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七大强调的几个党内问题
《红旗文摘》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4月24日,毛泽东在作口头政治报告时,除了讲路线问题和政策问题之外,还重点讲了党内的几个问题。其核心观点,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如何对待党性与个性?这个问题,不仅有人在整风运动中间提出过,国统区也有人讲过。当时,一个新闻记者写了篇文章登在《大公报》上,说共产党是要消灭个性,只要党性,他们的许多文件上只讲党性。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于4月24日作的书面报告、《口头政治报告》和5月31日所作的《结论》中,都以较大的篇幅谈到如何辩证地对待共产党员的个性与党性的关系。在他看来,“这是普遍性与差别性的问题,集体与个人关系的问题”,“党性就是普遍性,个性就是特殊性。没有一种普遍性不是建筑在特殊性的基础上的。没有特殊性哪里有普遍性?没有党员的个性,哪里有党性?”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党性与个性的关系呢?一方面,必须要坚持党性。因为“党这个军队同人民的其他军队比较有许多特点,它是先进的部队,是有组织的先进部队,比较别的组织更有组织性,更加严密,更加统一,共同为着一个目标奋斗。一个军队,要有统一纪律,要听号令:立正,稍息,向左看,向右看,开步走,瞄准放。不然敌人在前面,一个往东放,一个往西放,是要被敌人消灭的”。所以,党员加入党组织,就要自觉接受约束,承认党纲、党章,服从党的决议案,愿意自我牺牲。而有些人就不能加入我们的党,因为他不受调动,他干这样工作也好,干那样工作也好,往东也好,往西也好,都得由他。另一方面,在坚持党性的前提下,还要尊重党员的个性。他还用太阳系九大行星比喻这种关系,认为它们各循自己的轨道行驶,但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只要他服从党纲、党章、党的决议,在这个大原则下,大家发挥能力就行了。”毛泽东进一步说:“在党性与个性问题上,整风中有党性,也有个性;生产工作中有党性,也有个性;军事工作中有党性,也有个性;政府工作中有党性,也有个性;任何一项凡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和事情中都有党性,也有个性。”
如何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党内有几部分干部,平时感觉对他们不很公平,我们对这几部分同志要特别注意。”党的干部是党的领导骨干,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骨干,“干部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而干部队伍的建设,不论是在党的建设中,还是在整个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在七大口头报告中用相当大的篇幅来重点谈论这个话题,并提出对党内有几部分干部要特别注意,因为平时感觉对他们不很公平。这几部分干部主要包括:理论工作者;知识分子;在沦陷区、国民党区工作的同志;本地干部、本地军事干部;经济工作和后勤工作干部;民运工作干部;工、青、妇干部;抗战时期入党的干部;党外干部。
毛泽东之所以觉得对这些干部不很公平,是因为在当时,我们党内有些干部对他们有不重视甚至轻视的思想倾向。就以知识分子为例,当时,我们党的干部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但大体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工农出身,另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出身。在这两部分人中,工农出身的人占多数,知识分子出身的人占少数。于是乎,有的工农干部就有些看不起知识分子干部。针对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毛泽东在1939年就曾提出:“不懂得知识分子对于革命的重要性,不懂得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许多地方许多军队对于知识分子不正确态度,今后决不重复。”在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党里头,知识分子的增加是很好的现象。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他还指出:“因为整风审干,好像把知识分子压低了一点,有点不大公平。好像天平,这一方面低了一点,那一方面高了一点。我们这个大会,要把它扶正,使知识分子这一方面高一点”,“我们要欢迎他们为我们党服务,为我们党的利益而奋斗,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经济部门,我们的群众团体,要吸收广大知识分子为我们服务,我们要尊敬他们。”
如何弘扬良好的学风、党风和文风?经过延安整风,我们党的学风、党风、文风有了很大改观。但在毛泽东内心里,总觉得有个问题讲得还不够、讲得还不透,还未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很有必要在正式场合格外强调一下。这个问题就是党员干部讲真话的问题。在口头政治报告中,毛泽东专门提出讲真话问题。这既是对整风题中应有之义的适时概括,也是对我们这个“准备胜利的党”在作风方面的及时提醒,因为“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党的作风就可以更切实了”。
在毛泽东看来,讲真话,普通人应该如此,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如何才能在学风、党风、文风方面做到讲真话呢?毛泽东言简意赅地归纳为“不偷、不装、不吹”,认为如能做到这三点,就是一种老老实实的态度,就能体现出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和精神。
