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党建首页 >> 党建期刊 >> 《党建》 >>正文

十人谈:让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

《党建》

字号: + - 16

原标题:让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十人谈)


  让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


  ——十位党员干部访谈


  本刊记者 翁淮南 刘文韬 张纪组稿


  01 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景俊海——


  建机制、强队伍,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硬起来强起来


3626426262871703675.jpg


  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理想基础的必然要求。对此,我们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上全局工作重要位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奋斗力量。


  实施中,我们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着力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关键,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硬起来强起来。


  健全工作机制。围绕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举措。着力抓好理顺干部管理体制、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政策落实。近几年,省委宣传部先后下拨3600万元,专项扶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项目。健全针对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表彰激励、对口扶持、政策倾斜等办法,积极推动工作科学化、上水平。


  建强专职队伍。围绕建立大宣传格局,落实好县(区)委宣传部干部管理权限和人员编制规模的有关要求,推动加强和充实乡(镇)、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力量。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从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选拔人才充实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中。目前,全省165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共有工作人员4398人,其中专职2736人。


  扶持民间骨干。鼓励引导乡村、社区设立各类民间文化协会。推动省直宣传文化部门高层次人才对口帮扶基层,手把手帮助基层带出一支不走的文艺队伍。对汉剧、眉户、阿宫腔、西安鼓乐、关中道情、陕北民歌、陕北剪纸、陕南花鼓、华阴老腔等优秀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抢救和发展,积极培养陕西特色传统文化和民间特色文化传承人。目前,我省平均每个乡镇有50支左右的业余文艺团队。


  加强教育培训。以县(区)委宣传部长、总编台长、新闻发言人、舆情信息员等为重点,开展以提升宣讲理论政策能力、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基层宣传文化活动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素质提升活动。大力实施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举办乡镇文化站长、基层广场舞蹈推广、农村自乐班、业余文艺创作等培训班,共培训基层文化人才30余万人次。①


  02 辽宁省丹东市委书记 孙兆林——


  面对面、心连心,让科学理论沁入群众心田


13568278086490390267.jpg


  65年前,丹东人民组成了担架队、运输队、护理队等志愿军保障队伍,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党的十八大后,这里有一支1.5万人的“理论宣传志愿军”,每天活跃在城乡基层,解析群众困惑,回应现实关切;既讲“为什么”,又讲“怎么办”,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突出群众性。“理论宣传志愿军”是由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学校教师、离退休老同志,以及一批在群众中有知名度的论坛博主、百姓名嘴、小巷总理组成。他们手中没有万能讲稿,而是把丹东发展实际融入宣传内容,就事论理、以事说理,帮助群众解开思想上的扣子,使党的理论真正接了地气。十八大以来,“理论宣传志愿军”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主题,深入基层开展义务宣讲18万余场次。


  突出针对性。构建全市性理论宣传志愿者网格化体系,县(区)有志愿者协会分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有活动站,社区(村组)有中心户。目前,全市已建立理论宣传活动站105个、市民理论学校130所、理论学习中心户500余个,实现了理论宣传网络全覆盖。在理论宣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丹东大讲堂、市民讲堂、道德讲堂等理论宣讲平台,以及长廊橱窗、电子显示屏、公益广告、乡村文化墙、无线大喇叭等多种阵地,把触角向基层延伸。


  突出时代性。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联动互动,市民只要打开报纸、电视、广播、电脑、手机,就会与理论宣传面对面。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心语”荐读活动,广大理论宣传志愿者成为报纸专栏“作家”、电视访谈“明星,有效扩大了宣传工作的影响力。依托新兴媒体,推出“传递正能量、志愿微行动”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V观丹东”,打造了有主干、有分支、有末梢的“树型”微信网络平台,凝聚粉丝25万多人。


  突出长效性。为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成立了理论宣传志愿行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一致、条块结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相关管理、考评和激励办法,经常性组织开展“百名优秀理论宣传志愿者进机关”、“百名领导干部理论宣传志愿者下基层”等宣传活动,确保这支队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激情与活力。②


  03 山东省日照市委书记 杨军——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1239238136846405280.jpg


  近年来,日照市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着力在践行上下功夫,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开展“德润港城善行日照”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突出重点领域。在机关,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建立完善党群“双向直通”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企业,开展“厚道鲁商”倡树活动,建立诚信信息查询平台、诚信红黑榜,推动企业加强自律、依法经营。在学校,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编印乡土品德教材90余套(种),把价值观体现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社会实践之中。


