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政学说的内容及其价值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孟子是比肩孔子的儒家圣人,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贡献集中体现在孟子的仁政学说中。孟子的仁政学说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孟子的性善论、尽心说、浩然之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孔子的政治思想重心侧重于统治阶层的道德教育,由统治阶层带领人民。在早期的儒家文献里面,没有一种文献谈到要解决民生疾苦。主要是致力于建立礼仪,强调君子修身。但是,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紧迫的现实情况,就是老百姓的生存与温饱已经面临严重威胁,这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孟子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直面民生与百姓疾苦问题,提出了他的仁政学说。
一、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孟子的仁政方案有特定内涵,就是关心人民疾苦,解决民生问题。孟子认为,这是政治的第一要务。孔子的仁学主要落实在教化上。在孔子思想中,仁是各种美德的总称。孟子接着讲孔子的教化思想,但是孟子把论述的重点放在了解决民生疾苦的社会重大问题上。这是孟子继承孔子思想又发展孔子思想的独特贡献。
孟子发现,伟大而又简单的政治学原理就是解决民生问题,施行仁政。孟子的浩然之气、舍我其谁的精神气概,都来源于他的这个伟大发现。孟子认为,政治就是赢得人心。他觉得这个太重要,但又很简单。他相信统治者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认真领会这个原理,一定愿意去做。孟子劝齐宣王行仁政,但齐宣王有些犹豫,感觉自己做不到。在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中,齐宣王说出了自己的“大欲”。孟子说,“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你的大欲望能说说吗?齐宣王不好意思讲。孟子说,你不说,我替你说:你的大欲望难道是你吃的东西不够好吗,住的房子不够大吗,身前的美女、侍从不够多吗?都不是,因为你的大臣的这些需求都可以满足,难道作为一个国君的这些愿望还无法满足吗?齐宣王说,是的,这些都不是。孟子接着说,“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你的大欲望就是通过战争来开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让秦楚来朝见,统一天下。
在战国战乱的时代,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夺取天下,“莅中国而抚四夷”。孟子洞察了这一点。所以,孟子并不反对齐宣王的大欲望。但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目前的方法去实现大欲望是不可能的,甚至情况会更糟,会引来杀身之祸。孟子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你的所为去求你的大欲,就如同“缘木求鱼”,根本不可能做到。齐宣王一听,惊讶地说:“若是其甚与?”有这么可怕吗?孟子说,后果更可怕,“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捉不到鱼白忙活一场,没危险,但是齐宣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不但捉不到鱼,还要有更大的危险。意思是,你以一国之力与天下为敌,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孟子敏锐的把握时代的脉搏,洞察时代的走向,回应了人民的需求,痛心地指出:“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在这样一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如果统治者能给百姓做出一点点好事,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让他们活下去,老百姓都会心存感激。孟子说:“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统治者“解民倒悬”,让百姓脱离“水深火热”,是应该行的仁政啊!
孟子对梁襄王说,七八月间禾苗快旱死了,这时候,“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意思是说,当今天下大乱,人民困苦,快活不下去了,如果这时候王能行仁政,老百姓都会跟着你干。这就是“久旱逢甘霖”的道理。
孟子的话语具有说服力与穿透力。他对于直面的问题并不是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讲究策略,最终亮出自己的观点。当梁惠王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急切地希望孟子帮着自己的国家迅速强大起来。但是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批评,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国君带头讲利,大夫就会效仿,大夫讲利,士就会效仿,最后的结果就是以下犯上,社会秩序失衡。
梁惠王带孟子参观他的私家园林,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说:“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贤者可以享有此乐,但是“贤者而后乐此”。宋代的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源头就出自于此。这里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统治者不应该先考虑到自己的享受,而是要体察民情,解决民生问题,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如此才是长治久安之道。不然的话,你越快乐,百姓越生气。孟子说: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不能与民同乐就是“独乐”“独乐”的结果是“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尚书》记载,人民痛恨夏桀到了极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人民如果这样想,统治者怎么能乐呢?
