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党建》
原标题:把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地方工作时还是到中央工作后,无论是在有关会议上还是到基层调研时, 都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把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推向新阶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想清楚弄明白中央为什么突出强调抓基层打基础
从一般原理来看,金字塔结构是最稳固的结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公认的八大奇迹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9米,至今已经有4600多年历史,经过三次大地震依然屹立不倒。究其原因,就在于结构的科学性。它是四方形椎体,棱面是三角形,面与面之间呈52度角,根据力学原理这是最稳定的角;它越往下体积越大,支撑力越强,基础十分牢固。一个建筑物是这样,一个执政党也是这样。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在前不久举行的大选中,其得票率达到69.86%,实现了56年不间断执政。能做到这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党具有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党中央的机构十分精简,而基层组织非常强大,每个选区都设立党支部,帮助安排组织议员定期与选民对话,为民众办实事、好事,很受民众欢迎,使党的群众基础广泛而坚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基层打基础,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基层基础更加坚固牢靠的金字塔形执政党。
从党的历史来看,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在土地革命时期,正因为我们党坚持把支部建在连上,红军才能够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在抗日战争时期,正因为我们党坚持根据地发展到哪里,基层组织就建到哪里,敌后根据地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在解放战争时期,正因为我们党通过广大基层党组织把群众有效动员起来,人民解放军才能够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飞机大炮的国民党军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正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和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世界上基层组织最庞大、根系最发达的政党,才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使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结果。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这个法宝。
从履行党的使命看,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重大使命。“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与农村工作紧密相关,都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紧密相连。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村党支部,就很难立足村情,找到好的发展路子和致富项目,农民收入就很难持续增长,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农村就很难与城市同步小康。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发挥推动作用的村党支部,就很难组织和动员村民支持和参与改革,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动力,落实涉农改革的各项任务。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发挥示范作用的村党支部和党员群体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村民的法治观念、法治素养也很难增强和提升,农村依法办事的规矩就很难形成,农村就很难和谐、有序和稳定。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发挥形象作用的村党支部和党员群体,党和农民的关系就会扭曲,党在农村的威信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对群众的感召力、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出现不是跟着走、而是对着干的局面。
从我省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来看,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省委强化政策措施,强化督促指导,强化支持保障,强化责任落实,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各市县在抓农村基层党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创新载体,创新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对照中央的要求,对照先进省份的经验,对照自身的任务,我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有的问题甚至还比较突出。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平时重上层、轻基层,喜欢找上级勤汇报,不喜欢走基层听民声,精力很少放在研究基层党建上;一些地方对基层党建投入不够,基础建设欠账较多;一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组织没力量,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不实,甚至违纪违法,出现“小官巨贪”现象。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真正重视起来,拿出猛药去疴的气魄切实加以解决。
探索以“一核两委一会”为载体的乡村治理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科学有效的村级治理结构,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遵照中央精神,借鉴各地经验,根据我省实际,我们可以积极探索以“一核两委一会”为载体的乡村治理结构。所谓“一核”就是村党组织,是领导核心;所谓“两委”就是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是自治组织和监督组织;所谓“一会”就是村务协商会,是村民协调议事组织,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抓农村基层党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就要在健全以“一核两委一会”为载体的乡村治理结构上多思考、多用功。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党章、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所弱化、虚化,甚至边缘化。各级党委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一要理顺关系。一些农村“两委”不协调问题,单纯强调提高村支书、村主任的个人修养和思想觉悟、提倡互谅互让是很难解决的,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想办法。比如可以实行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村支书主持村“两委”联席会议。二要树立威信。提高村党组织的威信,除了帮助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外,还要赋予其必要的资源,强化其服务功能。各级下拨农村的资源,要通过村党组织这个渠道去配置,让村党组织手里有资源,也就是说“好事”要让村党组织去做,“好人”要让村支书去当,从而有效树立起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三要及时整顿。党组织软弱涣散,不仅发挥不了领导核心作用,而且会损害党的形象。短短三年时间,乐东的社会治安由乱变治,环境卫生由脏变靓,干部作风由浮变实,最根本的是基层组织由瘫变强。