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优质护理 >>护理资讯

优质护理

护理资讯

用“南丁格尔之灯”照亮健康鹤城之路——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纪实

字号: + - 16

  在医疗界,有着“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说法,简单的8个字充分显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建设,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在医院“保安全、强质量、促服务、抓运营”的治院方针引领下,1900多名护理人初心不改、匠心深种,时刻铭记着南丁格尔的誓言,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展现出了护理工作者的风采和担当。

打造专业团队

提升护理质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护士的工作就是打打针、发发药、递个手术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护理已经不仅是完成打针、输液等技术工作,还有与医疗紧密配合,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多年来,第一医院始终坚持在护理管理委员会引导下,实行以主管院长负责的护理部、区域总护士长、护士长的三级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重视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

  目前,第一医院有跌倒、管路、中医、安宁疗护等15个护理专项小组,各小组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有计划有目标地落实护理质量改善与提升工作。其中压疮护理小组承担着每月压疮患者的护理质量督查,还对全院压疮患者进行会诊、治疗,不仅形成了规范的质控体系,而且促进了临床各科室都能应用压疮新理论、新知识治疗患者,服务患者;安宁疗护小组成员则通过对安宁疗护知识的运用,对疾病终末期有需求的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缓解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以提高其生命末期质量。

  从出生时的“新生儿护理”到生病时的临床照护,从关注身心健康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临终关怀,护理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与治疗一样,面临疑难杂症时,护理也需要多学科合作。第一医院护理部积极探索护理MDT模式,对院内复杂或多种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共同讨论疑难病例、探讨护理问题,实施全方位优质护理。遇到疑难复杂病例时,科室护士提交MDT申请,护理部根据患者病情组织相关科室护理骨干、专科护士等共同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护理意见和建议,保障患者得到精准护理。

  一些患者需要持续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服务,比如伤口造口的护理、输液港的日常维护等。医生门诊偏向于医疗救治,由护理专家为门诊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及护理技术指导工作,不仅能节省医生时间,也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流程,让患者就医更有获得感。第一医院是黑龙江省首家拥有综合性护理专病门诊的医院,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涵盖慢性伤口、造口、PICC、CVC、输液港的日常管路维护等护理业务的专科护理门诊,由国际伤口治疗师、国际造口治疗师、国家级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坐诊,主要承担中心静脉管路维护、伤口护理、造口护理等护理服务项目。目前,护理门诊每年服务患者3千余人次,提供护理咨询服务每年1000余人次,完成伤口护理万余次,造口护理3000余次,管路维护6000余次,治愈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溃疡、压疮、术后伤口不愈等慢性伤口千余例。今年1月,医院增设中医护理门诊,针对体质偏颇人群,开展以中医特色护理治疗技术为主,结合中医膳食、生活起居、情志调摄、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养生功法的指导,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广大患者多元化就医需求,累计服务患者五百余人。

打造专业团队 提升护理质量

紧盯重点环节

保障护理安全

  每个月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是每个科室护理团队的常态化工作。发生火灾如何处理?患者跌倒如何处理?患者坠床如何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都清清楚楚地写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护理安全手册》中。“护理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在风险管理中担任重要角色,必须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以高度的责任心规范操作。《安全手册》就像一本说明书,按照应急预案执行,即便是新手护士也可以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处置。我们希望通过加强日常的演练,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孙冬梅说。

  为了保障护理安全,医院重新修订《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护理安全手册》,完善护理安全制度26项,护理安全应急预案33项,护理工作关键环节流程28项;制定《患者安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制定查检细则,每月以区域为单位完成督导与改进。主管院长亲自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临床,对病区安全、环境安全、患者安全、护理安全现场指导,特别是对防火、防水等安全问题逐一排查、要求各科室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全科人员防火演练一次,每年组织突发重大事件演练至少一次,有效保障患者在院安全。

紧盯重点环节  保障护理安全

转变服务模式

改善就医体验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指导各地通过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拓展护理领域等举措,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和贴近社会。一直以来,第一医院护理人围绕医院“暖心工程”建设及“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举措,力求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与感受。

  2023年3月,第一医院护理部进一步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引领临床分步、有序、持续推进,组织责任制整体护理下各岗位职责培训,完善岗位设置、优化绩效管理,由总护士长对各自分管区域科室进行定期督导、持续改进。到12月底,全院各病区全面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实现了护理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的彻底转变。

  在原有护理模式中,对患者的护理是按功能划分的,即由不同护士分别负责所在科室所有住院病人的治疗、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功能分散,不能形成对病人的整体护理,有的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可能连科室的护士还没认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由相对固定的责任制护士提供连续的护理服务。入院时,责任护士实行一对一接待、入院宣教与身体评估等;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的身心与安全,落实基础与专科护理,实时解决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问题;出院前,责任护士针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居家康复指导、征求患者意见和需求等。

