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问题
《行政管理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
一、科学把握农业供给侧问题的成因
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打破常规常态保持连年持续向好势头。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粮食连续12年增产,2015年达到12419亿斤,比2003年增加3816亿斤,农业生产能力迈上大台阶。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6年缩小,城乡收入比降到2.73:1以下。农村公共建设和社会保障加快改善,乡村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受益最多的“黄金时期”。
但农业在连续多年增产丰收以后,也遇到了一系列前所未遇的问题挑战。一是农产品供求结构错位。从大宗农产品看,突出的是大豆缺、玉米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大豆需求快速增长但国内大豆产量低、成本高,导致进口大豆急剧增加,2015年进口8169万吨,大豆自给率降到15%以下。与此同时,玉米近几年却出现库存积压、价格走低,许多地方库存爆满,存不下、销不动,成为当前农业供给侧矛盾的突出表现。从品质结构看,农产品大路货多、优质高端品牌缺,虽然当前农产品市场总体平淡,但优质品牌的销路好、价格高。国外许多食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在扩大,国内消费者到海外抢购奶粉还时常成为舆论焦点。二是生产成本过高。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前些年是物质投入成本上涨,近些年是人工费用和土地租金的上升。2006年以来我国粮棉油生产成本年均增长10%以上,导致我国农业原有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十二五”时期发生逆转,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许多主产国高出一大截。2014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每吨生产成本比美国分别高出39%、14.8%、112%、35.6%和103.3%。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高,成为影响农业基础竞争力的一大硬伤。三是资源透支利用。我国土地超垦过牧、地下水超采、土地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加剧、面源污染严重,化肥利用率不到40%,农药利用率为35%,农膜残留率高达40%,全国70%以上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上亿亩耕地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污染,华北平原形成了近2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超采漏斗区。许多地方地没法种了、水没法浇了、种的粮菜没法吃了,生态环境代价越来越沉重。
造成这些矛盾问题,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从农业内部看,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保吃饭”的弦绷得过紧,农业增产优先的导向在满足数量供给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影响了品质优化、效益提升和生态安全。从农业外部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带动资源要素价格迅速上涨,推动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20%以上,土地成本(流转价格)年均上涨25%以上。从农业国际竞争环境看,国际农产品价格下降加上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国际海运价格下降,导致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倒挂。2010年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2005年以来升值26%,从美国到中国的海运价格2008年以来每吨下降70%以上,这些都抬升了国际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导致农产品大量进口挤压了国内农产品市场。2015年我国粮食进口1.24亿吨,其中谷物进口3272万吨,大豆进口8169万吨。从政府宏观调控看,多年来的强农惠农政策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临时措施常态化、短期举措长期化,干扰了市场信号正常发挥作用,造成供需脱节,累积下来形成较大的结构性矛盾。比如,国家鼓励玉米发展出台的临时收储制度,逐步演变成按高于市价的固定价格收储。近几年随着国际能源价格回落挤压玉米转化需求,玉米替代品进口增加挤压国产玉米市场,2015年我国木薯(包括木薯干和木薯淀粉)进口1099.7万吨,玉米酒糟进口682.1万吨,国内市场上玉米供大于求的压力倍增,但国家仍按原来节奏以较高价格收储,农民感受不到需求萎缩的信号,照常生产,导致产大于销,造成库存大量积压,带来巨额的库存利息和保管费用负担,也抬高了养殖业饲料成本和加工业原料成本,影响了养殖和加工业的竞争力。我国农业供给侧多重矛盾积累,严重削弱了农业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业发展可持续性,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没有出路。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领域的全方位变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更有利于资源优势发挥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是一个时期以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版”,是当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抓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产业链条的变革,既包括农产品生产,也包括农产品加工、储运和营销。供给侧是相对的,相对农产品加工业,种养业是供给侧,但相对于农产品消费终端需求,种养加销都是供给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优化农产品生产,还要优化农产品加工、储运和流通,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品相、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产业领域的变革,不仅要提供满足农产品需求的有效供给,还要开发满足与农业多功能性相伴而生的服务性需求的有效供给,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为消费者提供亲近自然、回归乡村的消费体验和服务。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优化生产经营结构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是重中之重,通过结构优化改善供给、满足需求。
