一排除开放性颅脑损伤、硬脑膜外血肿、脑挫裂伤的可能性后,采取了止血、抑酸、镇痛、补液等对症保守治疗,稳定住了患者颅内出血的情况。

  治疗的第二步就是解决患者下肢骨折问题。因患者年龄较大本身对疼痛不敏感,骨科医生在查体时格外留心其是否存在症状隐匿的疾病,结果发现患者还伴有膝盖韧带损伤。术前治疗过程中,医生首先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抬高制动,以防因卧床产生并发症,同时予以消肿镇痛及对症治疗。康复治疗师也提前介入,帮助患者进行相应训练,并结合其骨折部位情况,提前制定了术后康复方案。但在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时,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患者出现了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南院骨一科立即联系南院血管外科负责人刘强为患者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有效避免了下腔静脉系统发生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的风险。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南院骨一科负责人林林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为患者进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左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8天后,副主任医师张祈又为患者实施左膝关节镜下PCL重建术及左膝内侧副韧带修复缝合术,逐步对患者各骨折处进行了修复。

  然而,手术的成功只是拉开了“闯关”的序幕,如何快速跟进康复、加强护理、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是患者和医疗团队要面临的下一个挑战。为此,南院康复科治疗师张福川每天前往病房帮助患者进行髋关节被动活动和床上下肢肌力训练,并指导家属掌握患者翻身、保持侧卧位姿势等技巧,将加速康复理念(ERAS)引入患者围手术期全过程。经过多学科的联合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正在逐渐恢复中。

  一家医院创伤中心救治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快速地反映出医院的综合救治实力、管理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作为齐齐哈尔市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第一医院始终高度重视创伤中心建设,不断优化救治流程,强化院前、急诊、院内创伤患者的救治能力,让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高效救治的同时,尽量保障其机体功能的恢复,有效降低了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今后,第一医院将以“推动多学科相互协作、联合攻关”为着力点,以“救治流程再优化、救治时间再缩短、救治效率再提高”为落脚点,持续完善一体化救治体系建设,实现急危重症诊疗水平跨越式提升,为广大百姓撑起生命健康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