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党建首页 >> 党建期刊 >> 《党建》 >>正文

以红色文化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

《党建》

作者:赵树杰
字号: + - 16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苦难辉煌中,位于胶东半岛腹心的山东莱阳是不能忘却的一方血与火的热土。莱阳也是我的故乡,海莱地区革命往事(新中国成立前的莱阳包括今海阳、莱西一部分,故当时也称海莱)在我幼年时就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时光荏苒,红色故事还在传扬吗?近期,我回乡走访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状况,有几点印象与感发。

       一部英雄史诗,镌刻在海莱大地上,回响在千千万万百姓的心灵中

       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自身奋斗的真实记录,是活生生的历史凝结而成的,她的生命力在民间、在当下人们的记忆中。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的第一步不应当是钻进书斋穷经博古,而是到普通百姓中采采风、听听他们的声音。访亲探友、拜年串门中,无论家庭聚会,还是邻里闲谈,我的一个突出印象是,海莱地区革命岁月总是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之一。人们对于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故事,特别是那些与本乡本村本族本家密切相关的细节,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老人们总爱讲讲本村第一批共产党员的身世生平,聊聊本乡“林二虎”(姜宗泰)威震敌胆、成长为军区司令的传奇人生,回顾本县第一个县委书记“小李”(李伯颜)和第一任胶东特委书记“舒大牙”(张静源)的故事本末。许多人念念不忘开国上将许世友在莱阳的革命生涯,为许司令的夫人田普同志是莱阳人而自豪,对聂凤智、张万年将军参加的万第战役津津乐道。各村各乡的家庭家族中,有亲人参加革命队伍南征北战、血洒疆场的比比皆是。谭格庄镇安里村,有近200位青年参军或支前,牺牲40多人。

       从当年全国范围的形势看,海莱地区人民追随革命的步伐从没有迟疑,这里的革命历史时段长、重要事件多,无数仁人志士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中前仆后继,慷慨激昂、勇于牺牲的光辉事迹写满了历史画卷。1925年,万第镇水口村人宋海艇在济南受党的派遣回乡。他利用小学教员身份,很快在周边吸收第一批8人入党,用革命火种为古老乡村开启了全新时代大幕,党员和党组织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在土地革命中,他们宣传党的主张,组织抗粮军,努力建设红色苏维埃政权。在抗日战争中,他们“脱下长衫到农村去”,发动群众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日寇浴血奋战。在解放战争中,他们发动土地改革,动员群众参加和支援人民解放军。

       如何让丰碑永铸?莱阳市委高度重视革命文化传承,组织编写了《莱阳红色文化丛书》(一套8集)、《中国共产党莱阳历史》、《红色印记》、《莱阳历史人物》、《安里村英烈》等资料,对海莱革命历史做了系统的整理,让红色记忆深深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一个专题展览,追寻一个政党由弱到强的蹒跚脚步,深刻揭示一种伟大胜利的必然性

       据莱阳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介绍,莱阳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和建设红色文化,建立了“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我慕名来到这里瞻仰参观。展馆依托原莱阳地委专署旧址建成,坐落在原莱阳农学院校园内,静静地掩映在高大的林木中。展览规模不大,共展出图片300多幅、实物180多件,重点展示1925年到1949年,胶东农村第一批共产党员、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县委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革命历程。

       展览鲜明地回答:红色旗帜为什么能够打得久并取得最后胜利?共产党不是海莱地区最早的政治组织,也没有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并遭到各种反动势力的反复扑杀,却愈挫愈勇、不断壮大。一张张褪色的图片告诉我们,站在时代前头、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一批又一批信仰忠诚、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不可战胜。宋海艇发展第一批党员和农民协会会员,很快形成一片红色区域,国民党“清党”反共,他被迫避祸他乡。随后,李伯颜回乡,建立中共县委,组织武装暴动,不幸被叛徒所害。接着,张静源重建莱阳县委,成立海莱游击队,次年被党内分裂分子所害,大批党员被杀,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中继续坚持斗争。全民抗战兴起,中共奋勇抗击日伪和顽固派,发动花园头阻击战、五龙河战役、旌旗山战役、万第战役,直到驱逐日寇出境。抗战胜利后,党领导莱阳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取得胶东保卫战最后一战——莱阳战役的胜利,迎来了崭新时代。这是一颗种子成为参天大树的光荣历史,展示了昨天的不平凡历程,也昭示着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展览给我们深刻启示:人民是党的事业最深厚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共产党人在海莱第一次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胶东抗粮军时,一个月就发展1000多人。成立中心县委后,几个月就建立党支部100多个。抗战爆发,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半年之内拥有民先队员5000余人。解放战争中,莱阳组织三次“大参军”,万名青年入伍。其中,赤山区接到组建一个连的任务,报名者竟达800多人,最终经上级批准458人入伍、组建成一个营,在英勇杀敌中成长为战功卓著的“赤山营”。莱阳人民支前踊跃,他们出的民工劳力和粮草以千万、以亿计,远至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战场上都活跃着他们奋不顾身的身影,涌现了一批拖不垮、打不烂的“钢铁担架团”“模范担架营”。血雨腥风的战争已成为历史,然而,我们要走得更远,最坚实的力量依然是亿万百姓的人心和臂膀。

       一座纪念设施,铭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成为价值传承、灵魂塑造的神圣殿堂

       沿着弯曲的山路,我爬上了水口村南的一座山。山顶矗立着一座60米高的塔式火炬,塔身为白色筒式,汉白玉底座,塔周配以丰富的革命素材。火炬塔庄重肃穆,诉说着峥嵘岁月中的革命故事。山下富水河蜿蜒穿过村庄丘陵,伸向远方,汇入五龙河,奔向大海。站在这里,让人浮想联翩。当年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正像这滔滔河流一样吗?共产党员们怀着理想与激情从这里走出,冒着生命危险奔走于海莱大地上,党支部、县委、革命队伍、根据地纷纷产生,终于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荡涤了一切旧势力。一座纪念设施就是一份凝固的记忆,她用无声的语言追述往事,让人们铭记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

       据了解,莱阳近年来大力建设和保护革命纪念设施,努力把红色文化传承化无形为有形。红土崖革命烈士陵园,总面积3.2万平方米,安葬2526名烈士,被列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龙沟党支部诞生地、胶东抗粮军成立遗址、民先县队部遗址、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八路军韶格庄地下情报站、胶东军区司令部遗址以及宋云程、宋玉桂先烈故居等,先后被立册立碑。

       当地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把建设和保护革命纪念设施作为灵魂工程来实施,结合爱家乡爱国家教育,把本地先烈人物、革命遗迹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打通先辈奋斗历史与我们今天生活的赓续关系,让纪念设施成为会说话的文物,让红色文化成为不变的基因传承下去。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硝烟弥漫的年代已经远去,但沧海桑田不能湮灭先辈开创的红色基业。在革命传统的滋养下,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砥砺前行,先辈的夙愿必将变成民族复兴的伟大现实!

       (作者系中央文明办二局副局长)

       (本文刊载于《党建》杂志2017年第3期)

责任人编辑:杨文全、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