一是优化产品结构。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销路好、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调减滞销品种生产。当前突出的是适度调减玉米等供过于求的农产品生产,推进粮改豆、粮改饲,适度控制玉米生产,促进供求平衡。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合理调整粮食统计口径,科学开发各种农业资源,引导各地不仅盯着耕地、盯着粮油调,而且盯着山海、盯着林草调,统筹粮经饲发展,推动肉蛋奶鱼、果菜菌菇全面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供给。要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发力,推升我国食品和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门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调优品质,培育品牌,形成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的正向激励机制,让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者不吃亏、有回报,让消费者购买国产品牌与国外优质品牌一样放心安心。
二是优化区域结构。推进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完善扶持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的政策,形成区域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生产力布局。要认清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这是在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个别品种供过于求背景下的调整改革,是在全国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产区基本形成下的调整改革,不要让各地在大的品种结构上搞大折腾,不能进行大范围调整再平衡,避免造成较大的生产力破坏和农民损失。区域品种结构优化要稳定基本面,重在“边际调整”,对生态问题突出地区、气候不适宜地区有计划地进行一些退耕、休耕、轮作,促进产品供求平衡的改善,增加生态产品供给。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重在“内涵式”调整,着力调优品质、节本增效,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和循环农业模式。
三是优化业态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拉动农业产加销全产业链条,推进一体化经营,整合产业链、共享价值链,以工补农、以商补农、以游补农,发展壮大新业态、新产业。一方面要抓住电子商务引发营销革命,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方位变革,让各地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无形之网”,实现卖全国、销全球。2014年全国涉农电商3.1万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2016年1月6日,阿里巴巴启动“三省一市农产品网上行”,15万斤洛川苹果不到半天就抢光了,5万份贵州腊肉、50万斤赣南脐橙当天售罄,电商威力可见一斑。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有效实现供求对接,满足人们既有消费需求的同时,网上购物的新奇体验,琳琅满目的新鲜商品,引爆消费者热情,激发消费欲望,创造许多新的消费需求,成为供给变革创造需求、拓展市场的有力证明。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契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把这种休闲性、体验式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好,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从中受益增收。旅游消费是温饱之后的升级型消费,农村观光旅游具有大众性、休闲性、常态化的特点,市场越来越大,正处在井喷式增长阶段。目前每年全国到乡村旅游者超过18亿人次,农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亿人次以上,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多万家。乡村旅游既依托农业功能拓展快速发展,又有力地推动农业产加销经营方式的变革。
四是优化经营体系结构。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素质和规模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供给的质量效率,也是影响农业成本的重要因素。优化经营体系结构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稳定完善农户家庭经营基本格局基础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既要发展土地流转型的规模经营,又要发展服务引领型的规模经营,形成多元复合、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格局。发展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要讲求规模有“度”。土地规模经营做到多大,要看农村有多少劳动力转移其他产业稳定就业,能不能把地腾出来,还要看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机械化水平、社会化服务跟不跟得上,让务农的有地种、种得了。特别是在当前农民工外出务工形势趋紧、下岗返乡增多的背景下,不能搞人为求大的经营规模。要防止农业经营上人为“垒大户”,加剧土地等生产资料往少数人手里集中,影响一般农户就业增收,造成农村两极分化。如何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一条可行的路子就是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服务引领型规模经营,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实现统种统收、统防统治甚至统销统结,让单个小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山东省供销社就趟出了“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路子,全省供销社土地托管面积达到了600多万亩,给110万农户打工,平均每亩增加种植面积13%~15%,粮食增产20%~30%,增效400~600元。多种多样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将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力军。