学乐东,见行动。各级党委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要坚决地、及时地整顿,使之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确保村民委员会在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能。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明确规定了村委会十个方面的主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引导其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依法开展各项工作,自觉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不断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党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被滥用,导致腐败。完善村务监督机制,是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强化农村基层权力监督、推进乡村治理规范化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省92.4%的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总体来看,运行是有序有效的,很好地发挥了监督约束作用,但一些村务监督空、虚、弱的问题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增强监督效能。
建立村务协商会,推进乡村协商民主。农民是讲实际的。因此,像惠农资金、扶贫资金、拆迁补贴等资金分配,改水、改房、改路、土地和房屋征收等事情,关乎村民切身利益,村民最为关注,需要协商办,决不能绕开当事人,替人做主。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可探索建立村务协商会,作为重大村务协商平台。凡是决定事关全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都放到村务协商会来协商,充分讨论,征询意见,集思广益。村务协商会除了“一核两委”有关人员参加外,还可以把辖区内的各种民间组织、各利益相关方,比如农民合作社、企业、社会中介、慈善机构等有关负责人也吸纳进来,把乡贤、宗族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以及爱国宗教组织代表也吸纳进来,使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村务协商会就是个统战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农村民间力量充分利用起来,激发正能量,限制负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保证上面所讲的“一核两委一会”组织结构的运转有序规范高效,可以实行“四议四公开”的运行机制,就是凡重大村务,由党组织提议,村务协商会商议,村民委员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做到提议事项、审议程序、决议结果、实施方案及结果全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四议”过程全程监督。
牢牢抓住配强、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这个“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现在,有的同志抓农村基层党建,特别是抓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整顿,往往见物不见人,抓不住关键。实践证明,有一个好的“领头雁”,就能带动一班人、搞活一个村。各级党委抓农村基层党建,一定要紧紧扭住带头人这个“牛鼻子”。
把握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5条标准,是对各级干部也包括村党组织带头人的根本要求,在选配中要牢牢把握。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者用通俗的话说,怎样的村党组织书记才是好书记?我认为应该是政治强、本事大、口碑好。所谓政治强,就是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讲政治纪律,守政治规矩,对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能够不折不扣贯彻执行、抓好落实,不搞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两面人”。所谓本事大,就是管村治村的能干人。在引导、动员、组织村民方面,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方面,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有管用的招法。所谓口碑好,就是群众公认的正派人。村支书天天与村民打交道,低头不见抬头见,品行怎样,村民看得最清楚。只有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不搞优亲厚友、假公济私,真正把心思放在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上,才会有好口碑,才会受群众信任。
扩大视野。一些同志反映,村党组织书记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与农村人才相对缺乏有关,但更多的还是主观原因,与上级党委重视不够、办法不多、视野不宽有很大关系。在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中,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其他乡贤中,都有不少优秀人才,都可以成为村支部书记人选。我们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使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强化激励。调动村支书这支队伍的积极性,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还要有必要的物质上的激励和政治上的激励。这些年,我们在加大对村支书激励上做了不少工作,比如,物质上,大幅提高了补贴待遇和养老、医疗保险标准;政治上,从村支书中选拔、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乡镇领导干部,还有的地方探索村支书职业化、将村党支书纳入基层领导干部管理体系,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是有效的、管用的。要认真总结完善,逐步推广,让广大村支书更有盼头,干得更有劲头。
善于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农村基层党建中的难题
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社会情况和过去已经大不一样,基层党组织面对的群众、面临的问题、承担的任务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党员群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而广泛。因此,我们抓农村基层党建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特别要在扩大基层党组织建设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有效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要推进区域化党组织设置,扩大覆盖面。现在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农村党员分布和活动特点都发生了变化,单一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那么党组织应该怎么设置、怎么管理,才能既扩大覆盖面,解决好“空白点”问题,又能让党组织真正发挥好作用?比如,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乡镇大党委或村级大总支,就是在积极推进本乡镇、本村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把“两新”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吸纳进乡镇党委、村党总支的班子里,担任不占编制的副书记或委员,通过这样的机制,把多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工具,提高吸引力。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把互联网运用到农村基层党建中,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能达到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比如传递信息,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手指一点全村党员群众都知道,其迅捷、方便远非过去的“大喇叭”、“坝坝会”可比;比如便民服务,通过党建云等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基层组织与党员干部群众的全时空联系,使党组织了解群众诉求更加畅通,服务群众更加高效优质;比如发展产业,党组织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开设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信息、发现市场,帮助农民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在“互联网+”风靡各行各业的今天,我们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使用互联网工具,实现“互联网+”与农村党建工作的深入融合,通过互联网运用实现党建工作创新。
