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行政管理改革》
[摘 要]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创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催生发展新动能,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双创”蓬勃发展,通过强化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区域创新高地,通过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创新产出绩效,通过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创新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
一、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催生发展新动能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并以前所未有之势带动产业变革,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发展和变化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在这些事关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实现了重点领域的快速突破,有效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一)战略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深空、深海、深地、超级计算等领域形成系统化的布局。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升空。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风云气象卫星覆盖全球,提供近、中、远期气象预报。高分系列卫星在国土资源、环境、农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效果。在抗洪救灾中对洪水淹没区域评估吻合率达90%以上。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应用已广泛服务于测绘、城建、水利、交通、旅游和应急救灾等领域,为5万多艘渔船维护安全。“羲和”系统实现米级广域室内外无缝精确定位,在国内40多个城市应用,催生公众位置服务迅猛发展。我国深海技术装备迈向谱系化和全海深,从3000米深海钻探、4500米测量与工程、7000米载人深潜到超10000米无人深潜,成为第三个研制出万米级无人潜水器的国家。981海上钻井平台成功作业,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挪威后第三个掌握深海勘探技术的国家。陆地资源探测开发技术向深部进军,形成2000米深地固体资源探测、5000米深层油气资源探测技术能力。“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六次在世界超算500强中名列榜首,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世界首台十亿亿次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摘得世界新桂冠,并荣获全球超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科技重大专项采取“沿途下蛋”机制,推动更多高水平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端装备制造迈向自主可控,12寸国产设备加工晶圆产品突破一千万片次,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大面积使用。大型数控机床应用于飞机零部件等精密加工,填补国内战略空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4G同步、5G引领”,TD-LTE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4G用户数达到7.7亿,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我国主导推动的Polar码被采纳为5G增强移动宽带控制信道国际标准,5G引领势头逐渐形成。自主设计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油气藏量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突破,支撑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超5000万吨,实现再造了一个“西部大庆”。C919大型客机成功实现首飞,意向订单达570架。新型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4亿亩。开发出全球首个手足口病疫苗、首个埃博拉特效抗体,西达苯胺、盐酸埃克替尼等创新药物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建立完善了突发应急性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体系。
深入组织实施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2016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149GW,光伏累计装机77GW,累计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由产业导入期迈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产量超50万,保有量达100万辆,均占世界的50%,为节能减碳、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超过42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应用市场。实施“数控一代”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通过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作,改造提升纺织、印刷、注塑、汽车零部件等10个传统产业,创造了产业研究院+互联网车间模式,服务于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它们实现数字化、拥抱互联网、进军智能化。
(三)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民生改善
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七大作物育种、粮食丰产增效、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增产1052万吨,应用示范了3.8亿亩。积极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800多家,总产值达到2.2万亿元。全国科技特派员达到73.9万人,直接服务农户1250万户。深入推进科技扶贫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以科技创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国务院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探索可持续发展创新典型经验和模式。加强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科技攻关,实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工程,支撑绿色智慧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加强3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布局规划和管理,在11个疾病领域打造“基础—临床—产业”结合、全链条部署的医疗创新联合体,覆盖全国260个城市2100家医疗机构。实施国产医疗器械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82个区县2785家医疗机构示范应用价值约16亿元的创新产品,覆盖人群达4.5亿人。
2016年以来,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又部署实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与科技重大专项形成梯次衔接格局,进一步增强创新源头供给能力,以战略高科技引领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打造先发优势,形成引领型发展的新格局。
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双创”蓬勃发展
开展“双创”以来,我国成功利用“放、管、服”改革优势、互联网信息优势、产学研协同优势、普惠性政策优势和科技金融优势,着力支撑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一)科技创新创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孵化器竞相涌现,与既有孵化器、加速器一起形成了“棋布全国各地区、服务覆盖创业全周期”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2016年全国众创空间4298家,孵化器3255家,科技企业加速器400余家,国家高新区156家,共同构成接递有序的创业孵化生态,服务科技型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近40余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万人,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2.3万项,累计培育海内外上市高科技企业240余家,实现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举办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首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采用“赛马场上选骏马,市场对接配资源”的模式,打造中国最优秀的众创空间和最高效的众扶平台。2015年以来已有182家获奖企业获得股权融资,融资额为33.66亿元。
依托行业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开放科技资源和市场渠道,在开展企业内部众创、支持社会众创的同时,优化提升了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在发展上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研发—制造—服务协同创新的新生态,在服务上覆盖科技创业企业全要素需求,在政策上得到各级政府多元化支持,在主动融入创新全球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催生新动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创业者积极参与。
(二)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定相关规定细则、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三部曲”初见成效,2016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额突破万亿元,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让增长22%,成果转化迈向新高度。向社会公开发布推广521个科技成果包,设立3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全国设立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创业投资子资金、贷款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创新创业,9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总规模达173亿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设立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550多家,资本规模超过2300亿元。在10家银行开展投贷联动试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三、强化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应走创新驱动之路。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一)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成为创新发展“领头雁”
