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竞争政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
《行政管理改革》
原标题:王江平:充分发挥竞争政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和全局性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方案”。打破结构性体制机制障碍、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有效供给,需以健全的市场体系为前提,更有赖于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
一、实施竞争政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
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国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从贫穷落后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但必须看到,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既是现代市场体系发育和建立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许多“成长的烦恼”:产能相对过剩和缺乏有效供给的矛盾并存、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同在、“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和民营企业过早夭折的困境交错。供给侧而非需求侧、结构性而非总量性问题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面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对症下药”、正当其时。
“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上述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导致市场的作用还不够充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究其本质,是纠正错配的结构性问题,转化和优化动力机制。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善加引导和宏观调控,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市场规律,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恰恰也正是制定和实施竞争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竞争政策通过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鼓励竞争、放宽市场准入等方面,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要义。
二、竞争政策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必须进一步破除各种不必要的市场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制定清晰公正的市场规则,规范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和过度干预,消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推动经济蓬勃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可持续增长路径演进。
一是有助于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时下“海淘”成为刷屏热词,跨境消费量迅猛增长。2015年我国出境游人数达到1.2亿,境外消费(购物加住宿旅费)1.5万亿元,其中有7000亿到8000亿用于购物①。在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全球商品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更反映出我国在一些高端供给方面的严重欠缺和滞后。一方面高品质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均衡、中等收入陷阱、后发劣势等问题困扰经济发展。根据价值规律理论,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规律自发使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流动,也即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竞争是市场的灵魂,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钥匙”。实施竞争政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使价值规律得以实现,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迫使无效和低端供给退出市场,使更多的要素资源能够流向符合社会需求的有效和高端供给部门,实现供需结构更高水平的再平衡。
二是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生产率,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要素一旦错配必将降低其使用效率,而市场是全面提升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机制。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孕育过程既是要素效率提升的过程,也是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的过程。从外部环境看,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等体制机制障碍,能够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要素自由流动,释放更多经济活力。从内部激励看,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企业最大程度激发自身潜能,激烈的竞争压力倒逼企业学会精打细算,提升市场灵敏度,盘活要素存量,矫正要素扭曲,激活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有助于新旧动力转换。当前,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然而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经历新旧转换的“衔接期”和“阵痛期”。一方面传统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010年的24.5%下降到2015年的10%②,出口增速由2010年的31.3%下降到2015年的-2.9%③。另一方面,供给侧的新动力仍在孕育中,增长点还未完全形成,新业态、新产品的体量还比较小,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动力消退带来的影响。在这种“青黄不接”之下,加快孕育新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其源泉何在?答案既是新兴业态,更是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造力的竞争机制。具体来看,供给侧动力主要有四:一是效率动力。最大力度、最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破除垄断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发挥市场的作用,能够使要素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从而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为经济增长注入效率动力。二是创新动力。市场期待创新动力,竞争政策的实施不仅在于打破垄断,还在于破除抑制创新的壁垒,消除阻碍创新的行为,以利于潜在竞争者以创新开路,带来新活力、带来新产品、带来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创新动力。三是信用动力。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互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通过信用服务,督促各方履约践诺,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通过信用监管,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为经济注入信用动力。四是品牌动力。通过质量和品牌的提升,促进有效供给。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品牌培育带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带来制造业回归。通过有效供给和实业回归,为经济增长注入品牌动力。中国经济基数很大,不断强化竞争政策的作用,其效率动力、创新动力、信用动力、品牌动力所形成的经济新动力,其能级足以超过任何新兴产业带来的动力。在既有产业中去孕育新动力往往事半功倍,社会震荡最小、公约数最大。
四是有助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需要二者有机协调和有效配合。目前有一种误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政府要加大对市场的干预,是计划经济的复辟。要消除这种质疑,前提是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竞争政策要求资源配置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决定,在改革背景下,更应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具体的政策措施提供支持和指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共同发挥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将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力让渡给市场。另一方面,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更有效的制度供给,弥补市场不足和支持市场功能,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三、切实履行工商部门市场秩序“守护神”职能
工商部门既是市场秩序的“守护神”,也是实施竞争政策的“主力军”。
(一)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和释放更多的市场活力
2014年以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试点“证照分离”、探索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方式,全面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市场准入、简易市场主体注销、提供电子化便利服务,使工商登记注册更加便利,为小微企业营造宽松、平等、便利的准入环境,为创业者“开绿灯、送粮草”。
