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行政管理改革》
[摘要] 文化扶贫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文化扶贫面临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滞后、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亟待加强、文化扶贫的精准度有待提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文化扶贫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今后应在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助推扶贫,建立健全文化扶贫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好文化扶贫工作。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底线目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和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宏伟目标。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文化扶贫意义、成效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做好文化扶贫工作进行对策性思考。
一、文化扶贫的意义和成效
(一)文化扶贫的内涵和必要性
贫困地区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尤其是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当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思想文化表现往往具有同一性。大体来说,是思想观念比较滞后、受教育程度较低,尤其是价值观念比较消极,大多表现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情绪低落、依赖性强、懒散怠惰、好逸恶劳等。
文化扶贫旨在从文化和精神层面给予贫困地区以扶持,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从而培养并提升他们发展经济的基础能力。文化扶贫同物质扶贫可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并为物质扶贫提供条件。通过文化扶贫,贫困地区农民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致富本领和文化自信,同时其经济项目的运作能力、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市场经济适应(生存)能力都有较大提高,激发了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因此,文化扶贫是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和根本,对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其战略地位亦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共识。
文化扶贫无论是“输血式扶贫”或是“造血式扶贫”,其工作方向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文化事业扶贫。重点在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素质的提升上,通过现代观念的养成,使贫困地区的人文素养以及人口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二是文化产业扶贫。通过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不仅使贫困地区的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往往是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而且更好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文化扶贫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如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文化扶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6月,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近年来,有关部门在贫困地区大力推动农家书屋、通信村村通等项目,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在贫困地区广泛开展,受到基层群众热烈欢迎。
在文化产业扶贫方面,主要是通过各地党政有关部门出台规划、制定政策、扶持资金,采取推动国企+农户、民企+农户、合作社+农户、电商+农户、骨干传承人+农户、文化活动+农户等方式,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贫困农户脱贫。项目类型大致有:一是文化旅游扶贫。如贵州、云南、湖北等有数百个这样的镇村,其中贵州雷山西江苗寨近千农户每年有七八千万元的分红收入。二是文化专业村扶贫。如近年来云南大理新华银饰专业村4000多农户从事银饰手工制作,产值超过20亿。三是电商扶贫。如贵州侗族自治县黎平十个村与腾讯合作2016年推出十个电商村带动就业过千人,产值1.28亿。四是文化节庆扶贫。如四川凉山州彝族火把节2016年一周吸引326万人次参与,收入过10亿。五是文化演艺扶贫。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实景演出,吸纳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千名农民演员就业。六是技能培训比赛扶贫。如青海举办唐卡、石艺画、绒毛画等传统工艺美术培训,近十年来,从业人员(多是贫困户)从2万人发展到10万人,产值从2亿到26亿。七是文化园区扶贫。如贵州正安吉他产业园2017年将生产吉他500万把,产值过50亿,解决就业12000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
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滞后
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投入不足,文化服务的水平有待提高。许多地区的文化扶贫措施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例如扶持乡镇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站、配套建设图书室、建立多功能文体广场等。但一些硬件设施建立完成后,比如农家书屋的管理、农村电影室外转室内,其后续的管理运行、人才队伍、服务效能等方面却并未跟上,很难真正让群众受益。
(二)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专职人员严重不足、队伍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农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往往综合素质较低,因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较差的影响,致使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多人还身兼数职,文化工作开展难以取得成效。村一级缺少文化专兼职人员,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文化活动室等设施管理和利用不到位,功能发挥严重不足。
(三)文化扶贫的精准度有待提升
在实际帮扶工作中,文化扶贫很少考虑不同农户之间的差异性,比如很多地方的农家书屋就简单体现在赠送文化书籍上;“村村响”“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并未考虑不同地区人群生产方式不同、地域不同,其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等问题。又如,文化产业中广泛推行的公司+农户模式,这种模式设计考虑了市场主体作用发挥,缺乏对公司和合作社负责人的约束机制,缺乏公司与贫困户的利益捆绑机制,相当部分贫困户在其中获得感少,有的还被边缘化。