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56个高新区充分发挥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纳入统计范围的146家国家高新区“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年营业收入达28.3万亿元。中关村GDP占北京市的24%,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四川成都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深圳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1%,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多层次的区域创新格局加快形成
北京、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强化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在8个区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9个省份和61个城市开展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科技的核心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着力推动北京中关村与贵州大数据试验区、上海张江与甘肃兰(州)白(银)试验区、中科院、深圳与新疆丝绸之路试验区等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开展深入合作,助推欠发达地区加快创新驱动转型。
四、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创新产出绩效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重要内容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的关联性、复杂性、影响力大大提高,破除科技创新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和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
基本完成科技计划改革的预期目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已基本建立并常态化运行,初步解决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和基地人才专项等新5类科技计划体系基本建立,科技信息、科技报告和创新调查体系正常运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在信息、海洋、空间、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启动42个重点专项1176个科技项目,总投入304.8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占比36.3%,共性关键技术47.2%,典型示范应用16.5%。在事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共性关键、颠覆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发活动的系统布局,同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成果中试和产业化。
(二)改进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
鼓励科研单位按照全链条、一体化的需求“组团”申报项目,促进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科研人员反映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建立科研经费助理制度,提高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比例,简化预算编制和调整,简化科研仪器采购流程,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规范横向经费管理方式,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和减轻科研人员工作负担。建立“全程嵌入式”的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出台监督、评估、诚信等5项制度规范,从立项、实施到结题验收的全流程公开透明和痕迹管理,实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
(三)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形成了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等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科技基础条件体系。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世界上最深、宇宙线通量最小的地下暗物质实验室建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并精确测量其振荡频率。目前已布局建设了488个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4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58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4.7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已纳入统一的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开放率达到71.2%,总服务次数突破130万次。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完善科技报告政策法规。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上线服务科技报告达到8.27万份。基本建立了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创新调查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五、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科技创新始终坚持开放融合的理念,主动布局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构建伙伴关系、互利共赢、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共同体,有效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一)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目前,我国已与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200多个国际科技合作组织。2016年,落实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成果,成功举办首届G20科技创新部长会议。2017年,召开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通过实施中美、中欧等8个创新对话机制,强化政府间的双边合作。实施面向非洲、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的科技伙伴计划,帮助伙伴国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先导作用,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实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四项行动,写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二)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
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在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上贡献中国力量。按照中央部署,正在研究《我国牵头提出并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工作方案。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对国际科学前沿进展和人类知识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国家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世界第18位,国际科学论文29.0万篇,被引次数世界排名第4位,8个领域引用率排名第2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高质量论文第二大贡献国。2016—2017年度英国QS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我国有4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百强。欧盟委员会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全球研发投入经费最高的2500家企业中,中国有301家,上榜数量居全球第三。
六、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围绕创新活动的全链条和全过程,优化创新体系布局,强化综合施策、普惠施策和精准施策,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一)打造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
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统筹全国优势科技资源,探索建立适应国家重大目标和战略任务需求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探索构建战略定位高端、组织运行开放、创新资源集聚、治理结构多元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车集团和青岛市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立科技军民融合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军民共用技术项目一体化论证和联合实施机制,建设一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二)强化对创新主体的政策激励
完善科技创新,将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广至全国。完善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对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实行递延纳税等优惠政策。修订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2016年两项政策为企业减免税额近2000亿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开展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试点,着力构建科研人员稳定、激励和转化“三元”收入分配结构,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获得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加快政府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着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9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创新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