四、当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产业特点和重点任务。立足问题导向和解决主要矛盾,当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要在保护产能、降低成本、消化库存、补齐短板、修复生态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保护产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保产能而不是去产能,因为农业与一些过剩行业淘汰产能不同,总体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存在过剩问题,而是弱而不强、脆而不稳的问题;粮食产销并不存在总量上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有多有缺,产不足需仍是主要矛盾。2015年粮食总产1.24万亿斤,尽管在进口玉米、玉米酒糟和木薯的挤压下,国产玉米出现一定的积压过剩,但大豆仍然进口了1634亿斤,谷物进口600多亿斤。统算下来,国内粮食产销仍然是吃紧的,只是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了。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看,我国仍处于人口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需求总量仍处在上升区间,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压力依然巨大。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粮食生产要尊重市场规律、顺应供求变化,适时适度调整生产规模,但务必要保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能够及时生产,保障市场供给。重点是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藏粮于地,要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保护沃土、培肥地力。藏粮于技,要研究推广良种良法、保护储备良种良法,加快动植物品种更新换代,依靠科技提升生产力、增强竞争力。
二是降低成本。节本增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我国农业成本高,有资源禀赋差、人多地少决定的小规模经营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生产方式落后、经营粗放的原因,必须千方百计向降低成本要竞争力、要效益。首先,减少不必要投入降成本,针对过去一味追求高产、过多追加要素投入、超过合理边界的这部分,通过控肥减药等措施,减少这部分边际不经济的投入,发展清洁型生产、节约型农业。其次,扩大经营规模降成本,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服务规模,把生产经营成本摊薄,实现节本增效。黑龙江、山东等地通过土地托管、规模化服务,每亩粮食生产成本能降低100元左右。第三,推进要素替代降成本,对可替代的资源要素,通过使用低成本要素替代高成本要素,实现节本增效。比如,广西甘蔗收割的人工成本很高,严重影响产业发展,通过推广机械收割,减少人工投入,能有效化解劳务报酬快速上涨对农业成本的影响。
三是消化库存。当前重点是消化积压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库存。全国玉米库存的贷款利息和保管费用负担沉重,再加上品质陈化,损失更是惊人。必须立足当前国内外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市场价格短期内难以明显反弹的实际,权衡利弊,随行就市消化库存陈粮,促进加工转化,把库存潜亏变成明亏,把影响农业发展的这块“鼓包”消下去。当然要掌握好时机、节奏和方式,避免出清陈粮的力度过猛,挤压新粮市场,打压市场价格。
四是补齐短板。弥补农业薄弱环节,才能为优化农业供给创造条件、提供支撑。当前突出的是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切实扭转农业靠天吃饭、劳动靠人力畜力的局面。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由原来的8亿亩扩大到10亿亩,提高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设施,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定高产和生态良好、设施完备、有利于机械耕作的高标准农田。要把加强农机装备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着力在制约机械替代人工的关键环节上攻关突破,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通过机械化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节本增效。
五是修复生态。适应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洁净空气、安全食品的迫切需要,必须把保护和修复农业生态、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打一场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攻坚战。要推行农业物质投入精准化、减量化,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要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把划入基本农田的陡坡耕地实事求是地调出来,该退耕的退耕,把过度开发的土地利用强度降下来。探索通过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对水土流失区、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开展综合治理。转变种养观念,更讲顺天时、量地利,遵从自然法则,应时取宜,取之有度,推动农业由超垦过牧向种养适宜转变,走资源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五、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病症是资源要素的错配扭曲,病因在政府调控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必须通过改革来推动结构性调整,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有效、政府支持保护有力的农业发展制度。
一是要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农产品价格是引导生产、调节供求最直接、最管用的信号。政府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必要必需的,出发点就是弥补市场机制不足,防止“谷贱伤农”和“米贵伤民”。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要避免短期调控措施长期化,优化政府调控的取向和办法,既补市场机制之短,又不伤市场运行之本。要根据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增加购销价格政策的调节弹性,让价格回归市场,既防止农民种粮赔钱,又引导农民适度调减市场积压的粮食品种,按照需求来安排生产。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中央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离,发展多元化市场购销主体,提高储备效能、放活粮食市场。
