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兵:思想教育在价值观培育中的主导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它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主导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热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核心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价值标准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意识形态功能,它既是统治阶级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又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发挥着其他实践活动难以实现的作用。通过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浊扬清,统一人们思想,整合社会意识,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2、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践行核心价值观,理论认知是前提,情感认同是根本。若理论上对核心价值观毫无知晓,践行无从谈起;若情感上认同度不高,践行难以落到实处。通过教育,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人们在与核心价值观发生联系时,若认同则会乐于接受其影响,否则难以实现。理论认知增强真理的力量,情感认同放大道义的力量,唯有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核心价值观才能行之久远。思想政治教育找准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正面引导,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发挥示范效应,弘扬真善美;针对背离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和个人予以批评教育,利用反面教材威慑警示,贬斥假恶丑。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教育身边人,使人们看得见,做得到,打开心扉,激发情感,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
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核心价值观的牢固根基
1、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就明确了传统文化对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作用和基础地位。核心价值观固然需要紧跟时代,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但核心价值观之树还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
传统文化所涵涉的丰富教育资源及其文化“化人”功效,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语境。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众多学者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使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对传统文化辩证鉴别、合理扬弃,为在培育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科学开掘好、利用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它有助于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讲清楚传统文化的渊源、脉络和走向,弄明白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有助于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助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载体功能,营造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氛围。利用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在国民教育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选取《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读物,推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滋养人们的心灵;另一方面,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活动,春节的祝福美好、清明节的缅怀先人、端午节的身心家国、中秋节的合家团圆、重阳节的尊老敬老等,在节日活动中接受文化熏陶。近年来兴起的国学论坛、百家讲坛,一些地方举办的道德论坛、文化讲堂等,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形式,运用传统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伸向千家万户,用传统文化构建人民群众的道德美,铸造人民群众的行为美。
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的过程,为培育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环境。培育核心价值观需要良好的环境,人们善良的道德情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最深厚的土壤。建国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某些领域道德失范,某些个人价值观扭曲,价值判断丧失底线。面对这种情况,要把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项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作为价值认识理论,就是为了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通过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可塑性最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素质,引导青少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实践,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养成,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氛围中陶冶道德情操,践行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践属性,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学雷锋、道德模范表彰等活动,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素质。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养成,其生命力就在于实践。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这一论述指出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就是在日常生活进行实践,形成实践养成的氛围。找准思想共鸣点、利益交汇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实践,开展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作者: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研究”(13JZD033)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解决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认识困惑路径研究”(12YJC710045)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热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核心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价值标准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意识形态功能,它既是统治阶级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又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发挥着其他实践活动难以实现的作用。通过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浊扬清,统一人们思想,整合社会意识,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2、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践行核心价值观,理论认知是前提,情感认同是根本。若理论上对核心价值观毫无知晓,践行无从谈起;若情感上认同度不高,践行难以落到实处。通过教育,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人们在与核心价值观发生联系时,若认同则会乐于接受其影响,否则难以实现。理论认知增强真理的力量,情感认同放大道义的力量,唯有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核心价值观才能行之久远。思想政治教育找准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正面引导,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发挥示范效应,弘扬真善美;针对背离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和个人予以批评教育,利用反面教材威慑警示,贬斥假恶丑。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教育身边人,使人们看得见,做得到,打开心扉,激发情感,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
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核心价值观的牢固根基
1、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就明确了传统文化对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作用和基础地位。核心价值观固然需要紧跟时代,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但核心价值观之树还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
传统文化所涵涉的丰富教育资源及其文化“化人”功效,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语境。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众多学者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使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对传统文化辩证鉴别、合理扬弃,为在培育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科学开掘好、利用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它有助于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讲清楚传统文化的渊源、脉络和走向,弄明白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有助于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助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载体功能,营造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氛围。利用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在国民教育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选取《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读物,推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滋养人们的心灵;另一方面,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活动,春节的祝福美好、清明节的缅怀先人、端午节的身心家国、中秋节的合家团圆、重阳节的尊老敬老等,在节日活动中接受文化熏陶。近年来兴起的国学论坛、百家讲坛,一些地方举办的道德论坛、文化讲堂等,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形式,运用传统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伸向千家万户,用传统文化构建人民群众的道德美,铸造人民群众的行为美。
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的过程,为培育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环境。培育核心价值观需要良好的环境,人们善良的道德情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最深厚的土壤。建国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某些领域道德失范,某些个人价值观扭曲,价值判断丧失底线。面对这种情况,要把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项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作为价值认识理论,就是为了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通过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可塑性最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素质,引导青少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实践,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养成,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氛围中陶冶道德情操,践行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践属性,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学雷锋、道德模范表彰等活动,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素质。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养成,其生命力就在于实践。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这一论述指出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就是在日常生活进行实践,形成实践养成的氛围。找准思想共鸣点、利益交汇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实践,开展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作者: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研究”(13JZD033)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解决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认识困惑路径研究”(12YJC710045)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责任人编辑:朱书缘、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谭永旭:“不出事”更要多做事
下一篇: 乌鲁木齐铁路局:为丝绸之路核心区聚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