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
升级“心”技术 换“门”不开胸——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北院心内三科成功开展医院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不久前,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刚刚完成一例高难度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填补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心脏外科手术的空白。不过十几天的时间,医院的“心”技术又有了新突破。3月17日,北院心内三科成功实施医院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不开胸就为患者成功换“心”门,让患者重获“心”生。
72岁的杜女士,间断胸闷、气喘4个多月。近1月来症状明显加重,甚至出现了胸痛、晕厥等症状,生活质量呈现断崖式下降。经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瓣叶数目显示不清、开放受限、关闭欠佳;收缩期主动脉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加快,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得最大血流速度422cm/s,最大压差 71.2mmHg(成人主动脉最大流速正常值为100-170cm/s,正常血压的压差在30-40mmHg),当地医生诊断杜女士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建议进行开胸手术。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外科手术心存顾虑,多方问询后来到了第一医院北院心内三科。
据科室主任郭龙哲介绍,心脏就好比一栋房子,主动脉瓣就是心脏把血液泵通往到全身必经的“大门”,而杜女士的这扇“大门”已经严重变形、硬化,打不开也关不紧,这不仅会影响全身血液供应,同时也使得心脏和肺部血管压力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不适。通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均应考虑手术治疗,若不做主动脉瓣膜置换,3年死亡率可达75%。
传统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需要在胸骨正中切长约20厘米的切口,暴露出心脏主动脉,特别是年龄大、身体情况差的患者,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术后恢复困难。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且不想做外科手术,北院心内三科联合多个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MDT)分析患者病情,最终决定为其采用创伤小、恢复快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同时,为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医院还邀请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东会教授团队来院指导。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又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此项微创治疗技术是通过介入导管将人工主动脉瓣膜送至主动脉根部并释放固定,从而替代病变主动脉瓣的功能。由于是首次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医院在手术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组织心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介入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心功能科等相关科室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结合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深入分析和论证手术的可行性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出周密的治疗方案。
术中,手术团队在局麻镇静状态下通过患者大腿处不到1厘米的穿刺切口,使用球囊预扩心脏瓣膜病变处,经介入导管将人工瓣膜快速准确地释放在“心门”的合适位置。手术仅用时1小时左右,术中造影及复查超声探查人工瓣膜位置良好,形态完整,无压差、无反流,未见瓣周漏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入ICU观察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第2天即转至普通病房进行康复治疗。
近期,第一医院在短短的三周时间内,先后完成三台心脏搭桥手术和两台不同类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标志着医院在心血管疾病综合诊疗领域开启了“心”征程。今后,医院将不断实现尖端技术的突破升级,全面提升心内科、心胸外科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提供心脏疾病“一站式”的精准医疗,解决患者的烦“心”事,守护患者的“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