孟子卓越的演讲才能,打动了齐宣王。但是齐宣王说自己有很多毛病,“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好勇”是喜欢动用武力,“好货”是喜欢积聚财物,“好色”是喜欢美女。作为一般人来说,这些欲望的提出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国君就有问题。孟子给齐宣王讲了古代圣王是如何处理这“三好”的。好勇,可以保国安民,抵御外敌;好货,屯聚起来的东西大家一起用;好色,“昔者太王好色”“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好色,却不独占。但是,如果王有“三好”,百姓却没有生命安全保障,财产的保障,甚至男的娶不到妻,这时候,王的“好勇”“好货”“好色”就成为社会动乱的导火索了。
二、善政是为政者的责任
孟子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不只是单纯的人性论,还是为政者的政治责任。《孟子》书中“见牛未见羊”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路。有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过,齐宣王坐在堂上,问,牵牛干什么去。牵牛的人说,将以“衅钟”。衅钟是在新钟落成的时候用动物的血来祭一下,是古代的礼仪。现在就是牵牛去杀掉,以牛的血去祭钟。齐宣王看到牛打哆嗦,就说,把牛放了吧。牵牛的人说,是不是不用衅钟之礼了?齐宣王说,不要废礼,用羊代之。于是,齐国有人说国君小气,舍不得杀牛,改用羊祭钟。齐宣王觉得自己不是吝啬,但是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孟子给出了答案。你为什么舍不得牛,是因为你看到了牛打哆嗦,你“不忍其觳觫”,又不想废礼仪,于是换一只羊。关键问题不是牛或者羊的问题,而是“见牛未见羊”。即你看到了牛打哆嗦,没看到羊被杀的时候也打哆嗦。孟子认为,人都有同情心,激发同情心的最直接因素就是看到一种值得激发同情心的现象。
孟子还举了个例子。一个小孩将要掉到井里面去,你看到后把孩子救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救孩子。孟子排除了三种可能,第一种,你认识这个孩子的父母,并且想以此结交他的父母;第二种,你想当一名见义勇为的英雄;第三种,你厌恶小孩的哭声。这三种原因都是救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使你救了他?孟子说,是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你不忍心看到他掉到井里被淹死。这个例子和齐宣王“见牛未见羊”的例子是一样的,见到与没有见到不一样。
孟子讲仁义礼智,其起点就是仁,恻隐之心,用到政治上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说,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同情心。人都有同情心,将心比心,看见不善的行为心会痛,这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这种感受是自然而然的,是良知。但是内心的良知要成长起来,变成一个支配生命的原则的过程,不是自然的,是需要努力。但保存良知,并且呵护其成长又很难,所以,孟子认为,只有少数人愿意努力,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行“仁”这么难。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的差别一点点。老百姓把这一点点的差别去掉了,只有君子能保存。就此而言,儒家的善政是少部分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但是把善保存培养起来的人就是有德的人。你能够把这个德保存培养起来,这是一个责任。只有少数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那么是不是普通百姓不可能作为一种有道德的人?不是。普通老百姓也会成为有道德的人。但是,普通人一般不是自觉的坚守这种原则,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恒产是稳定的生活,基本的物质保障。孟子特别强调为政要使百姓有恒产。有了恒产,就有了恒心,就愿意做好人。恒产没了,百姓不会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什么事都可能干的出来。如果百姓因为没有恒产而做出违法的事情,官府不能治罪,因为百姓犯罪的根源在于统治者执政的不负责造成的。
孟子说:“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仁人执政,怎么能罔民呢?社会秩序失衡,洪水横流,根源在哪里?根源是政治坏了。政治坏了,责任在哪里?责任在官,在领导,在统治者。善性每个人都有,但是把性善培养起来就需要努力。这是君子的责任,不是人民的责任。如果说领导与普通人有区别,区别就在于领导干部要有责任,要能负责。能负责的前提是领导要具备孟子所说的“无恒产者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因为当领导要做好牺牲个人利益的准备,并且要具备常人不具备的恒心与毅力。
性善论对于政治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冷酷的人掌权,权力越大,对国家的危害越大,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不忍”说明有仁爱之心,如果“忍”,就不能行仁政。
三、孟子仁政学说的当代价值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我们党传承古代优秀治国理政思想,特别是仁政学说的体现。
仁政的落脚点是让老百姓丰衣足食。老百姓的恒产最重要的是土地。今天来讲,土地对农民依然重要。党中央提出来要保护耕地,保护农村的宅基地,不侵蚀农民的土地,保护农民的恒产,农民有土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予死亡”。
薄税敛,是儒家的重要观点。老百姓自身有生存,社会才有发展。鲁哀公问孔子的学生有若,“现在国家的财政收支不相抵,怎么办?”有若说,你应该减少赋税。哀公说,现在的税率是50%,都不够开支,减少更不够了。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百姓有,你就有;百姓没有,你也没有。
社会上有四种弱势群体,《礼记?礼运》篇叫“矜寡孤独”,即“鳏寡孤独”。老而无妻叫做鳏,老而无夫叫寡。少而无父叫孤,老而无子叫独。孟子说,“文王发政施仁”,先考虑到这四种人,照顾好弱势群体。今天的脱贫攻坚战特别要在弱势群体上用力。
作为政府管理者,要考虑社会财富分配的均衡问题。分配制度很重要,一旦不公平,就会造成制度性的不均衡,社会不稳定。特别是由于不是自己的不努力、也不是自己的愚钝造成的贫困,就会形成社会的动荡因素。