二是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农业补贴对生产经营者的行为有重要影响,要发挥补贴对优化农业供给结构的促进作用,逐步把与产量挂钩的补贴项目转向综合性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推动农业补贴由补流通、补价格转向补生产、补收入、补生态,把适宜调整的补贴由“黄箱”转为“绿箱”。当前要将功能相近的农业生产补贴合并同类项,把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从中拿出20%以上建立农业贷款担保体系,重点向新型农业主体聚焦,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先进生产方式。
三是健全有利于农业资源要素流动配置的体制机制。优化农业供给,要对资源要素进行流动重组,必须加快破除妨碍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障碍。要加快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让农村资源要素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地流动配置起来。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通过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向优化农业供给流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帮助化解经营者结构调整的风险。
四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科技创新是引发农业供给侧变革优化的“催化剂”。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推广机制,打通科技成果上山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创新农产品进口调控机制。加强农产品配额管理,强化技术性检验检疫措施,加大打击农产品走私力度,防止进口冲击国内生产和销售,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必要的时间窗口。同时,研究完善通过国际贸易规则合理保护国内农业的制度安排,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就业生计设立“安全阀”。
六是改革以增加产量为主要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过去为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把增加粮食产量作为各地农业工作的主要导向,促进了农业丰收、粮食增产。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完善农业绩效评价机制,由增加产量为主向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保护生态并重转变,为各地调结构、优供给适度松绑、创造环境。
农业供给侧矛盾积累非一日之寒,破解也不是一日之功,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把解决短期矛盾与化解长期制约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充分尊重农民和其他经营者的主体地位,不搞大轰大嗡,不搞强迫命令,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推动农业闯关过坎,开辟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境界。
(作者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局巡视员。)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一、科学把握农业供给侧问题的成因
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打破常规常态保持连年持续向好势头。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粮食连续12年增产,2015年达到12419亿斤,比2003年增加3816亿斤,农业生产能力迈上大台阶。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6年缩小,城乡收入比降到2.73:1以下。农村公共建设和社会保障加快改善,乡村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受益最多的“黄金时期”。
但农业在连续多年增产丰收以后,也遇到了一系列前所未遇的问题挑战。一是农产品供求结构错位。从大宗农产品看,突出的是大豆缺、玉米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大豆需求快速增长但国内大豆产量低、成本高,导致进口大豆急剧增加,2015年进口8169万吨,大豆自给率降到15%以下。与此同时,玉米近几年却出现库存积压、价格走低,许多地方库存爆满,存不下、销不动,成为当前农业供给侧矛盾的突出表现。从品质结构看,农产品大路货多、优质高端品牌缺,虽然当前农产品市场总体平淡,但优质品牌的销路好、价格高。国外许多食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在扩大,国内消费者到海外抢购奶粉还时常成为舆论焦点。二是生产成本过高。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前些年是物质投入成本上涨,近些年是人工费用和土地租金的上升。2006年以来我国粮棉油生产成本年均增长10%以上,导致我国农业原有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十二五”时期发生逆转,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许多主产国高出一大截。2014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每吨生产成本比美国分别高出39%、14.8%、112%、35.6%和103.3%。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高,成为影响农业基础竞争力的一大硬伤。三是资源透支利用。我国土地超垦过牧、地下水超采、土地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加剧、面源污染严重,化肥利用率不到40%,农药利用率为35%,农膜残留率高达40%,全国70%以上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上亿亩耕地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污染,华北平原形成了近2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超采漏斗区。许多地方地没法种了、水没法浇了、种的粮菜没法吃了,生态环境代价越来越沉重。
