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开拓新境界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字号: + - 16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出自经济词汇,却在很短时间内由经济思想界扩展到其他领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词。

       “新常态”的“新”是针对“旧”而来的,“常态”是针对偶然而来的,意指新近发生的已经相对稳定的形态。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过:“每一个时代思潮,都有一个哲学问题成为讨论的中心。”时下,“新常态”的问题来了,从经济新常态扩展到政治新常态、文化新常态、社会治理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以及党的建设新常态等方面。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努力适应新常态,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适应新常态要有好心态

       “生活在别处”,曾是诗人的感叹。时下,一些人面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也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困惑,不是去积极的调整自我、适应变化,而是无谓的抱怨、莫名的指责、消极的等待观望,甚至幻想一觉醒来回到从前的状态。如此,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心境,而且还会在日新月异的形势面前落伍掉队。

       古人云,反己者,触事皆成药;尤人者,动念即戈矛。意思是说一个经常自我反省的人,他日常接触的任何事物都会变成修身戒恶的良药;一个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只要念头一动,就像戈矛一样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对待新常态,采取回避的态度不现实,抱怨指责更不可取,正确的态度就是积极改变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有淡定的心态。身处改革的年代,我们所面临的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有的变化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也是我们所期盼的,有些则在我们的预料之外,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既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以平静、平和的态度去对待。要有自信的心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善于“諮诹善道,采撷时新”,使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反腐败的深入,也必然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应该增强信心,以乐观进取的姿态积极应对。要有开放的心态。新常态的“新”,是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认识和适应新常态,必须摈弃旧的思想观念,跳出部门和个人利益的小圈子,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新事物。

       适应新常态要有好状态

       在体育竞赛中,有一个“在状态”的术语,后来引申开来,无论是体育竞赛还是干别的事情,都需要提倡“在状态”。其意就是要专注、要忘我,激发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创造出最佳的业绩。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适应新常态也要有一种好的精神状态。有了好的状态,就能目光远大,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比天还高,不为各种利诱所惑,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利益观;有了好的状态,就能勇于担当,对于认准的事、决定的事和已经部署的工作,敢于负责、一抓到底,遇到难题矛盾敢于挺直身板、迎难而上;有了好的状态,就能心无旁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反观当下,在我们身边,时常听到一些“真没劲”的叹息,看到种种“不在状态”的表现。有的精力不在状态,有的兴趣不在状态,有的能力不在状态,甚至对日益常态化的转作风、立规矩,明责任、严纪律,强素质、提效能等怀有抵触情绪,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心态。于是乎,一些人平时做敲钟和尚,遇事当甩手掌柜,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凡此种种,都有悖于共产党员的党性和人品、官德,都是与“新常态”所应具备的精神状态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纠正过来,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适应新常态要有好作风

       “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对党员干部来说,中央出台的包括“八项规定”在内的一系列“清规戒律”,就是为官从政的行为规范,是整风肃纪的利器法宝。作风建设的常抓不懈,反腐败斗争的强势推进,使一些人感到“压力山大”、“为官不易”,其实是指贪官不能贪了、庸官不能混了、懒官不好受了,做违法违纪之事不易了。这种政治生活的新常态,对于干部是保护、是福音,是干事成事的机遇。我们不但要积极适应这种新常态,信奉和践行“三严三实”的为官准则,而且还要不断努力扩展新常态的成果,使我们的党性更纯正、精神更饱满、作风更扎实,把人生的每一步走得更稳、更好。

       作风的背后是理想信念。纵观那些违纪违法干部落马的人生轨迹,究其根本原因都是背弃了当初对党组织的承诺,背弃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在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受到多元文化冲击的今天,任何的思想懈怠,行为放纵,都可能给形形色色的诱惑以可乘之机,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所左右,最终导致人生之船的倾覆。因此,适应作风建设的新常态,既要从大处着眼,做到牢记党的宗旨,牢记我们出发的方向,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以党性原则的重量“压舱”,又要在日常小节上防微杜渐,严于律己、守身如玉。这样才能深扎作风建设的根基,让践行好作风成为习惯,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常态,让接受监督成为自觉。

       适应新常态的过程,既是一个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对主观世界的修正过程。《论语》中的“政者,正也”,《道德经》中的“以正治国”,《从政录》中的“正大力心”等,都强调为官从政必须以正为本。我们有时对新常态看不准、看不清,抑或看不惯、不适应,恰恰说明我们的主观认识不能适应事物发展的需要,其原因或思想跟不上形势,或看问题方法不对,或私心杂念作祟。要让思想跟上形势,主观符合客观,就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尤其是要摈弃思想杂念,摆脱利益的羁绊,才能识大体、顾大局、观大势,顺势而思而行,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开拓事业新境界的同时,不断开拓人生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大港油田集团宣传部)??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责任人编辑:朱书缘、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