要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增强针对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不能城市怎么搞农村也怎么搞,机关怎么搞基层也怎么搞,过去怎么搞现在也怎么搞,简单照抄照搬,墨守成规,上下一般粗,城乡一个样。要紧贴农村实际,大胆创新方式方法,突出农村特点,切实增强实效性。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具体抓、抓具体,把农村基层党建记在心上、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绝不只是农村基层的事,而是各级党委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党建出了问题是渎职的理念,尽心尽力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市县委是农村基层党建的“一线指挥部”,市县委书记是农村基层党建的“一线总指挥”,各市县委书记要始终把抓党建的责任记在心上、落到实处。
记在心上,就是要有党建思维。一些市县委书记是从政府转岗过来的,以前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经济思维较多,现在担任党委书记后,可能有一个思维惯性问题,还像过去那样去想问题、抓工作。也有的书记虽然不是从政府转岗过来的,但可能担心经济指标上不去,所以主要精力也放在了抓经济上。这些都是没有树立党建思维的表现。党委书记一定要明确,抓党建是各级党组织的主业,是各级党委书记的主责。一定要把思想从市县长思维向党委书记思维转变过来,扭转过去那种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坚持亲自抓、具体抓、深入抓,抓实抓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上新水平。
落到实处,就是要狠抓督促检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搞督导。”督促检查是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我们抓工作,不能只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提了要求,满足于看看下级的汇报材料、总结报告。要深入下去跟进指导检查、督促落实。从总体来说,基层干部执行力是强的,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抓落实是有力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基层有的同志由于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时间精力摆布不过来;有的同志作风不实,对上级布置的任务马虎应付,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同志能力水平不适应,抓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我们部署的工作出现空转现象,落实不到位。这就需要书记们多操心、多用心,多迈开步子到基层去了解情况,刨根问底,督促检查,确保农村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地方工作时还是到中央工作后,无论是在有关会议上还是到基层调研时, 都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把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推向新阶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想清楚弄明白中央为什么突出强调抓基层打基础
从一般原理来看,金字塔结构是最稳固的结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公认的八大奇迹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9米,至今已经有4600多年历史,经过三次大地震依然屹立不倒。究其原因,就在于结构的科学性。它是四方形椎体,棱面是三角形,面与面之间呈52度角,根据力学原理这是最稳定的角;它越往下体积越大,支撑力越强,基础十分牢固。一个建筑物是这样,一个执政党也是这样。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在前不久举行的大选中,其得票率达到69.86%,实现了56年不间断执政。能做到这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党具有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党中央的机构十分精简,而基层组织非常强大,每个选区都设立党支部,帮助安排组织议员定期与选民对话,为民众办实事、好事,很受民众欢迎,使党的群众基础广泛而坚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基层打基础,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基层基础更加坚固牢靠的金字塔形执政党。
从党的历史来看,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在土地革命时期,正因为我们党坚持把支部建在连上,红军才能够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在抗日战争时期,正因为我们党坚持根据地发展到哪里,基层组织就建到哪里,敌后根据地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在解放战争时期,正因为我们党通过广大基层党组织把群众有效动员起来,人民解放军才能够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飞机大炮的国民党军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正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和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世界上基层组织最庞大、根系最发达的政党,才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使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结果。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这个法宝。
从履行党的使命看,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重大使命。“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与农村工作紧密相关,都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紧密相连。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村党支部,就很难立足村情,找到好的发展路子和致富项目,农民收入就很难持续增长,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农村就很难与城市同步小康。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发挥推动作用的村党支部,就很难组织和动员村民支持和参与改革,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动力,落实涉农改革的各项任务。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发挥示范作用的村党支部和党员群体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村民的法治观念、法治素养也很难增强和提升,农村依法办事的规矩就很难形成,农村就很难和谐、有序和稳定。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发挥形象作用的村党支部和党员群体,党和农民的关系就会扭曲,党在农村的威信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对群众的感召力、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出现不是跟着走、而是对着干的局面。