造成这些矛盾问题,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从农业内部看,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保吃饭”的弦绷得过紧,农业增产优先的导向在满足数量供给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影响了品质优化、效益提升和生态安全。从农业外部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带动资源要素价格迅速上涨,推动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20%以上,土地成本(流转价格)年均上涨25%以上。从农业国际竞争环境看,国际农产品价格下降加上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国际海运价格下降,导致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倒挂。2010年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2005年以来升值26%,从美国到中国的海运价格2008年以来每吨下降70%以上,这些都抬升了国际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导致农产品大量进口挤压了国内农产品市场。2015年我国粮食进口1.24亿吨,其中谷物进口3272万吨,大豆进口8169万吨。从政府宏观调控看,多年来的强农惠农政策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临时措施常态化、短期举措长期化,干扰了市场信号正常发挥作用,造成供需脱节,累积下来形成较大的结构性矛盾。比如,国家鼓励玉米发展出台的临时收储制度,逐步演变成按高于市价的固定价格收储。近几年随着国际能源价格回落挤压玉米转化需求,玉米替代品进口增加挤压国产玉米市场,2015年我国木薯(包括木薯干和木薯淀粉)进口1099.7万吨,玉米酒糟进口682.1万吨,国内市场上玉米供大于求的压力倍增,但国家仍按原来节奏以较高价格收储,农民感受不到需求萎缩的信号,照常生产,导致产大于销,造成库存大量积压,带来巨额的库存利息和保管费用负担,也抬高了养殖业饲料成本和加工业原料成本,影响了养殖和加工业的竞争力。我国农业供给侧多重矛盾积累,严重削弱了农业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业发展可持续性,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没有出路。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领域的全方位变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更有利于资源优势发挥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是一个时期以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版”,是当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抓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产业链条的变革,既包括农产品生产,也包括农产品加工、储运和营销。供给侧是相对的,相对农产品加工业,种养业是供给侧,但相对于农产品消费终端需求,种养加销都是供给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优化农产品生产,还要优化农产品加工、储运和流通,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品相、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产业领域的变革,不仅要提供满足农产品需求的有效供给,还要开发满足与农业多功能性相伴而生的服务性需求的有效供给,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为消费者提供亲近自然、回归乡村的消费体验和服务。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优化生产经营结构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是重中之重,通过结构优化改善供给、满足需求。
一是优化产品结构。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销路好、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调减滞销品种生产。当前突出的是适度调减玉米等供过于求的农产品生产,推进粮改豆、粮改饲,适度控制玉米生产,促进供求平衡。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合理调整粮食统计口径,科学开发各种农业资源,引导各地不仅盯着耕地、盯着粮油调,而且盯着山海、盯着林草调,统筹粮经饲发展,推动肉蛋奶鱼、果菜菌菇全面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供给。要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发力,推升我国食品和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门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调优品质,培育品牌,形成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的正向激励机制,让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者不吃亏、有回报,让消费者购买国产品牌与国外优质品牌一样放心安心。
二是优化区域结构。推进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完善扶持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的政策,形成区域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生产力布局。要认清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这是在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个别品种供过于求背景下的调整改革,是在全国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产区基本形成下的调整改革,不要让各地在大的品种结构上搞大折腾,不能进行大范围调整再平衡,避免造成较大的生产力破坏和农民损失。区域品种结构优化要稳定基本面,重在“边际调整”,对生态问题突出地区、气候不适宜地区有计划地进行一些退耕、休耕、轮作,促进产品供求平衡的改善,增加生态产品供给。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重在“内涵式”调整,着力调优品质、节本增效,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和循环农业模式。
三是优化业态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拉动农业产加销全产业链条,推进一体化经营,整合产业链、共享价值链,以工补农、以商补农、以游补农,发展壮大新业态、新产业。一方面要抓住电子商务引发营销革命,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方位变革,让各地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无形之网”,实现卖全国、销全球。2014年全国涉农电商3.1万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2016年1月6日,阿里巴巴启动“三省一市农产品网上行”,15万斤洛川苹果不到半天就抢光了,5万份贵州腊肉、50万斤赣南脐橙当天售罄,电商威力可见一斑。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有效实现供求对接,满足人们既有消费需求的同时,网上购物的新奇体验,琳琅满目的新鲜商品,引爆消费者热情,激发消费欲望,创造许多新的消费需求,成为供给变革创造需求、拓展市场的有力证明。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契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把这种休闲性、体验式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好,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从中受益增收。旅游消费是温饱之后的升级型消费,农村观光旅游具有大众性、休闲性、常态化的特点,市场越来越大,正处在井喷式增长阶段。目前每年全国到乡村旅游者超过18亿人次,农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亿人次以上,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多万家。乡村旅游既依托农业功能拓展快速发展,又有力地推动农业产加销经营方式的变革。