(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贫困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利用意识不足,还缺乏开发和利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旅游项目的能力,有待于政府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如有的地方每年都举办民族节庆,但缺乏内容策划和与旅游市场对接,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贫困户参与度低,收益少;有的地方实施传统村落与旅游融合的项目,鼓励原住民大量搬出,丧失了村落文化的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
(五)文化扶贫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贫困地区党政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上往往存在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同一层级的不同管理部门各搞一套,自成一体,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不同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分级管理,封闭式运行,只对本级政府负责,较少考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的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文化扶贫的对策探讨
(一)发展文化事业助推扶贫
贫困地区并不一定是文化贫瘠、匮乏的地区,相反不少贫困地区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底蕴,较好保存了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文化事业发展助推扶贫的发力方向主要有:一是树立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二是致力于根除贫困地区人们头脑中的陈旧观念,积极引导革除“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树立“穷则思变”的进取精神和现代意识,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三是传承发展贫困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剔除糟粕,高扬时代主旋律,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着这三项任务的推进措施主要有:一是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总体要求,加强贫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二是有效利用已建成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精心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引进来”战略,让贫困群众通过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感受优秀文化成果,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学习和待遇,为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三是在学校文化教育中,突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文明素质和文化素养并带动更广大的群体。通过举办座谈讲座、展览展示等形式,广泛开展面向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艺术、现代生活观念等培训,或在现有各类职业培训中有机融入这些内容,达到提升贫困地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目标。
总的来看,推动文化事业扶贫关键是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送文化”与“种文化”的关系
“送文化”也要注重“种文化”“授之以渔”。正如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所说,“种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播和培育的创意方式,是一种积极、明亮的文化心态,它的成长会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提升的良性循环。“送文化”是向乡村文化输血,而“种文化”则是为农民造血。应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培养一批基层文艺骨干,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贫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2.“政府买单”与“群众买账”的关系
各级政府需要不断增加公益性文化投入力度,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可以打破行政区划,整合资源,采取村(社区)综合文化室与流动服务、送文化上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流动性文化服务活动。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将“均等化”简单等同于“同质化”“标准化”,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区域特色和不同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搞建设;二是如何让建成设施动起来、活起来,以满足贫困地区群众日常的文化需求并为基层文艺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平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人,要有专兼职人才来进行组织、管理、动员。
3.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
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扶”“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扶贫作用”。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动员方式可以发挥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建立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还有赖于在市、县乃至社区乡镇一级,培育大量活跃的基层文化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
4.传统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关系
目前贫困地区村民的网络普及程度还相对较低,互联网时代,跟上了就是“数字机遇”,跟不上就是“数字鸿沟”。因此必须抓住“数字机遇”,依托村级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或直接进入农户家庭,更加广泛地开展数字文化精准扶贫。比如,甘肃省精准“扶智”首创数字农家书屋,只要任何终端设备进入“数字农家书屋”所覆盖的无线网络区域,均可通过自用设备连接无线网,进入网上“农家书屋”读书或免费下载图书。
(二)文化产业发展助推扶贫
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文所指文化产业扶贫,实质就是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现阶段主要是依托当地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的脱贫。当前文化产业扶贫面临不少有利条件,如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服务业发展带来有利的政策条件,有利于扶贫作为供给端和生产端的发展;又如全域旅游的兴起和强劲的消费需求为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条件。