这些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释放了改革红利,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是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长。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4.6%,平均每天新登记4万多户。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明显。根据2016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第三产业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81.1%,同比增长27.6%。在新设立企业中,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文化、教育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互联网+”和一些高科技企业发展突出。充分表明我国高端供给能力在提升,持续推进改革潜力巨大。同时,开展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清理工作,强化“僵尸企业”退出力度。前三季度,全国注吊销企业合计116.3万户,同比增长90%。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年均新登记市场主体1485.8万户,年均新增个体私营从业人员4217.2万人。新登计注册企业已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使中国经济的就业韧性明显增强。
(二)利用大数据资源,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当前,市场监管工作在理念、机制和方法上既有挑战,又有机遇。一方面市场主体数量迅猛增长,新兴业态蓬勃涌现,行政改革持续推进,对监管执法的公平性、规范性和简约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思维、新技术使精准监管、有效监管和低成本监管成为可能。为此,工商部门大力推行监管创新,努力实现“宽进严管”的新型市场监管格局。一是建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促进信用监管机制的形成。积极探索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制,强化社会协同共治,促进企业守法自律。我们将年检改为年报,使市场主体的信用公示从被动行为转变为主动行为,成为对市场的信用承诺,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利用大数据实施智能监管,使监督高效和精准化,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二是通过信息共享,推进市场体系的社会共治。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资源共享已成为全社会共识,通过市场风险识别,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市场秩序的治理,提升监管的公平性与规范性,构建多元参与的市场监管社会共治格局。为此,要积极倡导信息共享,扩大信息公示范围,注重购买第三方服务,促进政府部门信息与市场资源的整合。
(三)强化竞争倡导,推动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工商部门立足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开展竞争倡导和监管执法。维护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开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广告监管、商标专用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前三季度,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33.6万件。2016年4月以来,工商部门针对部分行业内公用企业的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开展了专项执法行动,截至10月底已立案1047件,结案439件,罚没金额9000万元,取得了积极成效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这是推动确立竞争政策的优先地位、营造市场公平竞争制度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为竞争政策的全面实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商总局作为共同起草和推动实施《意见》的部门之一,将积极指导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审查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清理废除工作,协助研究和起草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竞争倡导,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及时公布竞争执法案件,推动全社会竞争守法意识的提升,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实施。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改革已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闭幕的G2O峰会上指出,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要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攻坚战”,我们要集聚智慧、共同努力,推动竞争政策有效实施,极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助力护航!
(作者系国家工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和全局性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方案”。打破结构性体制机制障碍、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有效供给,需以健全的市场体系为前提,更有赖于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
一、实施竞争政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
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国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从贫穷落后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但必须看到,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既是现代市场体系发育和建立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许多“成长的烦恼”:产能相对过剩和缺乏有效供给的矛盾并存、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同在、“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和民营企业过早夭折的困境交错。供给侧而非需求侧、结构性而非总量性问题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面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对症下药”、正当其时。
“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上述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导致市场的作用还不够充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究其本质,是纠正错配的结构性问题,转化和优化动力机制。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善加引导和宏观调控,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市场规律,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恰恰也正是制定和实施竞争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竞争政策通过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鼓励竞争、放宽市场准入等方面,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要义。
二、竞争政策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必须进一步破除各种不必要的市场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制定清晰公正的市场规则,规范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和过度干预,消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推动经济蓬勃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可持续增长路径演进。
一是有助于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时下“海淘”成为刷屏热词,跨境消费量迅猛增长。2015年我国出境游人数达到1.2亿,境外消费(购物加住宿旅费)1.5万亿元,其中有7000亿到8000亿用于购物①。在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全球商品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更反映出我国在一些高端供给方面的严重欠缺和滞后。一方面高品质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均衡、中等收入陷阱、后发劣势等问题困扰经济发展。根据价值规律理论,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规律自发使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流动,也即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竞争是市场的灵魂,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钥匙”。实施竞争政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使价值规律得以实现,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迫使无效和低端供给退出市场,使更多的要素资源能够流向符合社会需求的有效和高端供给部门,实现供需结构更高水平的再平衡。
