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书翰: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中国化成果
《红旗文摘》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即“救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领导中国人民近百年奋斗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中国化成果。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这四个方面。
形成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以说这些阐述中的每一个重要论断,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找到依据和联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也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毛泽东讲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到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从江泽民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胡锦涛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就有继续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他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入21世纪后,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提出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深刻阐明了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论述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关系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方面既有重要论述,又有一系列重大举措。习近平在这段充满感情的论述(即十个“更”)中表达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社会建设和民生的合理诉求。他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食品药品安全以及精准扶贫等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做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些改革发展措施落到实处。
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把它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但这是要经过长期奋斗才能达到的目标。我们党既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又没有忘记共产主义长远目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但是我们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是最高纲领和现阶段基本纲领的统一论者,这无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了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概言之,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既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也没有脱离党的最高理想。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
提出并努力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重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什么是国家治理,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一重大课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严密整体。全面准确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涵。前一句话,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话,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的鲜明指向。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很重要的提法、是两个大概念。国家治理体系包括了社会治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治理能力包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本领等,还包括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工作能力。当然,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
(摘自人民网)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形成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以说这些阐述中的每一个重要论断,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找到依据和联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也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毛泽东讲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到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从江泽民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胡锦涛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就有继续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他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入21世纪后,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提出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深刻阐明了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论述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关系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方面既有重要论述,又有一系列重大举措。习近平在这段充满感情的论述(即十个“更”)中表达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社会建设和民生的合理诉求。他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食品药品安全以及精准扶贫等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做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些改革发展措施落到实处。
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把它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但这是要经过长期奋斗才能达到的目标。我们党既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又没有忘记共产主义长远目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但是我们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是最高纲领和现阶段基本纲领的统一论者,这无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了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概言之,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既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也没有脱离党的最高理想。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
提出并努力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重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什么是国家治理,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一重大课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严密整体。全面准确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涵。前一句话,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话,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的鲜明指向。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很重要的提法、是两个大概念。国家治理体系包括了社会治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治理能力包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本领等,还包括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工作能力。当然,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
(摘自人民网)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责任人编辑:赵晶、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胡鞍钢:绿色化的中国图景
下一篇: 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