四是优化经营体系结构。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素质和规模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供给的质量效率,也是影响农业成本的重要因素。优化经营体系结构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稳定完善农户家庭经营基本格局基础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既要发展土地流转型的规模经营,又要发展服务引领型的规模经营,形成多元复合、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格局。发展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要讲求规模有“度”。土地规模经营做到多大,要看农村有多少劳动力转移其他产业稳定就业,能不能把地腾出来,还要看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机械化水平、社会化服务跟不跟得上,让务农的有地种、种得了。特别是在当前农民工外出务工形势趋紧、下岗返乡增多的背景下,不能搞人为求大的经营规模。要防止农业经营上人为“垒大户”,加剧土地等生产资料往少数人手里集中,影响一般农户就业增收,造成农村两极分化。如何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一条可行的路子就是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服务引领型规模经营,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实现统种统收、统防统治甚至统销统结,让单个小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山东省供销社就趟出了“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路子,全省供销社土地托管面积达到了600多万亩,给110万农户打工,平均每亩增加种植面积13%~15%,粮食增产20%~30%,增效400~600元。多种多样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将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力军。
四、当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产业特点和重点任务。立足问题导向和解决主要矛盾,当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要在保护产能、降低成本、消化库存、补齐短板、修复生态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保护产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保产能而不是去产能,因为农业与一些过剩行业淘汰产能不同,总体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存在过剩问题,而是弱而不强、脆而不稳的问题;粮食产销并不存在总量上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有多有缺,产不足需仍是主要矛盾。2015年粮食总产1.24万亿斤,尽管在进口玉米、玉米酒糟和木薯的挤压下,国产玉米出现一定的积压过剩,但大豆仍然进口了1634亿斤,谷物进口600多亿斤。统算下来,国内粮食产销仍然是吃紧的,只是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了。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看,我国仍处于人口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需求总量仍处在上升区间,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压力依然巨大。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粮食生产要尊重市场规律、顺应供求变化,适时适度调整生产规模,但务必要保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能够及时生产,保障市场供给。重点是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藏粮于地,要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保护沃土、培肥地力。藏粮于技,要研究推广良种良法、保护储备良种良法,加快动植物品种更新换代,依靠科技提升生产力、增强竞争力。
二是降低成本。节本增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我国农业成本高,有资源禀赋差、人多地少决定的小规模经营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生产方式落后、经营粗放的原因,必须千方百计向降低成本要竞争力、要效益。首先,减少不必要投入降成本,针对过去一味追求高产、过多追加要素投入、超过合理边界的这部分,通过控肥减药等措施,减少这部分边际不经济的投入,发展清洁型生产、节约型农业。其次,扩大经营规模降成本,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服务规模,把生产经营成本摊薄,实现节本增效。黑龙江、山东等地通过土地托管、规模化服务,每亩粮食生产成本能降低100元左右。第三,推进要素替代降成本,对可替代的资源要素,通过使用低成本要素替代高成本要素,实现节本增效。比如,广西甘蔗收割的人工成本很高,严重影响产业发展,通过推广机械收割,减少人工投入,能有效化解劳务报酬快速上涨对农业成本的影响。
三是消化库存。当前重点是消化积压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库存。全国玉米库存的贷款利息和保管费用负担沉重,再加上品质陈化,损失更是惊人。必须立足当前国内外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市场价格短期内难以明显反弹的实际,权衡利弊,随行就市消化库存陈粮,促进加工转化,把库存潜亏变成明亏,把影响农业发展的这块“鼓包”消下去。当然要掌握好时机、节奏和方式,避免出清陈粮的力度过猛,挤压新粮市场,打压市场价格。
