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之江新语》文章选登(二十一) 习近平之江新语:从“倒逼”走向主动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
发展不能走老路
(二○○五年二月十八日)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根本指南。科学发展观不是不要发展,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重要论断,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义所在。科学发展观首先还是要发展,其关键在于发展不能再走老路。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发展要城乡协调、地区协调。发展不能断送了子孙的后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好日子先过”,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因此,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这些道理一经揭示出来,看似浅显易明;但不揭示出来,可能在实践中就忽略了;一旦忽略,就出现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积重难返,就非下“虎狼之药”不可,这就需要宏观调控了。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常态,去年以来“有保有压”的政策是宏观调控,前些年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也是宏观调控,今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宏观调控。
从“倒逼”走向主动
(二○○五年四月十五日)
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话说得绝对了些。但世上有些事确实是“倒逼”出来的。譬如,浙江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逼着众多浙商走南闯北开辟新天地,逼着众多企业做好“无中生有”促发展的文章。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不仅“倒逼”出浙江的实力和活力,而且造就了一批创业型人才,这是浙江推进新发展的最大“资源”。
现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现实经济活动中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形成了新的“倒逼”机制,实际上这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契机。我省一些地方以脱胎换骨的勇气,从被“倒逼”转向主动选择,逼出了“腾笼换鸟”、提升内涵的新思路,逼出了“借地升天”、集约利用的新办法,逼出了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新转折,从而用“倒逼”之“苦”换来发展之“甜”,争取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飞跃。这说明,面对“倒逼”的客观现实,唯有变压力为动力,深刻认识,尽早觉悟,抓紧行动,才能从“倒逼”走向主动,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化压力为动力
(二○○五年五月三十日)
面对当前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各级干部不同程度地感到一些压力,比如,转变传统思维定势的压力,落实领导责任制的压力,基层工作难做的压力,上级机关检查和督导的压力,甚至还有一些遭受非难和责怪的压力。有压力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可以促进工作,提高质量。但压力过大,超过承受程度,也会影响情绪,走向反面。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发挥“调压器”的作用,适时给干部“增压”和“减压”,使其始终保持在一种“常压”的工作状态。“调压”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调动和保护各方的积极性。气可鼓而不可泄。各方尤其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是推进发展的动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加以珍惜,给予保护,这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对基层干部,要全面落实“三多”要求,多给一些鼓励,多予一些指导,多教一些方法,既要下达“过河”的任务,更要切实指导帮助其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就必定能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
不畏艰难向前走
(二○○五年六月二十日)
浙商源起于浙江独特的文化基因,源起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源起于浙江资源环境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说,浙商也代表了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和开放精神。浙江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正是由于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正是由于历届党委、政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支持,放手发展。浙商自草根中来,每一位浙商的成长都伴随着克难攻坚的拼搏,每一位浙商都有一部艰苦的创业史。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我们在发展中又遇到许多困难,既有“先天的不足”,又有“成长的烦恼”,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减弱,新的矛盾又在产生。浙江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结构需要优化,产业需要升级,企业需要扩张,要素需要保障,环境需要保护,市场需要更大的空间,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面对产业升级的动力,企业发展的张力,要素制约和资源环境的压力,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拓展新的空间。浙江的资源禀赋逼迫我们,浙商的走南闯北启示我们:浙江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既需要“立足浙江发展浙江”,又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同时,妥善处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既为浙商走出去搭桥铺路,做好引导,又为浙商的回归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创业环境,使更多在外创业有成的浙商反哺家乡,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包括浙商在内的浙江人民从来不怕苦,从来不畏难,这是我们不断前进、走在前列的不竭动力。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责任人编辑:朱书缘、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