二是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生产率,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要素一旦错配必将降低其使用效率,而市场是全面提升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机制。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孕育过程既是要素效率提升的过程,也是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的过程。从外部环境看,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等体制机制障碍,能够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要素自由流动,释放更多经济活力。从内部激励看,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企业最大程度激发自身潜能,激烈的竞争压力倒逼企业学会精打细算,提升市场灵敏度,盘活要素存量,矫正要素扭曲,激活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有助于新旧动力转换。当前,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然而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经历新旧转换的“衔接期”和“阵痛期”。一方面传统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010年的24.5%下降到2015年的10%②,出口增速由2010年的31.3%下降到2015年的-2.9%③。另一方面,供给侧的新动力仍在孕育中,增长点还未完全形成,新业态、新产品的体量还比较小,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动力消退带来的影响。在这种“青黄不接”之下,加快孕育新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其源泉何在?答案既是新兴业态,更是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造力的竞争机制。具体来看,供给侧动力主要有四:一是效率动力。最大力度、最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破除垄断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发挥市场的作用,能够使要素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从而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为经济增长注入效率动力。二是创新动力。市场期待创新动力,竞争政策的实施不仅在于打破垄断,还在于破除抑制创新的壁垒,消除阻碍创新的行为,以利于潜在竞争者以创新开路,带来新活力、带来新产品、带来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创新动力。三是信用动力。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互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通过信用服务,督促各方履约践诺,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通过信用监管,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为经济注入信用动力。四是品牌动力。通过质量和品牌的提升,促进有效供给。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品牌培育带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带来制造业回归。通过有效供给和实业回归,为经济增长注入品牌动力。中国经济基数很大,不断强化竞争政策的作用,其效率动力、创新动力、信用动力、品牌动力所形成的经济新动力,其能级足以超过任何新兴产业带来的动力。在既有产业中去孕育新动力往往事半功倍,社会震荡最小、公约数最大。
四是有助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需要二者有机协调和有效配合。目前有一种误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政府要加大对市场的干预,是计划经济的复辟。要消除这种质疑,前提是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竞争政策要求资源配置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决定,在改革背景下,更应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具体的政策措施提供支持和指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共同发挥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将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力让渡给市场。另一方面,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更有效的制度供给,弥补市场不足和支持市场功能,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三、切实履行工商部门市场秩序“守护神”职能
工商部门既是市场秩序的“守护神”,也是实施竞争政策的“主力军”。
(一)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和释放更多的市场活力
2014年以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试点“证照分离”、探索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方式,全面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市场准入、简易市场主体注销、提供电子化便利服务,使工商登记注册更加便利,为小微企业营造宽松、平等、便利的准入环境,为创业者“开绿灯、送粮草”。
这些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释放了改革红利,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是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长。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4.6%,平均每天新登记4万多户。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明显。根据2016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第三产业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81.1%,同比增长27.6%。在新设立企业中,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文化、教育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互联网+”和一些高科技企业发展突出。充分表明我国高端供给能力在提升,持续推进改革潜力巨大。同时,开展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清理工作,强化“僵尸企业”退出力度。前三季度,全国注吊销企业合计116.3万户,同比增长90%。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年均新登记市场主体1485.8万户,年均新增个体私营从业人员4217.2万人。新登计注册企业已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使中国经济的就业韧性明显增强。
(二)利用大数据资源,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当前,市场监管工作在理念、机制和方法上既有挑战,又有机遇。一方面市场主体数量迅猛增长,新兴业态蓬勃涌现,行政改革持续推进,对监管执法的公平性、规范性和简约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思维、新技术使精准监管、有效监管和低成本监管成为可能。为此,工商部门大力推行监管创新,努力实现“宽进严管”的新型市场监管格局。一是建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促进信用监管机制的形成。积极探索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制,强化社会协同共治,促进企业守法自律。我们将年检改为年报,使市场主体的信用公示从被动行为转变为主动行为,成为对市场的信用承诺,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利用大数据实施智能监管,使监督高效和精准化,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二是通过信息共享,推进市场体系的社会共治。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资源共享已成为全社会共识,通过市场风险识别,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市场秩序的治理,提升监管的公平性与规范性,构建多元参与的市场监管社会共治格局。为此,要积极倡导信息共享,扩大信息公示范围,注重购买第三方服务,促进政府部门信息与市场资源的整合。
(三)强化竞争倡导,推动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工商部门立足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开展竞争倡导和监管执法。维护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开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广告监管、商标专用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前三季度,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33.6万件。2016年4月以来,工商部门针对部分行业内公用企业的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开展了专项执法行动,截至10月底已立案1047件,结案439件,罚没金额9000万元,取得了积极成效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这是推动确立竞争政策的优先地位、营造市场公平竞争制度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为竞争政策的全面实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商总局作为共同起草和推动实施《意见》的部门之一,将积极指导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审查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清理废除工作,协助研究和起草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竞争倡导,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及时公布竞争执法案件,推动全社会竞争守法意识的提升,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实施。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改革已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闭幕的G2O峰会上指出,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要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攻坚战”,我们要集聚智慧、共同努力,推动竞争政策有效实施,极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助力护航!
(作者系国家工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责任人编辑:万鹏、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体系管党治党的威力
下一篇: 刘峰:净化政治生态重在选人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