孟子说:“人之有道,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政府财政收入提高了,百姓吃得好,穿得好,接下来就需要教化了。孟子提出五伦之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大力倡导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彰显优秀典范,表彰孝亲敬老榜样,可以德化民俗。
《孟子》书里出现过几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国君尊重贤能之士,并且要给予一定职位。齐国有一个辩士叫淳于髡,是稷下先生,对孟子说,你来到齐国能给齐国实惠吗?你没给齐国带来实惠,也没有扩大自己的名声,你这样离开齐国,这是仁者的做法吗?孟子说,君子只要做到仁就可以了,方式不一定一样。淳于髡又说,鲁穆公的时候,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国的国力衰败。他用这些有本事的人,国力也没强大起来。可见贤者、仁者对国家没有好处。孟子说,虞国是个小国,虞国不用百里奚亡国了,秦穆公用百里奚就称霸了。如果鲁穆公不用子思,不用子柳,早就亡国了。不用贤,不仅仅是国力衰败的问题,是要亡国的。所以,国家治理一定要用仁者,用贤者。发现干部、选拔干部、监督干部、考核干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把干部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他的才能,才是真正的“尊贤使能”。
孟子全面阐发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他又回到了孔子提出来的为政以德的路子,但不是简单的一个回复,而是更高层次的发展。孟子提倡性善论,推行仁政学说,又不忽视教化。孟子通过教化,特别是强调通过少数关键,社会精英的成长,有责任,有担当,然后在政治上承担责任,推行仁政。
孟子以儒家的和谐王道精神、仁政思想、修身思想,刚毅勇猛的君子人格来成就儒家的内圣外王。孟子的政治思想对后代的影响非常深远,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追求的政治理想就是孟子的仁政理想。直到今天,孟子的仁政思想对我们治国理政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讲廉政,就是要基于中国政治实际,又要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投身到新时代的政治实践中去。只有党员干部在心里树立了精英意识,有关注民众疾苦的仁爱精神,才可以想方设法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
(作者系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孟子思想与干部政德修养》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8期)
孔子的政治思想重心侧重于统治阶层的道德教育,由统治阶层带领人民。在早期的儒家文献里面,没有一种文献谈到要解决民生疾苦。主要是致力于建立礼仪,强调君子修身。但是,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紧迫的现实情况,就是老百姓的生存与温饱已经面临严重威胁,这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孟子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直面民生与百姓疾苦问题,提出了他的仁政学说。
一、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孟子的仁政方案有特定内涵,就是关心人民疾苦,解决民生问题。孟子认为,这是政治的第一要务。孔子的仁学主要落实在教化上。在孔子思想中,仁是各种美德的总称。孟子接着讲孔子的教化思想,但是孟子把论述的重点放在了解决民生疾苦的社会重大问题上。这是孟子继承孔子思想又发展孔子思想的独特贡献。
孟子发现,伟大而又简单的政治学原理就是解决民生问题,施行仁政。孟子的浩然之气、舍我其谁的精神气概,都来源于他的这个伟大发现。孟子认为,政治就是赢得人心。他觉得这个太重要,但又很简单。他相信统治者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认真领会这个原理,一定愿意去做。孟子劝齐宣王行仁政,但齐宣王有些犹豫,感觉自己做不到。在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中,齐宣王说出了自己的“大欲”。孟子说,“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你的大欲望能说说吗?齐宣王不好意思讲。孟子说,你不说,我替你说:你的大欲望难道是你吃的东西不够好吗,住的房子不够大吗,身前的美女、侍从不够多吗?都不是,因为你的大臣的这些需求都可以满足,难道作为一个国君的这些愿望还无法满足吗?齐宣王说,是的,这些都不是。孟子接着说,“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你的大欲望就是通过战争来开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让秦楚来朝见,统一天下。
在战国战乱的时代,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夺取天下,“莅中国而抚四夷”。孟子洞察了这一点。所以,孟子并不反对齐宣王的大欲望。但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目前的方法去实现大欲望是不可能的,甚至情况会更糟,会引来杀身之祸。孟子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你的所为去求你的大欲,就如同“缘木求鱼”,根本不可能做到。齐宣王一听,惊讶地说:“若是其甚与?”有这么可怕吗?孟子说,后果更可怕,“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捉不到鱼白忙活一场,没危险,但是齐宣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不但捉不到鱼,还要有更大的危险。意思是,你以一国之力与天下为敌,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孟子敏锐的把握时代的脉搏,洞察时代的走向,回应了人民的需求,痛心地指出:“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在这样一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如果统治者能给百姓做出一点点好事,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让他们活下去,老百姓都会心存感激。孟子说:“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统治者“解民倒悬”,让百姓脱离“水深火热”,是应该行的仁政啊!