针对已取得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文化产业扶贫的对策重点应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统筹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农户之间的作用
政府要结合贫困地区文化资源实际,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实施项目;政府要着眼推动市场主体和贫困户的合作,通过法律程序达成三方合作,使责任主体、市场主体和扶贫主体捆绑在一起,保障农户按订单提供货品或服务并获得利益保障;是政府要帮助市场主体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和服务培训;政府要整顿规范文化旅游市场,打击假冒伪劣和保护知识产权。
2.聚焦当地特色创新实施文化项目
立足特色文产资源制定规划,主要解决好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差异发展的问题;精心进行专业指导,对各地文化特色资源进行梳理并谋划项目,解决项目顶层设计问题。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首先要在文化层面下功夫,在文化资源中提炼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做好文化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然后才是产业要素的聚集,不能本末倒置或只见产业忽略文化。此外,要通过资金扶持引导市场主体实施项目,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无论资源梳理、项目策划,还是项目具体实施,都要把握以下四点:一是要符合文化规律,体现文化资源的亮点,注意避免或片面强调原汁原味,缺乏提炼创新,不顾需求,或片面强调改造实用,随意编造,迎合低俗。二是要符合市场规律,当前重点是结合旅游市场强劲上扬的实际,针对团队旅游和散客旅游两种市场的特点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精准营销尤其是互联网营销。三是要避免不做市场调研和评估盲目上项目。四是要引导组织贫困户参与扶贫全过程,在增加收入时提升文化自信,从深层次上实现物质和精神脱贫。
(三)建立健全文化扶贫的保障机制
1.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文化扶贫合力。单纯依靠文化部门难以实现文化扶贫的要求,必须加强文化扶贫的组织领导。从横向看,明确主导部门,完善跨部门协同协作的工作机制,整合政策和资源,形成合力。从纵向看,要形成省、市、县、乡镇四级联动、分工负责、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以文化产业扶贫为例,探索形成省总揽、地市统筹、县区管理、镇村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2.加大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扶贫持久力
近年来,农村文化人才匮乏,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同时,单一的政府主动扶贫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贫困形势持续变化的新挑战,社会组织也应成为不可缺少的辅助角色。如何通过社会组织将遍布各地的专业人才集合起来,也是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之一。
3.推动政策落实,提高文化扶贫针对性
当下文化扶贫,并不缺乏政策的支持,关键是抓好政策的落实,结合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提高政策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加强规律研究,提高文化扶贫精准度
明确了精准扶贫方略。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文化精准扶贫规律特点的研究,如“扶贫”和“扶智”“送文化”和“种文化”“普惠”和“精准”等关系,建立一套针对性强、精准度高、实用高效的文化扶贫保障机制。(廖恳 袁华 陈立华 张卫国 邓秋军 本文得到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李文堂教授的指导)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9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底线目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和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宏伟目标。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文化扶贫意义、成效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做好文化扶贫工作进行对策性思考。
一、文化扶贫的意义和成效
(一)文化扶贫的内涵和必要性
贫困地区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尤其是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当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思想文化表现往往具有同一性。大体来说,是思想观念比较滞后、受教育程度较低,尤其是价值观念比较消极,大多表现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情绪低落、依赖性强、懒散怠惰、好逸恶劳等。
文化扶贫旨在从文化和精神层面给予贫困地区以扶持,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从而培养并提升他们发展经济的基础能力。文化扶贫同物质扶贫可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并为物质扶贫提供条件。通过文化扶贫,贫困地区农民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致富本领和文化自信,同时其经济项目的运作能力、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市场经济适应(生存)能力都有较大提高,激发了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因此,文化扶贫是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和根本,对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其战略地位亦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共识。
文化扶贫无论是“输血式扶贫”或是“造血式扶贫”,其工作方向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文化事业扶贫。重点在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素质的提升上,通过现代观念的养成,使贫困地区的人文素养以及人口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二是文化产业扶贫。通过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不仅使贫困地区的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往往是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而且更好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文化扶贫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如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文化扶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6月,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近年来,有关部门在贫困地区大力推动农家书屋、通信村村通等项目,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在贫困地区广泛开展,受到基层群众热烈欢迎。
