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科研教学

呼吸内科专业组简介

1. 专业组概况

团队构成及优势:专业组由呼吸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和多年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担任责任人,领导一批专业技能扎实、经过严格呼吸专科培养的中青年医生及呼吸内科熟悉各类呼吸治疗设备操作的专科护士、科研人员及技术人员。该团队成员均在呼吸领域深耕,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具备扎实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参与过多项国内外呼吸临床试验,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经验,熟悉试验流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处理数据等方面能够借鉴以往经验,提高试验效率和质量,降低试验风险。

设备配备:拥有先进的肺功能仪,可精确检测通气功能、弥散功能等;配备高清支气管镜,能清晰观察气道病变并开展活检等操作;同时具备多种型号的呼吸机,满足不同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需求等。

主攻方向:主要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其发病机制、药物疗效及长期管理策略;聚焦支气管哮喘,探索新型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法;致力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试验;针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开展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研究;也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抗感染新药试验方面不断探索,旨在提高呼吸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推动呼吸学科发展。

科研与教学:承担齐齐哈尔医学院的专业课教学、课间实习和生产

实习的带教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组织专题讲座,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各项工作,受到学校和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专业组成员发表国家级论文数篇、并承担省市级科研数项。

2、联系方式:

姓名职务电话邮箱
石峰呼吸内科专业负责人15845207664nuanfeng2003@163.com

查看全部专业组招募信息

专业组研究团队

呼吸内科专业组研究团队

1、PI及团队介绍

PI:石峰 南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三科主任 主任医师

2008年硕士毕业于佳木斯大学呼吸内科专业,同年分配到齐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工作至今,有着多年的专科临、科研及教学工作经验。先后与终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州呼吸病健康研究呼吸介入中心、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精通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与治疗,并对呼吸危重症、疑难性肺部疾病如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胸膜疾病、支气管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脓毒症、重症支气管哮喘有深入研究。擅长肺结节、肺部肿瘤诊疗技术肺部肿瘤介入微创治疗,肺癌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规范化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对气道介入学有深入的研究。
学术兼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借入微创呼吸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慢病管理学会呼吸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玉玲 副主任医师

201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擅长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呼吸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气道疾病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支气管肺癌诊治工作有着独到的见解。

郭莹 主治医师

中共党员,科室教学、科研秘书,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呼吸党支部统战委员,黑龙江省慢病管理委员会呼吸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电子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对慢性阻塞肺疾病、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胸膜疾病、肺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疗有着深入的研究,完成齐齐哈市创新激励科研项目数项,发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篇,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数篇。

李娜 主治医师

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呼吸病系,同期完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擅长呼吸道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如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呼吸系统少见病及危重症有深入研究。任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呼吸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滕丹丹 主治医师

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肺栓塞、通气调节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少见肺部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和呼吸监护、肺癌等有着深入的研究。发表国家期刊数篇。任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呼吸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获省科技成果;《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研究》获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I类推广项目。

牛丹 主管护师 护士长

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护理专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4年,对常见疾病的护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专业护理。任黑龙江省慢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华护理学会委员,齐齐哈尔市慢病学会副秘书长。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

李莹 主管护师

2014年本科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毕业后长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担任教学护士、科研护士、技术操作骨干、康复护理专项小组成员、科室质控小组组长。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能够熟练掌握重症肺炎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方案。为呼吸内科病人提供全面、细致、温暖的护理服务。

张晴 主管护师

2019年本科毕业于佳木斯大学护理系,任科室质控小组成员,熟练掌握呼吸衰竭专科护理、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2、专业组设施设备、优势简介、主攻病种等

①专业组设施设备

呼吸专业组拥有先进的肺功能检测系统包括高精度的肺活量计、弥散功能测定仪等设备,能够精确测量患者的肺通气与血流灌注情况,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关键数据,检测指标全面,涵盖 FVC、FEV1、DLCO 等,适用于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评估,无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还是间质性肺病等,都能精准检测其肺功能变化。支气管镜检查设备: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和灵活的操作性能,可清晰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能进行活检、刷检、灌洗等操作,有助于肺癌、支气管结核、肺部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早期发现支气管内的微小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进行介入治疗,如支气管内支架置入、球囊扩张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手段。高端无创呼吸机:配备多种模式的无创呼吸机,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等,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力学特点,精确调整呼吸支持参数,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②优势简介

专业的团队:呼吸临床试验专业组由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呼吸内科专家、临床医师、护士以及科研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均在呼吸领域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呼吸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临床试验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和专业的临床试验指导。

丰富的临床试验经验:本专业组长期致力于呼吸领域的临床试验研究,参与了多项临床试验项目,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实施、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确保临床试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各类临床试验任务,并为新药、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严格的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从试验项目的启动、受试者招募、试验过程实施到数据收集与管理、统计分析以及试验总结报告等各个环节,均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和质量控制标准,并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监查,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有效保障了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同时也维护了本专业组在临床试验领域的良好声誉和信誉。

受试者保护与关怀:高度重视受试者的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严格遵循伦理原则,充分尊重受试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自主选择权,由专业的研究护士负责受试者的全程管理和随访,及时解答受试者的疑问和担忧,为受试者提供详细的试验信息和生活指导,确保受试者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临床试验,同时还建立了受试者应急处理机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理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和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保障受试者的健康和权益。

③主攻病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开展针对 COPD 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药物临床试验,评估新型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抗氧化剂等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综合管理模式,旨在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同时还关注 COPD 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共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

支气管哮喘:专注于哮喘的发病机制、诊断新技术和治疗新方法的临床试验研究,包括新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生物靶向制剂等药物的研发和评价,以及哮喘的免疫治疗、支气管热成形术等非药物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研究,致力于实现哮喘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减少哮喘发作和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肺癌:积极参与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试验项目,涵盖肺癌的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多个领域,对新型抗癌药物和治疗方案进行临床验证和疗效评估,探索肺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模式,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同时还开展肺癌的转化医学研究,深入探讨肺癌的发病机制和耐药机制,为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

肺部感染性疾病:在肺部感染性疾病领域,重点开展针对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所致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评估新型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以及免疫调节剂等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肺部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和精准治疗策略,提高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同时还关注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特殊类型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

3、临床研究项目经验

1.Lefamulin和莫西沙星在中国成人社区活动性肺炎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

2.XW003注射液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成年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度拉糖肽阳性Ш期临床试验(EECOOH-2)

3.长效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注射液治疗二甲双胍疗效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开放、度易达平行对照的多中心Ш期疗效相似性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