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心鉴:大逻辑·大主题·大视野
《红旗文摘》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体系,遵循着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结合起来的大逻辑,深蕴着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统一起来的大主题,凸显着把创造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包容世界多样文明有机融汇起来的大视野,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强大思想武器。
?大逻辑——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一定的时代提出一定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问题在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继续推进。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开拓前进的着力点,亦即需要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层面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向前进。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我们面临的总问题、总任务是要继续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而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就必须深入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层面建构和完善我们的制度体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以往理论与实践中,有所涉及、有所回答,但并不系统,甚至并不清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实践眼光,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创造性提出并初步回答了这一重大问题。他精辟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提出和回答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具有历史开创性。毫无疑问,这也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正是遵循这样一个“大逻辑”而展开的。
?大主题——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统一起来,深入开创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新价值境界
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要素的治国理政价值追求。现代化从其本意来说,就是实现和满足人的现代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因而现代化的最高指数和根本标准是人的现代素质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出发,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致力于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新境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质是“发展”,这个发展,核心内涵是人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全面”,这个全面,核心内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制度现代化为关键环节的治国理政价值目标。“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治国理政的最重要措施和最精彩篇章,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而深远的价值意义就在于,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促进体制和制度现代化,从而为整个社会现代化建构起优质的制度架构,确保我国现代化大厦不仅外形壮美,而且内构永固。制度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着眼于从国家治理层面不断拓展民主建设路径,为人民权利的实现提供愈益完善的制度保障,使人民有更加切实的权利获得感,进一步固化了制度现代化的价值指向,为全面实现当代中国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
以法治现代化为根本保障的治国理政价值坐标。现代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优化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两次重要全会、两个重大战略,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生动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本质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
以党的建设现代化为决定因素的治国理政价值自觉。全面从严治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也是突出亮点。全面从严治党,其实质就是开辟党的建设现代化新境界,确保我们党经得起各种考验,始终走在现代化前列。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高度政治自觉和自我担当精神,从严要求抓党建、从严管理抓干部,“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取得了突出成效,赢得了党心民心。
?大视野——把创造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性吸纳世界多样文明有机融合起来,深入探索遵循人类文明大趋势优化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
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必须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科学态度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之转化为当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元素。在新时期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鲜明渗透着和体现着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是治国理政的思想精髓;民为邦本、以民为本,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基础;为政以德、政者正也,是治国理政的关键环节;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居安思危、改易更化,是治国理政的强大动力;勤政为民、夙夜在公,是治国理政的基本精神;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是治国理政的基本要素。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倡导和全党的躬身实践,已经有效地内化为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外化为党的治国理政形象。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平等性和包容性,必须以博大的文明胸怀和宽广的文明视野对待世界各国文明,使之成为优化治国理政的重要借鉴。对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作出科学揭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判断。文明的内生力在于与时俱进、交流互鉴。站在人类现代文明高度对中国梦作出科学定位。“中国的历史文化、历史命运、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正是中华民族追求更高文明的历史性选择。这个更高文明突出体现在,“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进步而不是倒退;“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实现中国梦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己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实现中国梦既是对中华民族负责,也是为世界文明作贡献;归根到底,中国梦是追求文明的梦,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均衡发展、整体推进的过程。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必将在更高文明基点上造福全体人民、推动文明进步。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摘自2016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大逻辑——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一定的时代提出一定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问题在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继续推进。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开拓前进的着力点,亦即需要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层面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向前进。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我们面临的总问题、总任务是要继续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而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就必须深入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层面建构和完善我们的制度体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以往理论与实践中,有所涉及、有所回答,但并不系统,甚至并不清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实践眼光,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创造性提出并初步回答了这一重大问题。他精辟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提出和回答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具有历史开创性。毫无疑问,这也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正是遵循这样一个“大逻辑”而展开的。
?大主题——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统一起来,深入开创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新价值境界
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要素的治国理政价值追求。现代化从其本意来说,就是实现和满足人的现代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因而现代化的最高指数和根本标准是人的现代素质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出发,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致力于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新境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质是“发展”,这个发展,核心内涵是人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全面”,这个全面,核心内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制度现代化为关键环节的治国理政价值目标。“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治国理政的最重要措施和最精彩篇章,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而深远的价值意义就在于,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促进体制和制度现代化,从而为整个社会现代化建构起优质的制度架构,确保我国现代化大厦不仅外形壮美,而且内构永固。制度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着眼于从国家治理层面不断拓展民主建设路径,为人民权利的实现提供愈益完善的制度保障,使人民有更加切实的权利获得感,进一步固化了制度现代化的价值指向,为全面实现当代中国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
以法治现代化为根本保障的治国理政价值坐标。现代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优化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两次重要全会、两个重大战略,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生动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本质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
以党的建设现代化为决定因素的治国理政价值自觉。全面从严治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也是突出亮点。全面从严治党,其实质就是开辟党的建设现代化新境界,确保我们党经得起各种考验,始终走在现代化前列。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高度政治自觉和自我担当精神,从严要求抓党建、从严管理抓干部,“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取得了突出成效,赢得了党心民心。
?大视野——把创造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性吸纳世界多样文明有机融合起来,深入探索遵循人类文明大趋势优化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
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必须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科学态度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之转化为当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元素。在新时期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鲜明渗透着和体现着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是治国理政的思想精髓;民为邦本、以民为本,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基础;为政以德、政者正也,是治国理政的关键环节;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居安思危、改易更化,是治国理政的强大动力;勤政为民、夙夜在公,是治国理政的基本精神;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是治国理政的基本要素。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倡导和全党的躬身实践,已经有效地内化为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外化为党的治国理政形象。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平等性和包容性,必须以博大的文明胸怀和宽广的文明视野对待世界各国文明,使之成为优化治国理政的重要借鉴。对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作出科学揭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判断。文明的内生力在于与时俱进、交流互鉴。站在人类现代文明高度对中国梦作出科学定位。“中国的历史文化、历史命运、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正是中华民族追求更高文明的历史性选择。这个更高文明突出体现在,“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进步而不是倒退;“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实现中国梦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己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实现中国梦既是对中华民族负责,也是为世界文明作贡献;归根到底,中国梦是追求文明的梦,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均衡发展、整体推进的过程。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必将在更高文明基点上造福全体人民、推动文明进步。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摘自2016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责任人编辑:沈王一、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王晓晖:开辟中国和世界交流对话新境界
下一篇: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