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鼓槌”:敲响精神文明建设新号角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三十余年来,精神文明创建群众基础深、社会影响广,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物质文明取得了较大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立足于思想先导、价值引领、服务群众、创建惠民、有破有立、重在建设,着眼于“四个全面”总方略,着力于“四把鼓槌”,敲响精神文明建设新号角。
一敲精神定力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敲精神定力槌,就是要端定正确的思想观念。精神缺乏定力,思想必遭冲击,行动必受阻碍;特别是在一个思想多元、诉求多元的时代,人们能否心无旁骛、集中精神,直接影响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实现。现在,我们距离建党100周年只有短短六年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近决战决胜时刻。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场决战,人的精神是坚定还是松懈,往往成为左右战役的“胜负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战役中,保持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定力,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固干部群众的精神正念,使人们的精神家园不随物流、不为境转,使中国号巨轮沿着正确方向驶抵全面小康之岸。
二敲鼓舞士气槌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敲鼓舞士气槌,就是要夯实攻坚克难的社会信心。士气一旦不足,遇强则可能变弱,遇险则可能退缩;特别是在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征途中,问题和困难如同路面的碎石无处不在,动力不足、轮胎瘪气的车辆注定无法通关。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需要“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坚韧。眼下,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困难就像一筐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鼓舞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必须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提振精气神,为干部群众破解全面深化改革难题鼓劲、加油、打气,不断夯实全社会夺取全面深化改革新胜利的集体信心。
三敲“法”“德”结合槌
“法者,治之端也。”“德者,性之端也。”敲“法”“德”结合槌,就是要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法律与道德,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从历史经验来看,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各自起着重要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结合紧则政兴,两者两张皮则政衰。当前,全面依法治国已进入新征程。作为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应推动德治成为国家治理的另一翼。既要充分地以教化的力量培育和涵养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又要切实发挥道德力量对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引导作用,助全面依法治国的大棋落子有声、落子有力,使德治与法治相互发力、相互促进,实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敲抓住时机槌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敲抓住时机槌,就是要抓住社会风气好转的有利时机。在现实生活中,好时机通常意味着好条件,好条件通常影响着好干事,好干事通常决定着好收成。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随着“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倡廉标本兼治,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政治时代正在到来。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全面从严治党带来党风政风的好转,也必然带来民风社风的好转,这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大好时机,创造了良好条件。必须乘风借力,以时不我待的认知、快马加鞭的节奏、实而又实的行动,紧紧抓住千载难逢、弥足珍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势而入、顺势而为、趁势而上,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三十余年来,精神文明创建群众基础深、社会影响广,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物质文明取得了较大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立足于思想先导、价值引领、服务群众、创建惠民、有破有立、重在建设,着眼于“四个全面”总方略,着力于“四把鼓槌”,敲响精神文明建设新号角。
一敲精神定力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敲精神定力槌,就是要端定正确的思想观念。精神缺乏定力,思想必遭冲击,行动必受阻碍;特别是在一个思想多元、诉求多元的时代,人们能否心无旁骛、集中精神,直接影响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实现。现在,我们距离建党100周年只有短短六年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近决战决胜时刻。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场决战,人的精神是坚定还是松懈,往往成为左右战役的“胜负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战役中,保持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定力,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固干部群众的精神正念,使人们的精神家园不随物流、不为境转,使中国号巨轮沿着正确方向驶抵全面小康之岸。
二敲鼓舞士气槌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敲鼓舞士气槌,就是要夯实攻坚克难的社会信心。士气一旦不足,遇强则可能变弱,遇险则可能退缩;特别是在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征途中,问题和困难如同路面的碎石无处不在,动力不足、轮胎瘪气的车辆注定无法通关。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需要“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坚韧。眼下,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困难就像一筐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鼓舞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必须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提振精气神,为干部群众破解全面深化改革难题鼓劲、加油、打气,不断夯实全社会夺取全面深化改革新胜利的集体信心。
三敲“法”“德”结合槌
“法者,治之端也。”“德者,性之端也。”敲“法”“德”结合槌,就是要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法律与道德,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从历史经验来看,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各自起着重要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结合紧则政兴,两者两张皮则政衰。当前,全面依法治国已进入新征程。作为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应推动德治成为国家治理的另一翼。既要充分地以教化的力量培育和涵养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又要切实发挥道德力量对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引导作用,助全面依法治国的大棋落子有声、落子有力,使德治与法治相互发力、相互促进,实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敲抓住时机槌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敲抓住时机槌,就是要抓住社会风气好转的有利时机。在现实生活中,好时机通常意味着好条件,好条件通常影响着好干事,好干事通常决定着好收成。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随着“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倡廉标本兼治,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政治时代正在到来。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全面从严治党带来党风政风的好转,也必然带来民风社风的好转,这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大好时机,创造了良好条件。必须乘风借力,以时不我待的认知、快马加鞭的节奏、实而又实的行动,紧紧抓住千载难逢、弥足珍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势而入、顺势而为、趁势而上,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责任人编辑:朱书缘、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范义:论习近平“系统性”辩证思想方法
下一篇: 思政工作如何助力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