孟子对梁襄王说,七八月间禾苗快旱死了,这时候,“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意思是说,当今天下大乱,人民困苦,快活不下去了,如果这时候王能行仁政,老百姓都会跟着你干。这就是“久旱逢甘霖”的道理。
孟子的话语具有说服力与穿透力。他对于直面的问题并不是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讲究策略,最终亮出自己的观点。当梁惠王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急切地希望孟子帮着自己的国家迅速强大起来。但是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批评,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国君带头讲利,大夫就会效仿,大夫讲利,士就会效仿,最后的结果就是以下犯上,社会秩序失衡。
梁惠王带孟子参观他的私家园林,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说:“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贤者可以享有此乐,但是“贤者而后乐此”。宋代的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源头就出自于此。这里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统治者不应该先考虑到自己的享受,而是要体察民情,解决民生问题,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如此才是长治久安之道。不然的话,你越快乐,百姓越生气。孟子说: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不能与民同乐就是“独乐”“独乐”的结果是“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尚书》记载,人民痛恨夏桀到了极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人民如果这样想,统治者怎么能乐呢?
孟子卓越的演讲才能,打动了齐宣王。但是齐宣王说自己有很多毛病,“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好勇”是喜欢动用武力,“好货”是喜欢积聚财物,“好色”是喜欢美女。作为一般人来说,这些欲望的提出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国君就有问题。孟子给齐宣王讲了古代圣王是如何处理这“三好”的。好勇,可以保国安民,抵御外敌;好货,屯聚起来的东西大家一起用;好色,“昔者太王好色”“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好色,却不独占。但是,如果王有“三好”,百姓却没有生命安全保障,财产的保障,甚至男的娶不到妻,这时候,王的“好勇”“好货”“好色”就成为社会动乱的导火索了。
二、善政是为政者的责任
孟子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不只是单纯的人性论,还是为政者的政治责任。《孟子》书中“见牛未见羊”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路。有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过,齐宣王坐在堂上,问,牵牛干什么去。牵牛的人说,将以“衅钟”。衅钟是在新钟落成的时候用动物的血来祭一下,是古代的礼仪。现在就是牵牛去杀掉,以牛的血去祭钟。齐宣王看到牛打哆嗦,就说,把牛放了吧。牵牛的人说,是不是不用衅钟之礼了?齐宣王说,不要废礼,用羊代之。于是,齐国有人说国君小气,舍不得杀牛,改用羊祭钟。齐宣王觉得自己不是吝啬,但是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孟子给出了答案。你为什么舍不得牛,是因为你看到了牛打哆嗦,你“不忍其觳觫”,又不想废礼仪,于是换一只羊。关键问题不是牛或者羊的问题,而是“见牛未见羊”。即你看到了牛打哆嗦,没看到羊被杀的时候也打哆嗦。孟子认为,人都有同情心,激发同情心的最直接因素就是看到一种值得激发同情心的现象。
孟子还举了个例子。一个小孩将要掉到井里面去,你看到后把孩子救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救孩子。孟子排除了三种可能,第一种,你认识这个孩子的父母,并且想以此结交他的父母;第二种,你想当一名见义勇为的英雄;第三种,你厌恶小孩的哭声。这三种原因都是救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使你救了他?孟子说,是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你不忍心看到他掉到井里被淹死。这个例子和齐宣王“见牛未见羊”的例子是一样的,见到与没有见到不一样。
孟子讲仁义礼智,其起点就是仁,恻隐之心,用到政治上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说,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同情心。人都有同情心,将心比心,看见不善的行为心会痛,这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这种感受是自然而然的,是良知。但是内心的良知要成长起来,变成一个支配生命的原则的过程,不是自然的,是需要努力。但保存良知,并且呵护其成长又很难,所以,孟子认为,只有少数人愿意努力,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行“仁”这么难。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的差别一点点。老百姓把这一点点的差别去掉了,只有君子能保存。就此而言,儒家的善政是少部分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但是把善保存培养起来的人就是有德的人。你能够把这个德保存培养起来,这是一个责任。只有少数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那么是不是普通百姓不可能作为一种有道德的人?不是。普通老百姓也会成为有道德的人。但是,普通人一般不是自觉的坚守这种原则,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恒产是稳定的生活,基本的物质保障。孟子特别强调为政要使百姓有恒产。有了恒产,就有了恒心,就愿意做好人。恒产没了,百姓不会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什么事都可能干的出来。如果百姓因为没有恒产而做出违法的事情,官府不能治罪,因为百姓犯罪的根源在于统治者执政的不负责造成的。
