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党建首页 >> 党建期刊 >> 《党建》 >>正文

忽培元:红飘带从这里出发——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抒怀

《党建》

字号: + - 16
原标题:忽培元:红飘带从这里出发
       那魂魄般绵延的红飘带,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军长征不是神话,却胜过神话。80年后依然回味无穷,感慨无限。可惜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感同身受地体验那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那震撼世界的伟大远征。于是才不断有各种各样“重走长征路”的行动。

       久仰了大别山,终于来到你的怀抱。一群痴情热切又不无忐忑和疑虑的后生作家,驱车行进在这曾经腥风血雨的红色土地上,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

       1

       车窗外面,金秋时节的绿野平畴、屋宇楼堂。交通纵横的蓬勃丘陵山地,忙碌的村镇,金果稻浪、绿荫桂香,伴之以钢铁机器的噪声、车水马龙的喧嚣……不见了红旗火把、梭镖长矛、怒涛铁流,远去了呐喊号角刀光厮杀。

       啊,一曲《再见了大别山》,含泪的歌唱,岂止是老八路的肺腑纠结,更是老少几代人的心灵共振,山川溪流的苍凉回响,甚或一个时代的无奈与惆怅……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可近年来的思绪与梦境之中,总觉得丢失了什么,茫然无主中渴望寻找。失去什么也许都不可怕,唯独整天打着饱嗝酒气,伴着鲜花掌声,听着靡靡之音而远离真情、忘记初心,失魂落魄、六神无主,空虚茫然、醉生梦死……那才是最悲哀,最为令人担忧的可怕现象。

       我们一路行进。前面出现一座银色高塔。那是新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列队献上花圈,然后三鞠躬、庄严宣誓……做着这些事先规定的动作,突然想到陕北延安老家。宝塔山附近,窑洞错落的山村,谁家娃娃病重,老人们就说丢了魂。于是静夜里,老奶奶在村外凄凉呼唤:回来,回来——不用问,这是在“叫魂”。老奶奶手里捧着收魂的笼布或笊篱,一路叫着孙儿的名字,一面还模仿回答。老人家坚信灵魂归来,孙儿病就好了。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组织作家重走长征路,是中国作协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重要战略部署。眼下,我们行走在大别山中,如同匍匐于红二十五军诞生和开步长征的地方,逐渐深化着对于此行意义的理解。

       2

       井冈山、太行山、大别山,中国革命三座名山。其中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先后产生的八支革命队伍,组成劲旅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28年艰苦卓绝,倒下了三四十万革命英烈,走出去349位战功赫赫的共和国将军。此地堪称党魂、军魂、国魂之源头,堪称我辈陶冶情操、迈步新长征的精神家园所在。

       难怪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就预言:“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新县烈士纪念塔前,作家、诗人们浮想联翩。想到那么多的好人,活生生的青年,我们的先辈,为了理想信念舍生就义……如今他们长眠地下,灵魂不灭,遗志永续!这正是新中国兴旺元气所在,精神根脉所在。眼前高塔,宛若雾霾中一道闪电,令人茅塞顿开、身心透亮!

       我们继续前行,沿着先烈足迹。车上播放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录片,讲述红二十五军诞生及浴血奋战故事。

       “1921年中共建党后,董必武、陈潭秋首先来到红安、麻城宣传革命,组建党团组织。1923年,16岁的吴焕先外出求学接受进步思想,来年入团翌年转党。1927年,毛泽东在武汉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洒下的农运火种很快大面积燎原。吴焕先回到家乡四角曹门村,破天荒把马克思像张贴在吴门祠堂,引起轰动。为了发动农民,他还当着佃农债户烧了自家一百多亩地契和账本,遂组织起农民协会。鄂豫皖各地农会纷纷成立,一百多万人加入农协,还建立一千多所中山、列宁小学,扫盲识字宣传进步思想,并武装农民,成立农民自卫队,打土豪分田地,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7年12月黄麻起义爆发,打响了鄂豫皖对敌斗争第一枪。在吴焕先、徐海东带领下组建了红二十五军。敌人大举围剿,许多人牺牲,红二十五军并入四方面军离开苏区开往川西。此后坚持斗争的鄂豫皖省委决定重建红二十五军。徐海东为军长,吴焕先为政委。部队很快发展到上万人,打过几仗,就发展到13000多人……”

       历史场景已经凝结成群雕。轿车如同历史的隧道,引领人们走进昨天……可惜当事人全都不在,后人的讲述听者并不感到震撼。流血牺牲呀,坚持斗争呀,这些沉重而激烈的字眼似乎都失去了原有的分量。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就像迷路的孩子,面对纷扰熙攘的世界,感到无所适从。