在文化产业扶贫方面,主要是通过各地党政有关部门出台规划、制定政策、扶持资金,采取推动国企+农户、民企+农户、合作社+农户、电商+农户、骨干传承人+农户、文化活动+农户等方式,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贫困农户脱贫。项目类型大致有:一是文化旅游扶贫。如贵州、云南、湖北等有数百个这样的镇村,其中贵州雷山西江苗寨近千农户每年有七八千万元的分红收入。二是文化专业村扶贫。如近年来云南大理新华银饰专业村4000多农户从事银饰手工制作,产值超过20亿。三是电商扶贫。如贵州侗族自治县黎平十个村与腾讯合作2016年推出十个电商村带动就业过千人,产值1.28亿。四是文化节庆扶贫。如四川凉山州彝族火把节2016年一周吸引326万人次参与,收入过10亿。五是文化演艺扶贫。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实景演出,吸纳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千名农民演员就业。六是技能培训比赛扶贫。如青海举办唐卡、石艺画、绒毛画等传统工艺美术培训,近十年来,从业人员(多是贫困户)从2万人发展到10万人,产值从2亿到26亿。七是文化园区扶贫。如贵州正安吉他产业园2017年将生产吉他500万把,产值过50亿,解决就业12000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
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滞后
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投入不足,文化服务的水平有待提高。许多地区的文化扶贫措施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例如扶持乡镇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站、配套建设图书室、建立多功能文体广场等。但一些硬件设施建立完成后,比如农家书屋的管理、农村电影室外转室内,其后续的管理运行、人才队伍、服务效能等方面却并未跟上,很难真正让群众受益。
(二)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专职人员严重不足、队伍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农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往往综合素质较低,因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较差的影响,致使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多人还身兼数职,文化工作开展难以取得成效。村一级缺少文化专兼职人员,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文化活动室等设施管理和利用不到位,功能发挥严重不足。
(三)文化扶贫的精准度有待提升
在实际帮扶工作中,文化扶贫很少考虑不同农户之间的差异性,比如很多地方的农家书屋就简单体现在赠送文化书籍上;“村村响”“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并未考虑不同地区人群生产方式不同、地域不同,其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等问题。又如,文化产业中广泛推行的公司+农户模式,这种模式设计考虑了市场主体作用发挥,缺乏对公司和合作社负责人的约束机制,缺乏公司与贫困户的利益捆绑机制,相当部分贫困户在其中获得感少,有的还被边缘化。
(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贫困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利用意识不足,还缺乏开发和利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旅游项目的能力,有待于政府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如有的地方每年都举办民族节庆,但缺乏内容策划和与旅游市场对接,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贫困户参与度低,收益少;有的地方实施传统村落与旅游融合的项目,鼓励原住民大量搬出,丧失了村落文化的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
(五)文化扶贫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贫困地区党政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上往往存在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同一层级的不同管理部门各搞一套,自成一体,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不同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分级管理,封闭式运行,只对本级政府负责,较少考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的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文化扶贫的对策探讨
(一)发展文化事业助推扶贫
贫困地区并不一定是文化贫瘠、匮乏的地区,相反不少贫困地区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底蕴,较好保存了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文化事业发展助推扶贫的发力方向主要有:一是树立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二是致力于根除贫困地区人们头脑中的陈旧观念,积极引导革除“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树立“穷则思变”的进取精神和现代意识,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三是传承发展贫困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剔除糟粕,高扬时代主旋律,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着这三项任务的推进措施主要有:一是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总体要求,加强贫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二是有效利用已建成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精心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引进来”战略,让贫困群众通过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感受优秀文化成果,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学习和待遇,为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三是在学校文化教育中,突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文明素质和文化素养并带动更广大的群体。通过举办座谈讲座、展览展示等形式,广泛开展面向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艺术、现代生活观念等培训,或在现有各类职业培训中有机融入这些内容,达到提升贫困地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目标。
总的来看,推动文化事业扶贫关键是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送文化”与“种文化”的关系