从我省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来看,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省委强化政策措施,强化督促指导,强化支持保障,强化责任落实,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各市县在抓农村基层党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创新载体,创新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对照中央的要求,对照先进省份的经验,对照自身的任务,我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有的问题甚至还比较突出。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平时重上层、轻基层,喜欢找上级勤汇报,不喜欢走基层听民声,精力很少放在研究基层党建上;一些地方对基层党建投入不够,基础建设欠账较多;一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组织没力量,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不实,甚至违纪违法,出现“小官巨贪”现象。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真正重视起来,拿出猛药去疴的气魄切实加以解决。
探索以“一核两委一会”为载体的乡村治理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科学有效的村级治理结构,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遵照中央精神,借鉴各地经验,根据我省实际,我们可以积极探索以“一核两委一会”为载体的乡村治理结构。所谓“一核”就是村党组织,是领导核心;所谓“两委”就是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是自治组织和监督组织;所谓“一会”就是村务协商会,是村民协调议事组织,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抓农村基层党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就要在健全以“一核两委一会”为载体的乡村治理结构上多思考、多用功。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党章、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所弱化、虚化,甚至边缘化。各级党委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一要理顺关系。一些农村“两委”不协调问题,单纯强调提高村支书、村主任的个人修养和思想觉悟、提倡互谅互让是很难解决的,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想办法。比如可以实行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村支书主持村“两委”联席会议。二要树立威信。提高村党组织的威信,除了帮助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外,还要赋予其必要的资源,强化其服务功能。各级下拨农村的资源,要通过村党组织这个渠道去配置,让村党组织手里有资源,也就是说“好事”要让村党组织去做,“好人”要让村支书去当,从而有效树立起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三要及时整顿。党组织软弱涣散,不仅发挥不了领导核心作用,而且会损害党的形象。短短三年时间,乐东的社会治安由乱变治,环境卫生由脏变靓,干部作风由浮变实,最根本的是基层组织由瘫变强。学乐东,见行动。各级党委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要坚决地、及时地整顿,使之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确保村民委员会在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能。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明确规定了村委会十个方面的主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引导其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依法开展各项工作,自觉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不断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党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被滥用,导致腐败。完善村务监督机制,是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强化农村基层权力监督、推进乡村治理规范化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省92.4%的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总体来看,运行是有序有效的,很好地发挥了监督约束作用,但一些村务监督空、虚、弱的问题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增强监督效能。
建立村务协商会,推进乡村协商民主。农民是讲实际的。因此,像惠农资金、扶贫资金、拆迁补贴等资金分配,改水、改房、改路、土地和房屋征收等事情,关乎村民切身利益,村民最为关注,需要协商办,决不能绕开当事人,替人做主。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可探索建立村务协商会,作为重大村务协商平台。凡是决定事关全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都放到村务协商会来协商,充分讨论,征询意见,集思广益。村务协商会除了“一核两委”有关人员参加外,还可以把辖区内的各种民间组织、各利益相关方,比如农民合作社、企业、社会中介、慈善机构等有关负责人也吸纳进来,把乡贤、宗族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以及爱国宗教组织代表也吸纳进来,使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村务协商会就是个统战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农村民间力量充分利用起来,激发正能量,限制负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保证上面所讲的“一核两委一会”组织结构的运转有序规范高效,可以实行“四议四公开”的运行机制,就是凡重大村务,由党组织提议,村务协商会商议,村民委员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做到提议事项、审议程序、决议结果、实施方案及结果全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四议”过程全程监督。
牢牢抓住配强、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这个“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现在,有的同志抓农村基层党建,特别是抓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整顿,往往见物不见人,抓不住关键。实践证明,有一个好的“领头雁”,就能带动一班人、搞活一个村。各级党委抓农村基层党建,一定要紧紧扭住带头人这个“牛鼻子”。
把握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5条标准,是对各级干部也包括村党组织带头人的根本要求,在选配中要牢牢把握。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者用通俗的话说,怎样的村党组织书记才是好书记?我认为应该是政治强、本事大、口碑好。所谓政治强,就是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讲政治纪律,守政治规矩,对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能够不折不扣贯彻执行、抓好落实,不搞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两面人”。所谓本事大,就是管村治村的能干人。在引导、动员、组织村民方面,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方面,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有管用的招法。所谓口碑好,就是群众公认的正派人。村支书天天与村民打交道,低头不见抬头见,品行怎样,村民看得最清楚。只有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不搞优亲厚友、假公济私,真正把心思放在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上,才会有好口碑,才会受群众信任。
