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毅亭:学习习近平的战略思想
《红旗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注重运用战略思维治国理政,从确立战略愿景到构建战略布局再到推动战略合作,从筹划战略决策到实践战略部署再到坚定战略意志,环环相扣,形成科学系统的战略思想。
确立战略愿景
目标愿景是战略的核心。确立科学的战略愿景,做到既志存高远、催人奋进又脚踏实地、切实可行,这是战略构建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战略就无从展开成为空中楼阁。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这一步,在十八大刚刚闭幕就华丽迈出了。
中国梦是重大战略创新,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次被作为明确的战略愿景提了出来,意义不同寻常。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13亿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和平崛起,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事情、全新探索、全新实践,因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实践。
正因为“崭新”,如何做到复兴而不是复古、崛起而不是威胁,中国梦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界定内涵、塑造灵魂、彰显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就任国家主席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就是说,中国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阶段性新篇章,是对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美好夙愿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发展走向的自觉担当。
从大国迈向强国,从发展中国家走向中等发达乃至更高水平的发达国家,中国梦作为战略愿景毫无疑问是宏伟远大的。但实现这一战略愿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有很多事情要做。这就需要进行时空的大幅压缩与跨越,用数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走了几百年的历程,通过形成强大的统一意志和组织力量,把一切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都科学地组织和调动起来,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
构建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是对战略愿景的展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个全面”涉及的都是贯穿当代中国已经和正在做的事。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奋斗目标,近40年的改革是贯穿新的历史时期的主旋律,从严治党是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要求,依法治国方略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到现在也已近20年。为什么把这四者结合起来而且加上“全面”两个字?很重要的是,尽管当代中国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和辉煌成果,但“不全面”依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客观现实。非全面则不能成事,不全面则会坏事。为何群众在吃饱穿暖后却对带领他们致富的党员干部意见越来越大?因为经济领域小康的满足与政治领域权利诉求跟不上形成巨大反差。为何今日中国社会消除腐败的压力颇大?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党的制度体制建设之间的不协调,在经济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愈来愈发挥决定性作用,权力运行方面则还有相当与此不适应的计划体制色彩。为何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望值不高、信任度不强?因为法律立得越来越多,但执法、司法、守法还在一些方面跟不上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注入动力,为社会激发活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立规矩护权利,促和谐保稳定;全面从严治党,做到打铁先要自身硬,用先进和优秀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一个整体战略部署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推动战略合作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积极推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加紧密的国际战略合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中韩“四个伙伴”关系、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摒弃了传统大国关系模式,实现了国际关系的重大战略创新。不冲突、不对抗,客观理性地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坚持相互尊重,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从对亚太周边的邻国伙伴“亲、诚、惠、容”到对非洲各国合作的“真、实、亲、诚”,相同的是对合作共赢的真诚追求,不同的是对各国历史文化道路制度的高度尊重。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和谐、公平正义的渴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从东方走向西方、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新的全球化。这一战略构思相当于对西方全球化发展的对冲,这种对冲可以让世界经济更加有活力,而且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战略平台,是在充分尊重沿带沿路各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经济战略合作,不把意识形态强加给别人,因而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支持与合作。
(作者为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摘自2016年5月30日《学习时报》)(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确立战略愿景
目标愿景是战略的核心。确立科学的战略愿景,做到既志存高远、催人奋进又脚踏实地、切实可行,这是战略构建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战略就无从展开成为空中楼阁。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这一步,在十八大刚刚闭幕就华丽迈出了。
中国梦是重大战略创新,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次被作为明确的战略愿景提了出来,意义不同寻常。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13亿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和平崛起,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事情、全新探索、全新实践,因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实践。
正因为“崭新”,如何做到复兴而不是复古、崛起而不是威胁,中国梦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界定内涵、塑造灵魂、彰显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就任国家主席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就是说,中国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阶段性新篇章,是对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美好夙愿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发展走向的自觉担当。
从大国迈向强国,从发展中国家走向中等发达乃至更高水平的发达国家,中国梦作为战略愿景毫无疑问是宏伟远大的。但实现这一战略愿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有很多事情要做。这就需要进行时空的大幅压缩与跨越,用数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走了几百年的历程,通过形成强大的统一意志和组织力量,把一切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都科学地组织和调动起来,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
构建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是对战略愿景的展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个全面”涉及的都是贯穿当代中国已经和正在做的事。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奋斗目标,近40年的改革是贯穿新的历史时期的主旋律,从严治党是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要求,依法治国方略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到现在也已近20年。为什么把这四者结合起来而且加上“全面”两个字?很重要的是,尽管当代中国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和辉煌成果,但“不全面”依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客观现实。非全面则不能成事,不全面则会坏事。为何群众在吃饱穿暖后却对带领他们致富的党员干部意见越来越大?因为经济领域小康的满足与政治领域权利诉求跟不上形成巨大反差。为何今日中国社会消除腐败的压力颇大?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党的制度体制建设之间的不协调,在经济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愈来愈发挥决定性作用,权力运行方面则还有相当与此不适应的计划体制色彩。为何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望值不高、信任度不强?因为法律立得越来越多,但执法、司法、守法还在一些方面跟不上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注入动力,为社会激发活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立规矩护权利,促和谐保稳定;全面从严治党,做到打铁先要自身硬,用先进和优秀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一个整体战略部署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推动战略合作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积极推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加紧密的国际战略合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中韩“四个伙伴”关系、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摒弃了传统大国关系模式,实现了国际关系的重大战略创新。不冲突、不对抗,客观理性地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坚持相互尊重,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从对亚太周边的邻国伙伴“亲、诚、惠、容”到对非洲各国合作的“真、实、亲、诚”,相同的是对合作共赢的真诚追求,不同的是对各国历史文化道路制度的高度尊重。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和谐、公平正义的渴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从东方走向西方、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新的全球化。这一战略构思相当于对西方全球化发展的对冲,这种对冲可以让世界经济更加有活力,而且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战略平台,是在充分尊重沿带沿路各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经济战略合作,不把意识形态强加给别人,因而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支持与合作。
(作者为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摘自2016年5月30日《学习时报》)(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责任人编辑:沈王一、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
下一篇: 陈延武:民主党派为什么选择跟共产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