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
科技助力解“脊”患 智能骨科展新篇——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引进省西部地区首台第II代创伤、脊柱全覆盖骨科手术机器人
10月17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骨一科一病区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脊椎骨折手术。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首台第II代创伤、脊柱全覆盖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首秀”,这台手术的成功代表着全省骨科手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为车祸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传统的手术方法需要做切开复位内固定,将上下相邻的两个锥体打上钉棒,撑开受压缩的椎体,恢复椎体高度,手术创伤比较大。同时,因为患者合并有骨质疏松,置入钉子之后容易脱位,固定不理想,影响手术效果。综合考虑后,南院骨一科一病区负责人林林决定在机器人辅助下进行经皮椎体成型手术。
术中,林林操作机器人通过分析术中影像数据、电脑规划、自动瞄准,建立手术通道,通过经两侧椎弓根置入的通道分别在椎体内注入2.5ml骨水泥,骨水泥分布良好。整台手术过程顺利,从机器人的操作到术式的运用,手术团队配合默契、一气呵成,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第二天,患者已经可以下地行走。
据悉,骨科手术如同在一个坚硬的暗箱内操作,而脊柱里有一根非常重要的神经——脊髓神经,一旦手术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甚至无法弥补的伤害。第II代创伤、脊柱全覆盖骨科手术机器人,就相当于给医生装上了“透视眼”和“第三只手”,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准度,降低了手术风险。该机器人的“智能大脑”,可以通过分析数据,自动瞄准,建立手术通道,使得手术螺钉按照最理想的方案完成置入。机器人还具有一只功能丰富的机械臂,可以适应不同的复杂手术应用场景。人机的精准配合,破解了人眼无法看到内部结构,人手的稳定性和操作精度不够等难题,让高难度骨科手术实现“看得见”“打得准”“拿得稳”。同时,误差小于0.3mm的高级别精准度,可以减少手术置钉过程中神经、血管损伤风险,还可避免侵犯关节突,降低远期临近节段退变的风险,增加手术安全性。
该机器人可应用于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创伤骨科(骨盆及四肢)开放或经皮手术中,以机械臂辅助完成手术器械或植入物的定位。计算机与机械臂的结合,可以协助医生建立三维精度视野,引导医生更精准、快捷找到最佳手术途径,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使患者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疗效更佳。
创伤、脊柱全覆盖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正式上岗”,让第一医院骨科高难度手术如虎添翼。“专精特新”技术的应用,是医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底气,也是骨科专业作为省级重点专科发展的不竭动力。未来,第一医院骨科团队将携手并肩,以打造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现代化智能骨科为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