所谓“不偷”,就是作演讲、写东西,不要抄袭文件说套话,不要抄袭别人的东西,而要对事情作认真的思考,讲出自己对客观现实的真实看法,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在当时,一些教条主义理论家自己不愿意动脑筋,写不出思想深刻、观点鲜明、内容深刻的好文章来,只能去抄袭、照搬那些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书本,将自己包装成为似乎精通马列主义的理论家,夸夸其谈,自以为是。这种做法,不仅卑鄙拙劣,而且贻害无穷。因此,毛泽东大声疾呼:“哪个同志讲的就是哪个同志讲的,都不要偷。”
所谓“不装”,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得就是不懂得。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装样子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在我们党内也屡见不鲜,党八股就是最好的例证。毛泽东认为,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但不能反映真理,而且反过来妨害真理。我们党决不允许这种装腔作势的作风在党内上空飘荡,因为共产党员不是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列主义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有鉴于此,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号召,任何机关和同志,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对事物有分析,写文章有说服力,不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
所谓“不吹”,就是要报实数,“实报实销”。在过去打仗时,有的部队打仗发捷报,讲俘虏多少、缴获多少,喜欢虚报战绩,以壮声势。他明确反对这样的做法,多次教育全党全军要老实,不要作假。1945年,他在《时局问题及其他》一文中谈到:“对同志、对战士、对人民,要讲老实话,是则是,非则非。”在七大上,他再次明确要求,不仅要客观反映自己的成绩,而且也要敢于将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向大家公开出来,让大家来参观,看看有无马屎、驴屎、有害的微生物,如果有,就来打扫一下,洗干净,扫除官僚主义。
毛泽东对如何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精辟论述具有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党在当前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我们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严字当头、实字为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们党的建设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绩。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摘自《前线》2015年第8期)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如何对待党性与个性?这个问题,不仅有人在整风运动中间提出过,国统区也有人讲过。当时,一个新闻记者写了篇文章登在《大公报》上,说共产党是要消灭个性,只要党性,他们的许多文件上只讲党性。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于4月24日作的书面报告、《口头政治报告》和5月31日所作的《结论》中,都以较大的篇幅谈到如何辩证地对待共产党员的个性与党性的关系。在他看来,“这是普遍性与差别性的问题,集体与个人关系的问题”,“党性就是普遍性,个性就是特殊性。没有一种普遍性不是建筑在特殊性的基础上的。没有特殊性哪里有普遍性?没有党员的个性,哪里有党性?”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党性与个性的关系呢?一方面,必须要坚持党性。因为“党这个军队同人民的其他军队比较有许多特点,它是先进的部队,是有组织的先进部队,比较别的组织更有组织性,更加严密,更加统一,共同为着一个目标奋斗。一个军队,要有统一纪律,要听号令:立正,稍息,向左看,向右看,开步走,瞄准放。不然敌人在前面,一个往东放,一个往西放,是要被敌人消灭的”。所以,党员加入党组织,就要自觉接受约束,承认党纲、党章,服从党的决议案,愿意自我牺牲。而有些人就不能加入我们的党,因为他不受调动,他干这样工作也好,干那样工作也好,往东也好,往西也好,都得由他。另一方面,在坚持党性的前提下,还要尊重党员的个性。他还用太阳系九大行星比喻这种关系,认为它们各循自己的轨道行驶,但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只要他服从党纲、党章、党的决议,在这个大原则下,大家发挥能力就行了。”毛泽东进一步说:“在党性与个性问题上,整风中有党性,也有个性;生产工作中有党性,也有个性;军事工作中有党性,也有个性;政府工作中有党性,也有个性;任何一项凡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和事情中都有党性,也有个性。”
如何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党内有几部分干部,平时感觉对他们不很公平,我们对这几部分同志要特别注意。”党的干部是党的领导骨干,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骨干,“干部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而干部队伍的建设,不论是在党的建设中,还是在整个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在七大口头报告中用相当大的篇幅来重点谈论这个话题,并提出对党内有几部分干部要特别注意,因为平时感觉对他们不很公平。这几部分干部主要包括:理论工作者;知识分子;在沦陷区、国民党区工作的同志;本地干部、本地军事干部;经济工作和后勤工作干部;民运工作干部;工、青、妇干部;抗战时期入党的干部;党外干部。