  坚持立体覆盖。结合人生成长节点,举办成人礼、新婚颁证礼、医务人员授帽礼、诚信纳税礼、新任公务员上岗礼等10多类有庄严感的典礼仪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加强载体建设,通过电影、戏剧、广播剧、动漫片、连环画、书画、剪纸、童谣等形式,把核心价值观演出来、画出来、唱起来。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全市共建道德讲堂700余处,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百人以上窗口单位实现全覆盖,开展道德宣讲活动7500余场次。注重民风家风,完善提升村规民约1300多个,收集整理家风、家训63万个。


  强化典型示范。在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广泛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深入开展“榜上有名”评选活动。常年开展“寻访日照好人”活动,加强好人事迹宣传,在全省建设第一个好人广场,推出中国好人51名、山东好人132名、日照好人1900名。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双向选择制度,建立“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项目库,征集、发布项目108个,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市21万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基层。


  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市直、区县单位包联乡镇、村居(社区)制度,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负责、社会组织协作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普遍加大政策保障、经费投入力度和工作督查力度,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序长效推进。实施“好人好报、温暖你我”关爱行动计划,建立一个道德平安扣、一次健康查体等好人褒奖关爱机制,实行志愿者嘉许激励和服务回馈制度。③


  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委书记 李志刚——


  整合资源、活用阵地,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371006557655290581.jpg


  近年来,我市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建管用机制,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缺损、人才缺失、活动缺少等问题,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整合资源。整合宣传、文化、财政、体育等多个部门的资金,统筹利用规划用地、闲置校舍、农民自留地等资源,市财政每年筹措近1亿元,多渠道多元化建设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现从无到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90%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上国家等级站。实现所有行政村“十个一”的标准建设,即每个行政村建设1栋宣传文化综合楼、1个文艺舞台、1个灯光篮球场、1个文体小广场、1个学用理论政策服务中心、1个理论小广播、1个国学画廊、1个乡村学校少年宫,组建1支农民文艺队、1支农民篮球队。


  科学管理。把宣传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议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纳入全市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每个乡文化站配备不少于3人的宣传文化管理员,每个村配备1名财政补助的宣传文化协管员。全市每年重点培养10名文化领军人物、100名县乡基层文化骨干、1000名农村文艺骨干。抓好文化结亲,组织宣传干部、理论工作者、文化专家、志愿者、机关干部,到联系村屯送戏下乡、送书进屯、结对帮扶,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村村寨寨。


  活用阵地。以“群众广场舞放歌价值观"为主题,举办“山歌三唱”活动,创作价值观山歌2000多首,600多支传唱队、3万多名山歌手活跃在各村屯,用山歌“颂党恩、传礼仪、唱好人”。举办“舞动美丽”活动,推广《国是家》《善作魂》等价值观广场舞,参与群众50多万人。举办国学画廊宣传活动,组织群众、民间画家绘制国学墙画,打造“文化村”。开展“村级学用理论政策”系列服务活动。举办领导团、专家团、博士团、百姓团“四团宣讲”,用百姓视角、百姓语言、百姓故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100多个理论政策成果转化基地,每年受益群众170多万人次。组织文化下乡、农民篮球赛等各种文体活动,形成“村表演、镇赛演、县展演、市评演”四级汇演格局,为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大餐。全市每年举办宣传文化活动2万多场次,参与群众200多万人次,呈现出“蜂鼓拍得青山舞,木叶吹得浪花开”的幸福景象。④


  05 重庆市永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赵德明——


  让宣传文化活动走进大街小巷


7132558912288753831.jpg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近年来,我区适应社会治理新要求、群众需求新变化,不断拓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阵地,把活动开展到群众中去,用阵地汇聚民心,用活动集聚民意,努力推动镇街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常态化。


  价值引领。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镇街党(工)委书记亲任团长,机关干部全员参与,实现村(居)宣讲全覆盖。创新宣讲方式,发挥“板凳宣讲队”“小喇叭宣讲团”等500余个宣讲组织作用,走村居、跑田坎、访民情,让宣讲多样化、生活化、常态化。开展“美丽永川·清洁乡村”主题行动,评选表彰“十大感动永川人物”,评选表彰“百个最美家庭”,评选推出“千名乡贤”,开展“万名志愿者传家风”活动,形成和美家风、醇美乡风、尚美社风。深化“礼仪棠城·文明永川”活动,开展以文明接待和文明街区、文明景区、文明小区、文明校区为重点的文明创建行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搭建平台。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镇街综合文化站23个、信息共享服务点22个、农家书屋269个、乡村广播5344个、村级篮球场188个。办好松溉镇“祠堂文化节”、何埂镇“七夕节”、中山路街道“社区邻里节”、五间镇“西瓜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三峡蝶画、永川版画、烟火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品牌化。将地域文化元素纳入城镇建设规划,打造更多“村在林中、人在画中”“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美景。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乡村文艺表演、社区体育节、农民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设施用起来、群众乐起来。组织文艺家、农村“土才子”定期采风,积极创作“中国梦”等主题文艺作品。