       “1932年10月,红二十五军再度遭到错误路线干扰,奉命打敌人重兵把守的七里坪。结果打了43天,未果。部队缺粮,每从敌人手中抢一袋面,损失7名战士,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直到仅剩3000人部队才撤出战斗,又遭敌尾追分割。军长徐海东掩护吴焕先率部突出重围,自己却没有突围成功,只得返回皖西北,发动群众坚持斗争。不久在金寨成立了红二十八军,之后两部会师。接上级指示,为保存革命力量,以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开始长征。其他参加长征的部队都是越走人越少,唯独红二十五军,走到陕北还增加了700多人,并走出96位开国将军。最多的一个班,就出了韩先楚、刘震、陈先瑞三位著名将军。”

       窗外是车水马龙和密集的村落,忙忙碌碌的人们,显然早忘了上述陈年旧事。人们都在忙着满足各种欲望。“闹革命”和“牺牲奉献”,已经成为遥远而听起来丝毫没有感觉的词语。有人甚至著文公开质疑革命是否必要,且响应者不乏。数典忘祖,中华民族之大不幸!

       欣然此行。不能让那牺牲奉献激越悲歌,连同战火硝烟一同消散远去;不能让那魂魄般绵延的红飘带,孤寂抖颤在疾风苦雨之中……

       3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我们伫立在大山般巍峨的群雕前久久沉思。为何数百名功成名就的将军雕像个个面部表情痛苦?“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位身经百战的将帅身下,足足躺着三千多位烈士。徐海东一家被杀66口人,其中27位近亲。吴焕先母亲和兄弟姐妹5人一次被杀。附近一个叫红冈的村子,不到两个月,敌人杀了三百多人……我们心在战栗,随即被热血浸润,沉入惨烈历史深处。

       河南信阳罗山县,一个叫何家冲的小村子,历经千年的老银杏树下。午后,金色阳光深情而热烈地照耀着光影斑驳的广场。周围一片寂静。时空仿佛定格下来,等待即将降临的瞬间。

       那一刻,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神圣。这儿是红二十五军迈步长征的出发地。我们瞬间完成了一次神奇穿越,穿起并不合体甚至有些别扭的灰色军装,戴上平常只是在影视中见到的红领章红五星八角帽,集合号声,四处迅速汇集的灰色人流,列队口令,鼓点般整齐的步伐,年轻的队伍开始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

       一路上了解到,吴焕先、徐海东都是很了不起的崇高、无私、清醒的地方革命领袖。徐海东主动把军长让给程子华,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得到的。在陕北迎接红二十五军的刘志丹、习仲勋,同样具有黄土高原一样的广阔胸怀。顾全大局不惜委曲求全;大义凛然甘愿牺牲个人一切。正因为红军中聚集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才创造了长征和许多令人闻所未闻的奇迹。

       队伍翻过山包,面前是一座悬空的浮桥。飞夺泸定桥!我们气喘吁吁走上剧烈晃动的桥面,耳边就又响起密集的枪炮声……队伍来到陕西,进入秦岭腹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行军更加艰难。在洛南县,吃着农家的红薯苞米,体会当年红军物质生活。此后乘车大半天翻山越岭到达大山深处红军军部曾经驻扎过的一个小镇。中共鄂豫皖省委曾在镇上的春永茂中药铺召开常委会议。

       南北大山高耸,镇街特别狭窄。刚过晌午,街头已没阳光。当地也没有纪念馆。老中医杨春荣的后代杨青山,在军部住过的他家老屋中自发办了展室。他把自己所能找到的和红军后代来访赠送的物品归类展示出来。除了文字说明,他还创作了几首歌,讲述中拉着手风琴自唱表演,令人十分感动。那天,他还详细讲述了军长徐海东负伤疗伤经过。说省委正在开会,国民党军重兵来犯。部队与强敌突然遭遇,情况十分危急。军长徐海东带队抢占山头时头部中弹当场昏迷,生命垂危。老中医杨春荣冒风险上猛药救治,军长九死一生……杨青山讲得泪流满面。

       指挥红军的重担落在政委吴焕先和程子华肩头。部队边打边撤,脱离危险后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绕西安,沿秦岭西进。不久进入甘肃陇南回民地区。敌人继续围追堵截。部队边打边朝北部山区挺进。就在此后的一次战斗中,吴焕先壮烈牺牲,是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年仅28岁。

       红色的血液,红色的旗帜,红色的钢铁洪流。红一、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像4条从天而降的巨龙,奔腾在饱经忧患的中国大地!

       4

       寻找红色记忆,感悟艰苦卓绝,体察远征之难。10天疾行4省近万里,等到风尘仆仆到达陕北永坪,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大别山是一座丰碑,镌刻了中国革命的全部历程。陕甘、陕北根据地的黄土山峦黄河径流,更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连绵不断的山川河流,凝聚灌注了中国革命的全部经验和理论结晶。长征是热血凝成的红飘带,把二者紧密相连。它不仅仅是一次远征,更是一种图腾呈现。它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酝酿了又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它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世界瞬息万变,我们可以忘记许多,但是不能忘记长征!● (注:此文系作者为本刊撰写专稿)

责任人编辑:万鹏、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