毛泽东之所以觉得对这些干部不很公平,是因为在当时,我们党内有些干部对他们有不重视甚至轻视的思想倾向。就以知识分子为例,当时,我们党的干部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但大体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工农出身,另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出身。在这两部分人中,工农出身的人占多数,知识分子出身的人占少数。于是乎,有的工农干部就有些看不起知识分子干部。针对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毛泽东在1939年就曾提出:“不懂得知识分子对于革命的重要性,不懂得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许多地方许多军队对于知识分子不正确态度,今后决不重复。”在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党里头,知识分子的增加是很好的现象。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他还指出:“因为整风审干,好像把知识分子压低了一点,有点不大公平。好像天平,这一方面低了一点,那一方面高了一点。我们这个大会,要把它扶正,使知识分子这一方面高一点”,“我们要欢迎他们为我们党服务,为我们党的利益而奋斗,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经济部门,我们的群众团体,要吸收广大知识分子为我们服务,我们要尊敬他们。”
如何弘扬良好的学风、党风和文风?经过延安整风,我们党的学风、党风、文风有了很大改观。但在毛泽东内心里,总觉得有个问题讲得还不够、讲得还不透,还未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很有必要在正式场合格外强调一下。这个问题就是党员干部讲真话的问题。在口头政治报告中,毛泽东专门提出讲真话问题。这既是对整风题中应有之义的适时概括,也是对我们这个“准备胜利的党”在作风方面的及时提醒,因为“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党的作风就可以更切实了”。
在毛泽东看来,讲真话,普通人应该如此,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如何才能在学风、党风、文风方面做到讲真话呢?毛泽东言简意赅地归纳为“不偷、不装、不吹”,认为如能做到这三点,就是一种老老实实的态度,就能体现出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和精神。
所谓“不偷”,就是作演讲、写东西,不要抄袭文件说套话,不要抄袭别人的东西,而要对事情作认真的思考,讲出自己对客观现实的真实看法,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在当时,一些教条主义理论家自己不愿意动脑筋,写不出思想深刻、观点鲜明、内容深刻的好文章来,只能去抄袭、照搬那些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书本,将自己包装成为似乎精通马列主义的理论家,夸夸其谈,自以为是。这种做法,不仅卑鄙拙劣,而且贻害无穷。因此,毛泽东大声疾呼:“哪个同志讲的就是哪个同志讲的,都不要偷。”
所谓“不装”,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得就是不懂得。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装样子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在我们党内也屡见不鲜,党八股就是最好的例证。毛泽东认为,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但不能反映真理,而且反过来妨害真理。我们党决不允许这种装腔作势的作风在党内上空飘荡,因为共产党员不是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列主义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有鉴于此,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号召,任何机关和同志,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对事物有分析,写文章有说服力,不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
所谓“不吹”,就是要报实数,“实报实销”。在过去打仗时,有的部队打仗发捷报,讲俘虏多少、缴获多少,喜欢虚报战绩,以壮声势。他明确反对这样的做法,多次教育全党全军要老实,不要作假。1945年,他在《时局问题及其他》一文中谈到:“对同志、对战士、对人民,要讲老实话,是则是,非则非。”在七大上,他再次明确要求,不仅要客观反映自己的成绩,而且也要敢于将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向大家公开出来,让大家来参观,看看有无马屎、驴屎、有害的微生物,如果有,就来打扫一下,洗干净,扫除官僚主义。
毛泽东对如何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精辟论述具有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党在当前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我们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严字当头、实字为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们党的建设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绩。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摘自《前线》2015年第8期)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责任人编辑:赵晶、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汝信:对当今世界形势的估计
下一篇: 郑功成: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