四是补齐短板。弥补农业薄弱环节,才能为优化农业供给创造条件、提供支撑。当前突出的是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切实扭转农业靠天吃饭、劳动靠人力畜力的局面。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由原来的8亿亩扩大到10亿亩,提高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设施,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定高产和生态良好、设施完备、有利于机械耕作的高标准农田。要把加强农机装备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着力在制约机械替代人工的关键环节上攻关突破,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通过机械化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节本增效。
五是修复生态。适应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洁净空气、安全食品的迫切需要,必须把保护和修复农业生态、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打一场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攻坚战。要推行农业物质投入精准化、减量化,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要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把划入基本农田的陡坡耕地实事求是地调出来,该退耕的退耕,把过度开发的土地利用强度降下来。探索通过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对水土流失区、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开展综合治理。转变种养观念,更讲顺天时、量地利,遵从自然法则,应时取宜,取之有度,推动农业由超垦过牧向种养适宜转变,走资源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五、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病症是资源要素的错配扭曲,病因在政府调控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必须通过改革来推动结构性调整,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有效、政府支持保护有力的农业发展制度。
一是要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农产品价格是引导生产、调节供求最直接、最管用的信号。政府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必要必需的,出发点就是弥补市场机制不足,防止“谷贱伤农”和“米贵伤民”。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要避免短期调控措施长期化,优化政府调控的取向和办法,既补市场机制之短,又不伤市场运行之本。要根据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增加购销价格政策的调节弹性,让价格回归市场,既防止农民种粮赔钱,又引导农民适度调减市场积压的粮食品种,按照需求来安排生产。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中央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离,发展多元化市场购销主体,提高储备效能、放活粮食市场。
二是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农业补贴对生产经营者的行为有重要影响,要发挥补贴对优化农业供给结构的促进作用,逐步把与产量挂钩的补贴项目转向综合性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推动农业补贴由补流通、补价格转向补生产、补收入、补生态,把适宜调整的补贴由“黄箱”转为“绿箱”。当前要将功能相近的农业生产补贴合并同类项,把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从中拿出20%以上建立农业贷款担保体系,重点向新型农业主体聚焦,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先进生产方式。
三是健全有利于农业资源要素流动配置的体制机制。优化农业供给,要对资源要素进行流动重组,必须加快破除妨碍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障碍。要加快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让农村资源要素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地流动配置起来。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通过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向优化农业供给流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帮助化解经营者结构调整的风险。
四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科技创新是引发农业供给侧变革优化的“催化剂”。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推广机制,打通科技成果上山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创新农产品进口调控机制。加强农产品配额管理,强化技术性检验检疫措施,加大打击农产品走私力度,防止进口冲击国内生产和销售,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必要的时间窗口。同时,研究完善通过国际贸易规则合理保护国内农业的制度安排,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就业生计设立“安全阀”。
六是改革以增加产量为主要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过去为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把增加粮食产量作为各地农业工作的主要导向,促进了农业丰收、粮食增产。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完善农业绩效评价机制,由增加产量为主向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保护生态并重转变,为各地调结构、优供给适度松绑、创造环境。
农业供给侧矛盾积累非一日之寒,破解也不是一日之功,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把解决短期矛盾与化解长期制约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充分尊重农民和其他经营者的主体地位,不搞大轰大嗡,不搞强迫命令,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推动农业闯关过坎,开辟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境界。
(作者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局巡视员。)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责任人编辑:万鹏、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十三五”时期中国财政治理研讨会综述
下一篇: 供给侧改革下的地方政府管理重心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