一、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催生发展新动能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并以前所未有之势带动产业变革,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发展和变化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在这些事关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实现了重点领域的快速突破,有效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一)战略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深空、深海、深地、超级计算等领域形成系统化的布局。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升空。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风云气象卫星覆盖全球,提供近、中、远期气象预报。高分系列卫星在国土资源、环境、农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效果。在抗洪救灾中对洪水淹没区域评估吻合率达90%以上。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应用已广泛服务于测绘、城建、水利、交通、旅游和应急救灾等领域,为5万多艘渔船维护安全。“羲和”系统实现米级广域室内外无缝精确定位,在国内40多个城市应用,催生公众位置服务迅猛发展。我国深海技术装备迈向谱系化和全海深,从3000米深海钻探、4500米测量与工程、7000米载人深潜到超10000米无人深潜,成为第三个研制出万米级无人潜水器的国家。981海上钻井平台成功作业,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挪威后第三个掌握深海勘探技术的国家。陆地资源探测开发技术向深部进军,形成2000米深地固体资源探测、5000米深层油气资源探测技术能力。“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六次在世界超算500强中名列榜首,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世界首台十亿亿次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摘得世界新桂冠,并荣获全球超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科技重大专项采取“沿途下蛋”机制,推动更多高水平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端装备制造迈向自主可控,12寸国产设备加工晶圆产品突破一千万片次,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大面积使用。大型数控机床应用于飞机零部件等精密加工,填补国内战略空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4G同步、5G引领”,TD-LTE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4G用户数达到7.7亿,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我国主导推动的Polar码被采纳为5G增强移动宽带控制信道国际标准,5G引领势头逐渐形成。自主设计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油气藏量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突破,支撑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超5000万吨,实现再造了一个“西部大庆”。C919大型客机成功实现首飞,意向订单达570架。新型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4亿亩。开发出全球首个手足口病疫苗、首个埃博拉特效抗体,西达苯胺、盐酸埃克替尼等创新药物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建立完善了突发应急性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体系。
深入组织实施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2016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149GW,光伏累计装机77GW,累计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由产业导入期迈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产量超50万,保有量达100万辆,均占世界的50%,为节能减碳、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超过42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应用市场。实施“数控一代”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通过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作,改造提升纺织、印刷、注塑、汽车零部件等10个传统产业,创造了产业研究院+互联网车间模式,服务于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它们实现数字化、拥抱互联网、进军智能化。
(三)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民生改善
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七大作物育种、粮食丰产增效、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增产1052万吨,应用示范了3.8亿亩。积极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800多家,总产值达到2.2万亿元。全国科技特派员达到73.9万人,直接服务农户1250万户。深入推进科技扶贫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以科技创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国务院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探索可持续发展创新典型经验和模式。加强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科技攻关,实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工程,支撑绿色智慧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加强3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布局规划和管理,在11个疾病领域打造“基础—临床—产业”结合、全链条部署的医疗创新联合体,覆盖全国260个城市2100家医疗机构。实施国产医疗器械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82个区县2785家医疗机构示范应用价值约16亿元的创新产品,覆盖人群达4.5亿人。
2016年以来,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又部署实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与科技重大专项形成梯次衔接格局,进一步增强创新源头供给能力,以战略高科技引领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打造先发优势,形成引领型发展的新格局。
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双创”蓬勃发展
开展“双创”以来,我国成功利用“放、管、服”改革优势、互联网信息优势、产学研协同优势、普惠性政策优势和科技金融优势,着力支撑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一)科技创新创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孵化器竞相涌现,与既有孵化器、加速器一起形成了“棋布全国各地区、服务覆盖创业全周期”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2016年全国众创空间4298家,孵化器3255家,科技企业加速器400余家,国家高新区156家,共同构成接递有序的创业孵化生态,服务科技型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近40余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万人,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2.3万项,累计培育海内外上市高科技企业240余家,实现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举办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首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采用“赛马场上选骏马,市场对接配资源”的模式,打造中国最优秀的众创空间和最高效的众扶平台。2015年以来已有182家获奖企业获得股权融资,融资额为33.66亿元。
依托行业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开放科技资源和市场渠道,在开展企业内部众创、支持社会众创的同时,优化提升了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在发展上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研发—制造—服务协同创新的新生态,在服务上覆盖科技创业企业全要素需求,在政策上得到各级政府多元化支持,在主动融入创新全球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催生新动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创业者积极参与。
(二)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定相关规定细则、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三部曲”初见成效,2016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额突破万亿元,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让增长22%,成果转化迈向新高度。向社会公开发布推广521个科技成果包,设立3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全国设立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创业投资子资金、贷款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创新创业,9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总规模达173亿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设立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550多家,资本规模超过2300亿元。在10家银行开展投贷联动试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三、强化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应走创新驱动之路。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一)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成为创新发展“领头雁”