孟子说:“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仁人执政,怎么能罔民呢?社会秩序失衡,洪水横流,根源在哪里?根源是政治坏了。政治坏了,责任在哪里?责任在官,在领导,在统治者。善性每个人都有,但是把性善培养起来就需要努力。这是君子的责任,不是人民的责任。如果说领导与普通人有区别,区别就在于领导干部要有责任,要能负责。能负责的前提是领导要具备孟子所说的“无恒产者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因为当领导要做好牺牲个人利益的准备,并且要具备常人不具备的恒心与毅力。
性善论对于政治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冷酷的人掌权,权力越大,对国家的危害越大,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不忍”说明有仁爱之心,如果“忍”,就不能行仁政。
三、孟子仁政学说的当代价值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我们党传承古代优秀治国理政思想,特别是仁政学说的体现。
仁政的落脚点是让老百姓丰衣足食。老百姓的恒产最重要的是土地。今天来讲,土地对农民依然重要。党中央提出来要保护耕地,保护农村的宅基地,不侵蚀农民的土地,保护农民的恒产,农民有土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予死亡”。
薄税敛,是儒家的重要观点。老百姓自身有生存,社会才有发展。鲁哀公问孔子的学生有若,“现在国家的财政收支不相抵,怎么办?”有若说,你应该减少赋税。哀公说,现在的税率是50%,都不够开支,减少更不够了。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百姓有,你就有;百姓没有,你也没有。
社会上有四种弱势群体,《礼记?礼运》篇叫“矜寡孤独”,即“鳏寡孤独”。老而无妻叫做鳏,老而无夫叫寡。少而无父叫孤,老而无子叫独。孟子说,“文王发政施仁”,先考虑到这四种人,照顾好弱势群体。今天的脱贫攻坚战特别要在弱势群体上用力。
作为政府管理者,要考虑社会财富分配的均衡问题。分配制度很重要,一旦不公平,就会造成制度性的不均衡,社会不稳定。特别是由于不是自己的不努力、也不是自己的愚钝造成的贫困,就会形成社会的动荡因素。
孟子说:“人之有道,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政府财政收入提高了,百姓吃得好,穿得好,接下来就需要教化了。孟子提出五伦之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大力倡导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彰显优秀典范,表彰孝亲敬老榜样,可以德化民俗。
《孟子》书里出现过几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国君尊重贤能之士,并且要给予一定职位。齐国有一个辩士叫淳于髡,是稷下先生,对孟子说,你来到齐国能给齐国实惠吗?你没给齐国带来实惠,也没有扩大自己的名声,你这样离开齐国,这是仁者的做法吗?孟子说,君子只要做到仁就可以了,方式不一定一样。淳于髡又说,鲁穆公的时候,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国的国力衰败。他用这些有本事的人,国力也没强大起来。可见贤者、仁者对国家没有好处。孟子说,虞国是个小国,虞国不用百里奚亡国了,秦穆公用百里奚就称霸了。如果鲁穆公不用子思,不用子柳,早就亡国了。不用贤,不仅仅是国力衰败的问题,是要亡国的。所以,国家治理一定要用仁者,用贤者。发现干部、选拔干部、监督干部、考核干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把干部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他的才能,才是真正的“尊贤使能”。
孟子全面阐发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他又回到了孔子提出来的为政以德的路子,但不是简单的一个回复,而是更高层次的发展。孟子提倡性善论,推行仁政学说,又不忽视教化。孟子通过教化,特别是强调通过少数关键,社会精英的成长,有责任,有担当,然后在政治上承担责任,推行仁政。
孟子以儒家的和谐王道精神、仁政思想、修身思想,刚毅勇猛的君子人格来成就儒家的内圣外王。孟子的政治思想对后代的影响非常深远,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追求的政治理想就是孟子的仁政理想。直到今天,孟子的仁政思想对我们治国理政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讲廉政,就是要基于中国政治实际,又要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投身到新时代的政治实践中去。只有党员干部在心里树立了精英意识,有关注民众疾苦的仁爱精神,才可以想方设法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
(作者系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孟子思想与干部政德修养》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8期)
责任人编辑:任一林、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下一篇: 让音乐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