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系统观点及其理论思考
《行政管理改革》
[摘 要] 党的十九大将社会治理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框架中关于社会治理的系统观点和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组织提出更高期待和要求,反映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中,社会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理论。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社会治理;观点;理论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一、关于社会治理的系统观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习近平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不仅重申了这一重要举措,而且从格局、体制、制度、水平、机制、政策等多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将社会治理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框架中关于社会治理的系统观点和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
具体来看,《报告》中在不同部分论及社会治理的多达十余处,提出了至少如下六个方面的重要观点:
第一,明确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和指导思想。《报告》最鼓舞人心的地方在于宣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与这一总目标相呼应,《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在《报告》的第八部分,详细论述了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及其重大施策,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报告》具体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七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战略施策。
第二,强调了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在于共建共治共享。《报告》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七大战略施策之一,突出强调了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在于共建共治共享。共建强调合力合资,共治强调合智合作,共享强调共益共赢,重心在于一个“共”字,凸显了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多元性、跨界协商性和共生性。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在于其具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属性,需要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需要公共资源的投入和公权力的介入;社会治理的多元性在于其具有主体多元、过程开放、领域广泛等多重特征,需要来自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部门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跨界协商性在于其所面对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系统所能化解,需突破单一系统的局限性,用跨界的思路、跨界的方法协商对话、协同共治;社会治理的共生性在于其整个过程及其系统具有共生共在的一体性和不可分割性,荣辱与共,兴衰一体,使得围绕社会治理,最终必然达成多元主体之间共建共治共享的深度协商、合作与融合。
第三,进一步完善了“五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制,并提出了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任务。《报告》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五位一体”思路,并明确将其规定为“社会治理体制”。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相比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重心从党政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转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商共“治”职能。《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要求,强调的是要及时将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的重要原则、规则和规律加以制度化乃至法制化,避免人治并逐渐走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第四,提出了提高社会治理“四化”水平的要求。《报告》明确要求,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一要求概括为提高社会治理“四化”水平的要求,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提法。社会治理的社会化,与前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格局相呼应,强调依靠社会力量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如上所述,强调避免社会治理的人治而走向法治;智能化突出强调社会治理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进步特别是大数据、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依靠科技实现社会治理;专业化则强调的是要提高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打造专业队伍,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艺术实现社会治理。
第五,部署了至少七个方面的社会治理机制建设的任务。认真研读《报告》会发现,围绕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社会治理创新,《报告》提出了一个更加具体、更加系统的社会治理机制建设的任务,其中至少包括如下七个方面:⑴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⑵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⑶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⑷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⑸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⑹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相适应,提出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战略目标。从更为长远的战略定位上,《报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战略目标。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特征是: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人民生活更为宽裕,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总之,从以上六个方面看,《报告》对社会治理的论述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构建了一个包括指导思想、基本格局、体制制度、发展水平、七个方面具体的机制任务,以及战略目标在内的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来看,《报告》继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之后,进一步就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做了多处阐发,寄托了党中央对社会组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立新功的殷切希望。《报告》中前后五次提到社会组织且涉及领域更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中,社会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纵观整个报告,在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时,强调了社会组织协商的作用;在阐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环境治理体系时,强调了社会组织的作用;在阐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时,强调了社会组织党组织的作用和在社会组织发展党员;在阐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时,强调了发展慈善事业的作用;在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强调了志愿服务制度化的作用等。
总的来看,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覆盖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在教育、卫生、医疗、科技、环保、公益慈善、精准扶贫等领域积极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在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写入报告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将社会组织纳入协商渠道之一。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提出“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放在了“稳步推进基层协商”一节。民政部也多次召开社会组织协商民主建设专题研讨会。
过去的实践充分证明,发挥多层面的协商民主,可以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聚力攻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迫切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好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统筹把握不同形式之间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化解改革发展中的矛盾,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
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有生力量。社会组织作为协商民主的途径之一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让人惊喜,也让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更为可期。
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核心力量,尤其需要激发自身活力,注重建立和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性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借助专业性力量开展实用性强、较为系统的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社区工作领导人才和骨干力量。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到2035年时,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广泛且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
面对新的目标和任务,要积极引导以公益慈善类为主体的社会组织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各项建设事业,为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增砖添瓦、给力鼓劲。
三、关于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论思考
《报告》划时代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在新时代,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理论。
第一,党的领导理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理论最大特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出过指示,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要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确定了这“四化”,“四化”体现着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和要求。
第二,政府负责理论。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将迎来推进政府改革的新一轮契机,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负责作用将进一步清晰和明确。由于我国目前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公民的公共参与能力和精神有待提升,政府依然肩负重要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主体责任、组织、保障和推进责任。政府在资源配置以及政策倡导方面的工作是推进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也是社会公众期待和参与的重要保障。根据党的十九大目标,要“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第三,社会协同理论。社会治理过程中,各行动主体之间如果形成紧密配合的协作关系与相互支持的合作行动,将会健康有效、可持续地推动社会治理朝着更为满意的方向去发展。我国当前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正是缺乏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的表现。在社会矛盾的突出点上,在社会资源稀缺的领域,在人民群众满意度不高的方面,迫切需要各方主体在精神政策指导下着力实践。
第四,公众参与理论。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正是对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指明方向。我国社会地区差异化等特点决定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不同程度、能力和水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中心在于公众参与。在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方面, 我国丰富的地方实践能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提供更多的经验案例。
第五,法治保障理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等法律的出台实施,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了新时代,法治保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社会治理中遇到的新型问题和困难又不断需要法制化保障。法治保障与社会治理之间将会形成更为丰富的互动实践,相互促进,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3期
责任人编辑:任一林、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毕节深度脱贫攻坚之路:“扶志+扶智”
下一篇: 社会发展与宪法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