  责任制整体护理彻底打破了护理工作原有模式,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不过,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运行后,一些护士长就发现责任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多了,护患关系更融洽了。今年3月初,第一医院南院产一科护士长关影收到患者送来的一面锦旗,与以往患者送给护理团队的锦旗不同,这面锦旗上明确地写出了责任护士的名字。关影深有感触地说:“实行整体责任制护理后,护士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真正拉近了护患关系。”不仅如此,责任制整体护理还加强了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医护一体化,责任护士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与诊疗计划,随时调整护理方案,提升了护理综合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结合医院“暖心工程”建设要求,护理部开展了暖心服务“金点子”评选活动,激发护理人员暖心、温馨、创新意识,用实际行动“促服务”。一些常用护理用品的改良、一项护理流程的改进,增加了服务的亮点,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南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三科外地患者多,且需要多次反复到住院,为减少他们每次住院都携带物品的负担,科室设立患者物品寄存处,为患者住院提供方便。南院心内二科是医院唯一一个开展射频消融术的科室,术后患者需要卧床24小时,同时要求术侧肢体制动。为避免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腿部不自觉屈曲导致穿刺点出血或临时起搏器导线脱落的情况发生,护理团队积极开展头脑风暴,自制“射频、临时起搏器术后辅助固定带”,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南院普外二科用两个外科网状弹力头套,经过剪裁,放置减压敷料后,成为非常实用的防压疮套;把充水的无菌手套放在病人的足跟部底下或肘部等容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增加了受力面积,减轻局部压力,非常方便观察病人的皮肤和血运情况,减少了压疮的发生……一个个“金点子”背后,体现出护理团队在暖心服务方面的深入思考,更体现出根植于护理人员心中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转变服务模式  改善就医体验

创新护理管理

赋能学科发展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主旋律”,其目标要求及各项任务对护士长的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2年,第一医院完成了新一届护士长的竞聘工作,51名新任护士长加入护理管理队伍。作为全院护士的“娘家人”,护理部遵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组织开展了“护理高质量发展——护士长业务演讲”竞赛活动。护士长们通过围绕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梳理日常护理管理工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针对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推动了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护士长们围绕如何实现护理高质量发展提出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充分展现了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为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完善护理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能力,促进护理高质量发展,护理部对全院护士长开展多次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培训,从题目收集到项目实施,逐步指导。经过1年的时间,全院护理团队现已完成护理质量改善项目99项,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

  正是因为医院的严管厚爱,第一医院护理人才不断成长、不断突破。近年来,多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被评为省级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省杰出护理工作者、省抗疫先进个人和省级最美护士提名的光荣称号;在黑龙江省护理学会“林华杯”践行标准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挑战赛、省护士岗位技能竞赛、省首届龙江“腹助天使”腹膜透析技能大赛等多个技能比拼中,获得一、二、三等不同奖项;在黑龙江省最美医“声”科普大赛、心血管创新大会新护理论坛血管护理脱口秀大赛等科普活动比赛中仍然斩获佳绩。

  科学的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2023年7月,护理部与信息部紧密对接,在全院各病区陆续推进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和移动护理PDA终端的使用工作,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率,促进了护理管理科学化、智能化。

92.jpg

  护理管理系统将护理管理数据进行梳理、归纳、整合,实现临床各病区与护理部的互联互通,保证了数据传输及时性、准确性。通过护理管理系统的质控模块,护理部可以实行过程督导,随时查看各科室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管理系统还可以汇总每个护理单元出现质量问题、频次及各级指标得分率,形成直观的数据报表,帮助护理部对各项数据进行多条件、多角度分析,从中确定护理质量重点改进项目,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现在,患者在第一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后,会获得带有身份标识的腕带,经护士确认无误后佩戴。护士通过移动手持终端(PDA)扫描腕带上的条形码,即可确认患者身份、床号、药物使用等相关信息,使得护士工作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必在护士站和病房之间疲于往返,就能实时记录患者的各项数据,减少反复转录数据的工作以及转录错误的风险,同时,实现了医嘱闭环管理,有效避免人工核对、用药信息方面执行差错,最大限度确保执行流程和结果的安全性。

创新护理管理  赋能学科发展

  作为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单位,市护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第一医院护理团队始终坚持“始于主动、基于专业、终于满意”的护理服务宗旨,致力于引领全市护理事业向高质量持续发展。锚定“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工作目标,第一医院将以《“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为指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生命全周期,连续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继续为智慧医院、健康鹤城、健康龙江、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