  统筹资源。在宣传战线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增强宣传干部政治、大局、责任三种意识,提升能说会写、活动组织等能力,让宣传干部真正有“几把刷子”。组织开展“重心下移、干部下乡”活动,区委宣传部机关干部对23个镇街实行“分片包干”,当好民情“调研员”、文化“服务员”、工作“指导员”。统筹体制内外资源,组建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民情信息、网络舆论引导、文体活动、新闻发布等6支队伍,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确保事有人做、事能做好。⑤


  06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 姚小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青年学生精神境界


12871700823738794320.jpg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大学理所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辐射源、主阵地、示范区、生力军的作用,提升青年学生精神境界。


  增强认知认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特点,调整充实教学专题,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各学院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以及橱窗、报刊、宣传栏等传统阵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和校训“明德至善、博学笃行”要求处处可见、人人知晓。注重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深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鼓励思政课教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设计与实施大学生经典研读以及课堂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知行合一。丰富“形势与政策”课堂,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价值追求,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需要。


  增进文化育人。一方面,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文化。学校通过举办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周、“人文之光·古韵滥觞”大型传统文化艺术节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网上竞赛系列活动,创办《贵大吟苑》诗词副刊,开办“溪山论道”、“文科论坛”“硕博论坛”学术讲座等活动,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搭平台、拓渠道,引导大学生广泛涉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让核心价值观引航励志文化。学校在“校长特别嘉奖”“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校园十佳”等评选中,积极倡导实现中国梦、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并将其作为首要考核标准,“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已经成为学校优秀人才的选拔共识和学生励志前行的思想灯塔。


  推动自觉践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动。一方面,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贵州9个市(州)签订了合作协议,与17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实施了“博士科技兴村行动计划”“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优势,拓宽专业口径,在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少课程放到田间地头、工矿企业等进行现场教学。工科类专业按“真刀真枪搞毕业设计”的要求,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和工程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⑥


  07 河北省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范国珍——


  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品牌

15196488763204458658.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别是理论宣讲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着力打造了“惠民好声音”特色理论宣讲品牌,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递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编织一张网。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乡、村各个层面的四级理论宣讲网络,规模达5000余人。市委宣传部充分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网络平台,先后建立了党建学习微信圈、社科理论及时学等各类学习平台和学习园地,对基层理论宣讲队伍进行辅导培训,有效提升了全市四级理论宣讲网络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国梦·赶考行”大宣讲活动中,四级宣讲网络共同发力,同频共振,集体发声,有效地弥补了以前仅靠市、县两级开展巡回宣讲不到位,存留“死角”“盲区”的不足。


  打好一张牌。理论宣讲就以“惠民好声音”为引领,主题不变,内容常新,从2012年开始,先后开展了“话改革 颂党恩——惠民好声音2012”“新目标 新举措——惠民好声音2013”“中国梦 改革潮——惠民好声音2014”“百姓通 邯郸兴——惠民好声音2015”等四个主题理论宣讲活动,先后涌现出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佘斌义、永年县榆林东村“大嫂宣讲队”、大名县“铁岭说唱”小组、峰峰矿区乡土宣讲稿编写创作组等一大批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唱好三台戏。一是“传统戏”求实。在县(市、区)各乡镇和主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建立了24个理论宣讲工作站,188个理论宣讲联系点,破解了基层理论宣讲“听不到”“听不懂”“没兴趣”“用不上”等工作难题。二是“地方戏”求新。组建了各有特色的政策宣讲队、文艺宣讲队、草根宣讲队。把土专家“请出来”,“点对点”式授课释疑解惑。三是“特色戏”求活。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变成通俗易懂的“段子”,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及时跟进邯郸享誉全国的“欢乐乡村”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活动,穿插开展各类“理论微宣讲”,并通过曲艺、快板、说唱等形式,把党的惠民政策送进了广大基层百姓的心中。


  编好一本书。2014年,编写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俗理论读物《好日子 新期待——惠民好声音2014》,受到广泛好评。在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又组织基层“土专家”承担了全省通俗理论读物《复兴路 法治风——惠民好声音2015》的编写工作,受到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肯定,并将于近期公开出版发行。⑦