扩大视野。一些同志反映,村党组织书记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与农村人才相对缺乏有关,但更多的还是主观原因,与上级党委重视不够、办法不多、视野不宽有很大关系。在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中,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其他乡贤中,都有不少优秀人才,都可以成为村支部书记人选。我们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使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强化激励。调动村支书这支队伍的积极性,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还要有必要的物质上的激励和政治上的激励。这些年,我们在加大对村支书激励上做了不少工作,比如,物质上,大幅提高了补贴待遇和养老、医疗保险标准;政治上,从村支书中选拔、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乡镇领导干部,还有的地方探索村支书职业化、将村党支书纳入基层领导干部管理体系,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是有效的、管用的。要认真总结完善,逐步推广,让广大村支书更有盼头,干得更有劲头。
善于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农村基层党建中的难题
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社会情况和过去已经大不一样,基层党组织面对的群众、面临的问题、承担的任务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党员群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而广泛。因此,我们抓农村基层党建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特别要在扩大基层党组织建设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有效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要推进区域化党组织设置,扩大覆盖面。现在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农村党员分布和活动特点都发生了变化,单一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那么党组织应该怎么设置、怎么管理,才能既扩大覆盖面,解决好“空白点”问题,又能让党组织真正发挥好作用?比如,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乡镇大党委或村级大总支,就是在积极推进本乡镇、本村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把“两新”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吸纳进乡镇党委、村党总支的班子里,担任不占编制的副书记或委员,通过这样的机制,把多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工具,提高吸引力。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把互联网运用到农村基层党建中,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能达到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比如传递信息,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手指一点全村党员群众都知道,其迅捷、方便远非过去的“大喇叭”、“坝坝会”可比;比如便民服务,通过党建云等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基层组织与党员干部群众的全时空联系,使党组织了解群众诉求更加畅通,服务群众更加高效优质;比如发展产业,党组织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开设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信息、发现市场,帮助农民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在“互联网+”风靡各行各业的今天,我们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使用互联网工具,实现“互联网+”与农村党建工作的深入融合,通过互联网运用实现党建工作创新。
要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增强针对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不能城市怎么搞农村也怎么搞,机关怎么搞基层也怎么搞,过去怎么搞现在也怎么搞,简单照抄照搬,墨守成规,上下一般粗,城乡一个样。要紧贴农村实际,大胆创新方式方法,突出农村特点,切实增强实效性。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具体抓、抓具体,把农村基层党建记在心上、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绝不只是农村基层的事,而是各级党委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党建出了问题是渎职的理念,尽心尽力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市县委是农村基层党建的“一线指挥部”,市县委书记是农村基层党建的“一线总指挥”,各市县委书记要始终把抓党建的责任记在心上、落到实处。
记在心上,就是要有党建思维。一些市县委书记是从政府转岗过来的,以前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经济思维较多,现在担任党委书记后,可能有一个思维惯性问题,还像过去那样去想问题、抓工作。也有的书记虽然不是从政府转岗过来的,但可能担心经济指标上不去,所以主要精力也放在了抓经济上。这些都是没有树立党建思维的表现。党委书记一定要明确,抓党建是各级党组织的主业,是各级党委书记的主责。一定要把思想从市县长思维向党委书记思维转变过来,扭转过去那种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坚持亲自抓、具体抓、深入抓,抓实抓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上新水平。
落到实处,就是要狠抓督促检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搞督导。”督促检查是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我们抓工作,不能只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提了要求,满足于看看下级的汇报材料、总结报告。要深入下去跟进指导检查、督促落实。从总体来说,基层干部执行力是强的,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抓落实是有力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基层有的同志由于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时间精力摆布不过来;有的同志作风不实,对上级布置的任务马虎应付,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同志能力水平不适应,抓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我们部署的工作出现空转现象,落实不到位。这就需要书记们多操心、多用心,多迈开步子到基层去了解情况,刨根问底,督促检查,确保农村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责任人编辑:万鹏、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许国斌:把管党治党的责任扛在肩上
下一篇: 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