“送文化”也要注重“种文化”“授之以渔”。正如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所说,“种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播和培育的创意方式,是一种积极、明亮的文化心态,它的成长会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提升的良性循环。“送文化”是向乡村文化输血,而“种文化”则是为农民造血。应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培养一批基层文艺骨干,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贫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2.“政府买单”与“群众买账”的关系
各级政府需要不断增加公益性文化投入力度,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可以打破行政区划,整合资源,采取村(社区)综合文化室与流动服务、送文化上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流动性文化服务活动。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将“均等化”简单等同于“同质化”“标准化”,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区域特色和不同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搞建设;二是如何让建成设施动起来、活起来,以满足贫困地区群众日常的文化需求并为基层文艺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平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人,要有专兼职人才来进行组织、管理、动员。
3.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
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扶”“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扶贫作用”。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动员方式可以发挥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建立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还有赖于在市、县乃至社区乡镇一级,培育大量活跃的基层文化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
4.传统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关系
目前贫困地区村民的网络普及程度还相对较低,互联网时代,跟上了就是“数字机遇”,跟不上就是“数字鸿沟”。因此必须抓住“数字机遇”,依托村级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或直接进入农户家庭,更加广泛地开展数字文化精准扶贫。比如,甘肃省精准“扶智”首创数字农家书屋,只要任何终端设备进入“数字农家书屋”所覆盖的无线网络区域,均可通过自用设备连接无线网,进入网上“农家书屋”读书或免费下载图书。
(二)文化产业发展助推扶贫
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文所指文化产业扶贫,实质就是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现阶段主要是依托当地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的脱贫。当前文化产业扶贫面临不少有利条件,如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服务业发展带来有利的政策条件,有利于扶贫作为供给端和生产端的发展;又如全域旅游的兴起和强劲的消费需求为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条件。
针对已取得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文化产业扶贫的对策重点应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统筹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农户之间的作用
政府要结合贫困地区文化资源实际,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实施项目;政府要着眼推动市场主体和贫困户的合作,通过法律程序达成三方合作,使责任主体、市场主体和扶贫主体捆绑在一起,保障农户按订单提供货品或服务并获得利益保障;是政府要帮助市场主体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和服务培训;政府要整顿规范文化旅游市场,打击假冒伪劣和保护知识产权。
2.聚焦当地特色创新实施文化项目
立足特色文产资源制定规划,主要解决好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差异发展的问题;精心进行专业指导,对各地文化特色资源进行梳理并谋划项目,解决项目顶层设计问题。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首先要在文化层面下功夫,在文化资源中提炼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做好文化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然后才是产业要素的聚集,不能本末倒置或只见产业忽略文化。此外,要通过资金扶持引导市场主体实施项目,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无论资源梳理、项目策划,还是项目具体实施,都要把握以下四点:一是要符合文化规律,体现文化资源的亮点,注意避免或片面强调原汁原味,缺乏提炼创新,不顾需求,或片面强调改造实用,随意编造,迎合低俗。二是要符合市场规律,当前重点是结合旅游市场强劲上扬的实际,针对团队旅游和散客旅游两种市场的特点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精准营销尤其是互联网营销。三是要避免不做市场调研和评估盲目上项目。四是要引导组织贫困户参与扶贫全过程,在增加收入时提升文化自信,从深层次上实现物质和精神脱贫。
(三)建立健全文化扶贫的保障机制
1.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文化扶贫合力。单纯依靠文化部门难以实现文化扶贫的要求,必须加强文化扶贫的组织领导。从横向看,明确主导部门,完善跨部门协同协作的工作机制,整合政策和资源,形成合力。从纵向看,要形成省、市、县、乡镇四级联动、分工负责、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以文化产业扶贫为例,探索形成省总揽、地市统筹、县区管理、镇村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2.加大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扶贫持久力
近年来,农村文化人才匮乏,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同时,单一的政府主动扶贫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贫困形势持续变化的新挑战,社会组织也应成为不可缺少的辅助角色。如何通过社会组织将遍布各地的专业人才集合起来,也是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之一。
3.推动政策落实,提高文化扶贫针对性
当下文化扶贫,并不缺乏政策的支持,关键是抓好政策的落实,结合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提高政策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加强规律研究,提高文化扶贫精准度
明确了精准扶贫方略。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文化精准扶贫规律特点的研究,如“扶贫”和“扶智”“送文化”和“种文化”“普惠”和“精准”等关系,建立一套针对性强、精准度高、实用高效的文化扶贫保障机制。(廖恳 袁华 陈立华 张卫国 邓秋军 本文得到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李文堂教授的指导)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9期)
责任人编辑:曹淼、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中的政府责任建设
下一篇: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