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金融安全关系国家战略全局
《中国发展观察》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
“金融安全”的提法分量十足、含义丰富,这次会议将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这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家安全战略格局,意义深远。目前我国金融安全面临哪些风险?如何做好防控?金融工作如何服务好经济发展?专家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展开了深入探究。
形成“一盘棋”风险防控格局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密集出台多项政策,针对行业乱象、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和打击,以弥补监管漏洞。人民银行推出MPA考核、银监会10天7个文件落地、证监会严惩数家公司、保监会发布39条措施明确保险业风险防控的九大重点领域……从国内外金融环境变化来看,我国面临着哪些潜在的突出的金融风险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朱鸿鸣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从宏观层面看,主要体现为杠杆率的持续较快上升。从具体的风险点看,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我们在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此外,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外部冲击也不容忽视。
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教授涂永红看来,从外部金融风险看,美元加息的外溢效应,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保持升值预期,引发国际资本流向美国,中国面临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剧国内流动性紧张,给正常的贸易和对外投资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国内也面临着突出的金融风险:国内银行新增信贷过多投向房地产,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而且同业业务、影子银行的加杠杆和市场套利行为促使资金在金融系体内空转,实体经济得不到应有的支持,金融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外,由于不当金融创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互联网金融的相互关联性增加,金融风险的交叉感染危险加大,爆发系统性风险的燃点更低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金融安全的防控迈上了新台阶。涂永红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不仅催生了形式多样的互联网金融,也加速了资金的跨市场、跨地域甚至跨国境流动,而且金融机构通过各种通渠,早已打破名义上的分业经营,实现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金融的这种发展变化必然要求全国一盘棋,制定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统一监管规则,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朱鸿鸣表示,只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才可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要实现全国一盘棋,首先是要把金融防控工作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金融方针政策上来,要真正把防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其次,各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监管协调,避免地盘意识和监管竞争,既要防范本行业、本领域的风险,也要避免形成对其他领域的风险溢出效应。再次,各区域在防范金融风险既要做到守土有责,也要注重与域外风险防控的协调。最后,要建立好跨部门、跨区域的风险防控协调机制。
平衡好金融效率与安全的关系
维护良好的金融安全离不开严格的金融监管,面对当前金融领域的乱象,金融监管改革刻不容缓。那么,金融监管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兼顾金融效率与兼容安全稳定?
涂永红表示,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促进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实现金融功能。无论建立怎样的监管框架,都必须处理好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的关系。目前看, 我国M2/GDP的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表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而且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总体上看,我国金融效率不高,应该说这与监管总体设计不合理有一定关系。因此,进行金融监管改革时,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应该侧重于提高金融效率,即整合监管机构,消除效率低下的重复监管;运用大数据技术,协同监管,降低监管成本。
“如何平衡好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或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是金融监管面临的一个永恒主题。”朱鸿鸣认为,在推动金融监管改革和政策调整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不要一味地将两者对立起来,实际上,两者通常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金融效率的提升有利于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最终取决于金融效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高,则经济活力强、韧性好,金融稳定便有实体经济的根基。反之,则会积聚金融风险,不利于金融稳定。另一方面,金融稳定有利于确保金融效率。当金融安全存在严重威胁或金融不稳定时,金融的基本功能发挥都会受到显著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对于金融乱象的整顿,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对脱实向虚的治理,既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也有利于减少融资链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效率。第二,需要根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来权衡。在一些情况下,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的确存在一定的冲突。当金融风险远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可以更多地考虑金融效率;当需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时,则需要更多地考虑金融安全稳定。
让金融回归“初心”,服务好经济发展大局
维护金融安全,根本目的是要让金融服务好实体经济。如何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以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朱鸿鸣说,首先,需要加强监管,加强对金融乱象的治理整顿,消除钱生钱、搞自我循环的机制和环境。其次,要着力解决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推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报酬结构的再平衡,避免金融的负外部性。最后,要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创新环境等方面着手,振兴实体经济,降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风险。”
而以涂永红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是重塑价值观,摆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首先,金融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金融的利润来自于分享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金融资本不与生产相结合,是不可能创造价值的。在金融体系里,空转获得的增值实质上是货币发行带来的,是虚拟的。其次,要纠正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不能仅强调薪酬与利润挂钩,还应该增加服务实体企业的指标,例如贷款金额、就业、产值等。
金融安全不仅关系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那么,未来将从哪些方面维护好金融安全,以服务好经济发展大局?涂永红对记者表示,金融安全内容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包括金融机构安全、金融市场安全、金融信息安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安全、监管安全、货币支付安全,以及不受外部金融危机传染等。人民币加入SDR后,中国正在从一个经济、贸易大国转向一个货币大国,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更加自如地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配置国内外两种资源,金融的功能更加强大,而金融不安全或发生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贸易的伤害也更大,因此必须将金融安全提到治国理政的高度。
朱鸿鸣分析称,维护金融安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可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等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从辩证法看,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是一对矛盾。近年来,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由金融深化不足转变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或过度金融化,这导致脱实向虚,既侵蚀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侵蚀了金融安全的基础。为此,需要有所“调整”,抑制金融膨胀速度和杠杆率的过快上升。二是改革。金融风险的累积,除了周期性因素外,也有体制性因素,需要用改革的办法来维护金融安全。改革既包括金融层面的改革,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包括实体经济层面和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如国企改革、硬化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打破刚性兑付。三是整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金融监管滞后等因素,金融乱象丛生,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破坏金融稳定。维护金融安全,从短期看,主要就是加强对金融乱象的治理整顿,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滋生。四是提高。就是通过调整、改革和整顿,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只有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才能在根本上维护金融安全。
涂永红补充说,第一,建设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实体经济,夯实金融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二,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建立适应更高开放水平的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第三,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相匹配,降低我国经济金融受美元波动的冲击程度,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宏观管理自主性,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建设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责任人编辑:杨文全、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积极推动雄安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下一篇: 企业融资如何去杠杆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