  08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何义斌——


  在回应群众关切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说服力


15025222766320377522.jpg


  近年来,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紧围绕“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弘扬杨连第登高精神,着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为企业“保增长、保稳定、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集团公司自“兵改工”以来,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往往相互交错,有些思想问题就是由实际问题引发的,因此,解决思想问题必须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我们着眼于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将项目安家建家工作作为维护职工基本权益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着力解决好职工的吃、住、行、乐、医等问题,认真落实“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的“三不让”承诺,并持续开展扶贫帮困救助活动,用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的成效,增强了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说明力。


  我们还着眼于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坚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纳入企业党委重点工作目标,落实经费投入机制,纳入本级财务预算,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解决了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后顾之忧,不断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职工文化活动常态机制,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推进企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保障了职工基本文化权益,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和谐。


  适应新形势要求,集团公司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每年举办宣传干部培训班,不断提高宣传干部的思想境界、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培养一支懂政策、明理论、善实践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在此基础上,强化考核和激励机制,从机制建设、规划实施、经费投入、理论教育、舆论宣传、文明创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使用及绩效奖励挂钩,增强了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⑧


  09 河南省淮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朱在红——


  用优良家风夯实社会风尚基石


8360138517000269906.jpg


  河南省淮阳县以弘扬传承优良家风为抓手,通过家风家训进校园、家教宣传抓培训、本土家风讲传承及最美家庭评选等系列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明德、养德、守德,以家风带民风,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教育校园全覆盖。在各中小学校的教室、图书室等张贴悬挂家风经典语句,通过班报、校报、手抄报、宣传栏、文化墙、校园小广播、文学社等,刊载、播放家风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受到优良家风的熏陶。部分中小学校还采取让学生读家风书籍、听家风故事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广大学生注意言行举止,提升自身修养。目前,全县600余所中小学校,家风教育覆盖率达100%,学生参与率100%。


  多元培训促进家教上水平。着力抓住家教这一关键环节,引导家长在注重子女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孩子们的人格教育、关怀教育、承受力教育。近两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月末大讲堂”“幸福工程”“女德母教”公益论坛、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国学论坛等近20场活动,对全县家长进行培训。其中,河南省孝道文化研究会会长鲁献启、河南国学文化促进会社教委主席施柳贞、台湾知名学者曾仕强等专家学者20余人的精彩授课,受训者达30多万人次。


  家庭评选引领新风尚。广泛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筛选了一批崇德向上、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优秀典型。在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的基础上,推举出群众公认、社会赞誉的最美家庭典型30个,深入挖掘、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故事。借助2015年太昊陵传统庙会,对全县30户最美家庭、20名好儿媳、10名好丈夫、10名好儿女典型进行了隆重表彰。此外,还深入开展“寻找好家风”活动,基层干部群众主动将自家的、宗族的家规家训等,收集整理并向上推荐。目前,全县共收集到社会各界推荐的各类家风家训640余条。⑨


  10 广东省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唐颖——


  抓好创新,释放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活力


15502808622135659434.jpg


  中山市大胆探索,狠抓平台、载体、手段、形式创新,积极回应宣传思想文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抓载体创新。制定《中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采取“信用红黑名单”等措施推进诚信建设。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人文道德环境与市民素质明显改善,行人和非机动车遵章率达95%以上,比开展前提高了20%。将“互联网+”理念引入理论工作,搭建中心组理论学习服务平台,逐步拓展为“微理大义”微信公众号、中心组学习秘书工作群、理论中山网站。在全市范围内遴选理论学习精品课程,主动对接基层需求,强化基层用户体验。此外,我们还大力推动基层宣讲员、特邀理论研究员、中心组学习秘书等三支队伍建设,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基层工作队伍建设。


  抓手段创新。为激活媒体自治潜力,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新闻道德与媒体新闻公信力评价委员会,构建起举报投诉、调查研判、回复处理、申诉受理四项工作机制,加强媒体与舆论生态可控性,增强媒体新闻公信力。还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媒体阵地。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建立联席会议、组织领导、正面宣传、热点评论、环境净化等六大工作机制,整合市镇两级政府官方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中山网”“中山之窗”等本土主流网站力量,形成网络宣传合力。


  抓形式创新。发挥好文艺惠民、育人作用,举办“身边好人”微戏剧展演活动,开展“好人·好梦——中山好人原型诗书画印作品展”、首届中山微电影创作大赛和首届中山诚信文化音乐会。另外,我们还独辟蹊径,策划拍摄了纪录片《味道中山》《医院里的故事》,均获得中国南派优秀纪录片大奖。其中,《味道中山》登陆央视纪录片,提升了中山市知名度和美誉度。⑩

责任人编辑:万鹏、朱书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