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56个高新区充分发挥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纳入统计范围的146家国家高新区“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年营业收入达28.3万亿元。中关村GDP占北京市的24%,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四川成都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深圳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1%,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多层次的区域创新格局加快形成
北京、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强化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在8个区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9个省份和61个城市开展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科技的核心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着力推动北京中关村与贵州大数据试验区、上海张江与甘肃兰(州)白(银)试验区、中科院、深圳与新疆丝绸之路试验区等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开展深入合作,助推欠发达地区加快创新驱动转型。
四、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创新产出绩效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重要内容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的关联性、复杂性、影响力大大提高,破除科技创新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和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
基本完成科技计划改革的预期目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已基本建立并常态化运行,初步解决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和基地人才专项等新5类科技计划体系基本建立,科技信息、科技报告和创新调查体系正常运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在信息、海洋、空间、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启动42个重点专项1176个科技项目,总投入304.8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占比36.3%,共性关键技术47.2%,典型示范应用16.5%。在事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共性关键、颠覆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发活动的系统布局,同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成果中试和产业化。
(二)改进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
鼓励科研单位按照全链条、一体化的需求“组团”申报项目,促进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科研人员反映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建立科研经费助理制度,提高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比例,简化预算编制和调整,简化科研仪器采购流程,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规范横向经费管理方式,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和减轻科研人员工作负担。建立“全程嵌入式”的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出台监督、评估、诚信等5项制度规范,从立项、实施到结题验收的全流程公开透明和痕迹管理,实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
(三)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形成了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等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科技基础条件体系。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世界上最深、宇宙线通量最小的地下暗物质实验室建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并精确测量其振荡频率。目前已布局建设了488个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4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58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4.7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已纳入统一的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开放率达到71.2%,总服务次数突破130万次。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完善科技报告政策法规。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上线服务科技报告达到8.27万份。基本建立了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创新调查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五、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科技创新始终坚持开放融合的理念,主动布局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构建伙伴关系、互利共赢、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共同体,有效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一)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目前,我国已与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200多个国际科技合作组织。2016年,落实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成果,成功举办首届G20科技创新部长会议。2017年,召开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通过实施中美、中欧等8个创新对话机制,强化政府间的双边合作。实施面向非洲、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的科技伙伴计划,帮助伙伴国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先导作用,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实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四项行动,写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二)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
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在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上贡献中国力量。按照中央部署,正在研究《我国牵头提出并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工作方案。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对国际科学前沿进展和人类知识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国家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世界第18位,国际科学论文29.0万篇,被引次数世界排名第4位,8个领域引用率排名第2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高质量论文第二大贡献国。2016—2017年度英国QS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我国有4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百强。欧盟委员会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全球研发投入经费最高的2500家企业中,中国有301家,上榜数量居全球第三。
六、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围绕创新活动的全链条和全过程,优化创新体系布局,强化综合施策、普惠施策和精准施策,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一)打造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
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统筹全国优势科技资源,探索建立适应国家重大目标和战略任务需求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探索构建战略定位高端、组织运行开放、创新资源集聚、治理结构多元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车集团和青岛市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立科技军民融合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军民共用技术项目一体化论证和联合实施机制,建设一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二)强化对创新主体的政策激励
完善科技创新,将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广至全国。完善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对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实行递延纳税等优惠政策。修订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2016年两项政策为企业减免税额近2000亿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开展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试点,着力构建科研人员稳定、激励和转化“三元”收入分配结构,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获得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加快政府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着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9期)
责任人编辑:曹淼、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