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抓起:不断破解大学生党建工作难题

《红旗文稿》

作者:闵永新陈志超
字号: + -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这一重要论述对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建工作要从源头抓起。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作为青年人才集聚地,发挥着吸收新鲜血液的重要作用。为此,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破解大学生党建工作难题,开启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清楚认识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中组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颁布后,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突出强调了以质量为重心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高校内部而言,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是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与从严治党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党员发展重数量、轻教育、疏管理,重组织入党,思想入党缺乏客观标准。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党组织发展学生党员不严肃、不规范,存在把关不严、手续不全、程序倒置、批发党员的现象;一些基层党组织发展学生党员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面对毕业生就业中有些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学生党员的情况,发展工作重进度轻质量、培养环节重过程轻内容,考察环节重形式轻效果,管理过程重要求轻教育,党员发展质量堪忧。

       二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与党建工作发展相脱节。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扩招导致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滞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再加上一校多区,就使得党建力量薄弱。有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人手不足、新手多且经验缺乏,党建专业化程度不高,把主要精力放在走程序、整材料上,在大学生入党标准把握上避重就轻,往往是看智育、看分数,不能有效地按照党员标准进行考察培养,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

       三是入党动机引导成效与党建工作的价值目标不协调。党建工作的价值目标在于培养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而入党动机引导教育现实成效与理想憧憬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青年大学生入党动机引导教育积极性不够,入党动机引导教育工作力度不实,入党动机引导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入党动机引导教育诸多主体力量未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育人作用不突出,学生党组织政治生活建设不够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其对思想建设的正面引导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学生党员未能真正履行其模范带动效应。

       就高校外部环境而言,也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是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环境带来的观念冲击。互联网条件下的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激荡,意识形态领域“西化”“分化”“颜色革命”的斗争都使高校成为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青年的前沿阵地。这些都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是体制转型所产生的效应。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体制转型期也成为矛盾的凸显期。市场经济的规律、法则被不恰当运用,会使一部分免疫力不强的大学生滋长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也会使一些大学生以偏概全、麻木不仁,甚至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三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都受到深刻的影响。信息世界的虚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都会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形式带来新的挑战。

       二、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应该把握的三个要点

       一是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成长实际。教育内容不能过于空洞抽象,远离实践,脱离青年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应遵循求实原则。党课的内容要贴近高校学生“细”“小”“实”的生活,借助于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知道的事实,实现理论灌输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要很好地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将现实的理想与理想的现实有机地统一起来。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反对海因岑时所提到的:“不经过冷静思考,不了解也不顾及实际情况,就声嘶力竭地向全世界发出革命号召,这岂不是太可笑了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宣传,才能在情感上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才能在践行上提供大学生可操作的指南。毕竟理论在大学生中间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大学生需要的程度。

       二是要充分满足大学生丰富的精神需求。满足大学生丰富的精神需求,是确保大学生在组织上入党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入党的重要抓手。目前,各个高校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开展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从科目上来说,已经非常丰富,比如仅仅考察党课内容设置,既有党史的内容,也有世情、国情和党情的介绍,还有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等等。这些课程非常必要,我们在实践中,把这些课程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贯通起来,比如把典型党员的历史成就与大学生的理想追求联系起来,把小康社会建设激动人心的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阶段性成果与大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并通过杰出校友把这种“结合”经验化、形象化,把党的事业和大学生的个人追求既从理论层面、也从感性的经验层面结合起来,就会使大学生在组织上入党的同时,更好地在思想上入党。

       三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选择。就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而言,从大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起,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程式化的轨道,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鲜有理性的价值辨别和判断,更多的是被动的顺应和接受,以及功利性的目标追求,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党员难以在日益复杂的价值冲突面前把持正确的方向。思想问题必须用思想的力量和方法解决。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 版,第209页)这种方法实质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大学生的主体选择。

       三、新形势下不断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

       一是坚持“四个引领”。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基地。第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他还指出:“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何引领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第三,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学生党建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切实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使每个学生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每个党组织都成为一个战斗堡垒。第四,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且指明了大学生成才的目标和方向、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自觉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

       二是增强“四种力量”。第一,增强领导班子领导力。高校领导班子是引领高校科学发展的领导核心,承担着抓学生党建的主体责任。为此,高校领导班子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自觉担当起应有的政治责任和使命,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提高领导成员抓党建的自觉意识,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抓党建的各项制度,为学生党建工作营造好的氛围。第二,增强思政课教师亲和力。作为培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学生党建工作如果要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和理论自信,通过思政课教师的言谈举止和内在感染力,在与大学生直接的沟通、交往中引发学生的心理亲近,产生积极的情绪变化、情感共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第三,增强基层党务工作者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抓好了党支部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一环。”大学生对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但是如何把这个外在于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牵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需要基层党务工作者加强和大学生的思想沟通和交流。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善于和大学生谈理想,辩困惑,交朋友,敢于触碰大学生思想中的问题,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高校青年学生中的战斗堡垒。第四,增强学生党员影响力。可以让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发挥榜样作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仅要严格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还要积极让广泛分布在各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筑牢“四大阵地”。第一,筑牢学生社区阵地。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让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目前学生党建工作显著薄弱的空间是学生宿舍。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像社区党建要渗透到居民楼一样,高校党建也必须渗透进大学生的宿舍。第二,筑牢学生社团阵地。大学生社团同样是党建工作不可忽视的空间。一般来说,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依据专业特色、兴趣爱好至少加入一个社团。因而,大学生社团是日益活跃在校园各个方面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党的组织必须向学生社团渗透,党的工作也必须及时覆盖到学生社团之中。由此,大学生社团党建、在大学生社团中建立党支部,应该引起重视,不能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盲点。第三,筑牢网络新媒体阵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互动中介和平台,“网上党建”势在必行。高校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师生共同参与、网上线下有机结合党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网络在主流舆论引导、敏感舆情监测、权威信息发布、负面情绪疏导、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网上党建”的实效性。第四,筑牢社会实践阵地。为做好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高校要积极开辟和拓展党建工作的社会实践阵地,通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中增加志愿服务的内容,让入党积极分子走入社会,走近社区和农村,开展知识扶贫、文化下乡、科技助农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党员参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活动,把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表现与党员发展和党内评优结合起来,使学生党建真正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作者:安庆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人编辑:杨文全、秦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