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党建首页 >> 党建期刊 >> 《党建》 >>正文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个战略问题

《党建》

作者:刘光明
字号: + - 16
原标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个战略问题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同时代的进步和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我们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全国家利益的战略举措

       国家利益要得到保全和整合,关键是要最大限度地顺应和满足国内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使全国人民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凝聚成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如果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出现激化,阶层之间出现分裂的鸿沟,国家利益就会在内耗中受到极大损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国家利益受损甚至导致政权更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没有较好地兼顾起来,社会动乱频仍,执政者为了应付和镇压此起彼伏的起义浪潮,不得不花费巨额钱财,给国家财政带来极大负担,国家利益也因此受到极大削弱,最终整个政权无法长期超负荷运行而走向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不再根本对立,但如果忽视和不善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出现内部矛盾局部或暂时激化的情况,也会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防止国家利益在内耗中受到损害,是明智的战略之举。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体系,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谋求利益的世界观方法论,始终贯穿着“为了人民”这样一条价值主线。从这条主线来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质上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及其发展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先导和动力,作为评价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和立场坚定性的重要尺度,从而不断着眼、跟踪、把握和顺应人民群众新追求新期待,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还是之后列宁和我们党的历代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说到底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利益追求的理论体现,都是为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创造。当这种时代化的理论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并使全国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使大多数人的利益追求得以实现的时候,人民群众就会自觉地把这一指导思想看作是自己的指导理论,就会自觉地把国家利益看作是人民大众的利益,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这也是我们认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我们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全国家利益的战略举措的原因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并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呈现出职工队伍不断壮大、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工作门类尤其是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思想观念多样化等新的趋势。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成为正在崛起的社会力量。包括工人、农民和广大新兴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创造中国历史的新的决定性力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着眼点。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意志和共同理想,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些都非常鲜明地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为了人民”的价值主线,是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继续按照为民的价值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然会最大限度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全和整合好国家利益。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我们党突破遏制围堵、培育新的生长点的战略选择

       国家利益能否出现新的生长点,是与国际关系是否相互开放、相互包容、相互弥合分不开的。在一个相互敌视、遏制甚至攻击的国际社会里,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往往在摩擦和碰撞中遭到削弱;反之,在一个相互开放、相互包容、相互合作的国际社会里,国家利益的新生长点往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综合国力也会在互相合作中得到新的提升。比如,只有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里,中国公民和企业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他国寻找到共同利益,从而推动我们国家重新界定和发现在海外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一起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能够促进共享发展、包容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营造出和平繁荣合作的外部发展环境和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对于我们突破敌对势力的遏制围堵、培育国家利益新的生长点,是一个既符合国际准则、又巧妙实用的战略选择。

       马克思主义在诞生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曾一度把阶级斗争作为核心思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这曾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改天换地的进步意义。但也要看到,这种阶级斗争,也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相互把对方当作你死我活的敌人,形成了无法相互包容、相互共存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对于我们划清是非界限、站稳政治立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则可能让我们失去拓展国家利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试想,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里,如果我们主动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作阶级敌人,无疑会被西方看作重大潜在威胁和现实危害,也就必然会招致西方国家共同的围堵、遏制,抢抓发展战略机遇、拓展国家利益也就无从谈起。

       幸运的是,我们党主动作出了改变,及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当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为和平与发展之后,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从阶级斗争转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理论主题的统领下,我们党把那些本为人类文明共同成果、而以前往往错误地看作资本主义专有的东西,不断加以重新认识和矫正,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应有的理论壁垒得到新的突破,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这种理论主题的转变及由此带来的理论突破,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加温和和包容的一面,呈现出与传统社会主义截然不同的新面貌、新气质、新风范。这就促使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重新评估遏制围堵战略的必要性。实践中,我们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态势,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攸关方,这又使得敌对势力进一步下调遏制围堵战略的可行性。

       环视当今世界,我们党所采取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战略,对于突破敌对势力遏制围堵、培育国家利益新的生长点,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尽管那种妖魔化中国、对中国采取围堵遏制的论调仍时有出现,但与以前西方阵营那种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的一边倒的舆论态势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同时,主张同中国开展全面合作的中国机遇论等新观点应运而生。二十多年前,几十名前美国政要在联合署名致国会的一封信中提道:“中国注定要在21世纪中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强国。”他们预测,中国不仅强大,而且伟大。能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要折服的,不仅仅是中国崛起的奇迹,还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西方文明的包容。因为这种包容,他们才在中国的发展与西方的发展中找到共同点,才把中华文明视为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而不是威胁,才会把中国未来的强大解读为伟大而不是霸权。当前,美国正在和中国打贸易战,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力度在加大,但我们要坚信,美国政府终究会认识到,一个合作的中国比一个敌对的中国更加符合美国的利益。只要我们坚持在贸易战中坚守中国的利益底线,同时又不放弃长远战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宽广浩瀚的太平洋终究会容得下中美两个伟大的国家。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以世界眼光谋求国家利益的战略大计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顺应世界进步的潮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力求处在人类文明的中心,是谋划国家利益的战略制高点,是把获取国家利益与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统一起来的大智慧。试想,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偏离人类文明共同大道,逆世界进步潮流而动,孤高自傲,固步自封,必然得不到最先进的经济、科技等人类文明成果光辉的普照,必然处于世界格局边缘并走向衰落。相反,翻开人类文明史的巨幅连环画卷可以发现,每个历史时期处在人类文明中心地带的国家,总是受惠最多同时也是为人类文明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整合和拓展国家利益的大战略,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助于推动中国进入人类文明共同大道,立足于人类文明的高峰并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

       马克思主义不是独立于人类文明成果之外的特立独行的封闭理论,恰恰相反,它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揭示了世界发展和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是创造人类文明成果的规律性认识,从根本上打开了融入和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的大门。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带有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属性,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属性,注重吸纳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丰富文明成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既要防止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又要防止把人类文明成果划成马克思主义对立物的错误倾向,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的统一。从人类文明成果这一属性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质上就是坚持以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科学思维审视时代,以各个国家的发展和各个民族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为参照,积极吸纳和借鉴人类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更新和重组,进而具备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先进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要求的世界眼光,所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时代特色,不仅强调要适应中国国情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而且强调要顺应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更能引领中国走向世界潮流前列、获取最大国家利益的伟大指导意义。

       从吸纳人类文明成果这一视角看待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我们拓展国家利益打开了新的视野。如果只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提时代化,容易导致国情中的一些不足和弱点得到强化,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并列提出来,则有利于我们以世界眼光推动国情的改造,在保留中国特色中优势部分的同时,实现革故鼎新,融入世界潮流,使中国赢得谋划国家利益的世界平台和宽广空间。近年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理论观点,既是立足中国国情提出来的,又是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产物,是以世界眼光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的理论结晶。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指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决定着全人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接受程度和信赖程度,进而决定着中国攀登人类文明高峰、获取国家利益的行为和成就受全世界的欢迎程度和公认程度。我们要继续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一大战略,既在融入人类文明进程中谋取国家利益,又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刘光明,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人编辑:万鹏、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