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特色 >>科普贴士

医疗特色

科普贴士

胃肠息肉,不得不防!——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预防胃肠疾病科普专题

发布时间:2024-06-0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胃肠镜检查,甚至会在体检时要求增加这个检查项目。很多人在检查时发现胃肠道里长了息肉,那什么是息肉呢?得了息肉应该怎样治疗呢?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去预防呢?带着种种疑问,本期健康科普我们邀请到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内镜中心护士长娄雪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6.jpg

  Q1:什么是胃肠息肉?

  A息肉,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多余的、比较小的肉,胃肠息肉是胃肠道粘膜向胃或肠腔隆起的多余赘生物。按形状分为有蒂息肉、亚蒂息肉和无蒂息肉,按发生部位可分为胃息肉、肠息肉。胃肠道息肉通常不会有比较明显症状,因此大多数胃肠道息肉通常是通过体检发现,部分患者是因为身体其他不适,进行胃镜、肠镜检查时发现。如果息肉特别大,可能会引发便秘、腹痛或者便血、大便不成形的改变,发现息肉如果不及时干预切除,是可能会癌变的。

7.jpg

  Q2:为什么会长胃肠息肉?

  A 遗传因素:结肠息肉可以通过遗传来增大其发病率,如果父母患有结肠息肉病史,那么其子女出现结肠息肉的可能性将会更高。

  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后会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引起炎性反应,造成胃粘膜损伤,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从而促进胃息肉形成;幽门螺杆菌也可通过增加胃泌素的释放促进肠道黏膜细胞增生进而导致肠息肉产生。

8.jpg

  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含有胆酸、胰酶,反流入胃内,可损害胃黏膜,并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性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内pH值升高,使得胃泌素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

  烟酒嗜好:吸烟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从而导致胃肠息肉的产生。另一方面,烟草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形成加合物,使胃肠黏膜发生不可逆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形成;饮酒可损伤胃黏膜、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增加胃肠息肉的发生率。

9.jpg

  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会引起高泌素血症,促进胃腺体形成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此药物相关,部分患者停药后可使胃底腺息肉消失。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较多进食红肉(牛羊肉)、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烧烤食物,较少进食新鲜蔬菜。

10.jpg

  Q3:胃肠息肉应如何处理?

  A如发现有胃肠息肉,在病理结果回报排除癌变后大多数主张内镜下摘除,目的是预防息肉癌变。目前使用高频电凝切除为内镜治疗中重要又最常用的一种。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11.jpg

  Q4:如何有效预防胃肠息肉?

  A·放松心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科学规律作息,合理膳食,确保营养摄入均衡,做到荤素搭配及多元化饮食,发挥食物间营养互补的作用,尽可能控制腌制、煎炸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切勿久坐,可按自身情况开展有氧运动,在增强个人体质的同时有效促进胃肠蠕动,以降低胃肠息肉的发生风险。

12.jpg

  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主动去做1次胃(肠)镜检查。属良性者根除后6个月至1年复查1次胃(肠)镜,如无问题,2-5年后再复查1次。恶性者应根治后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1次,无复发者5年内每年复查1次。

  胃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食物转运、消化吸收、营养摄取、食物残渣排出等作用,还与我们的食欲、情绪等息息相关。只有胃肠健康有活力,身体才能够正常平稳的运转。因此,请大家用心呵护好自己的胃肠,为更加健康的明天而努力。

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