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战略定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逐梦新时代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者:吕虹
字号: + -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前进的道路绝不会一马平川、风平浪静,而是充满着激流险滩、荆棘深渊,充满着曲折起伏、风险挑战,充满着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胜利达到光辉的彼岸,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战略定力,是“四个自信”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决心、勇气和能力。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展现新气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彰显“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和“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那份从容和沉着。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越是情况复杂,越是形势多变,越是滩多浪急,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

       保持战略定力,必须正确把握和判断形势。战略信心、战略定力从来都是与对形势的把握和判断息息相关的。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的科学依据,是我们党在战略上科学谋划、赢得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党推动工作、开创新局、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保持战略定力的关键性因素。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在不断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和栉风沐雨中前进的。近一个时期,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忧虑的事态和情况,一些人的思想上激起了波澜和涟漪,对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走向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怎样从纷纭复杂的变化中正确看待形势,是我们发展前进的一个关键所在。保持战略定力、正确判定形势,必须观大势、把方向、谋全局。

       观大势,就是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潮流,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趋势,认清形势的基本面和未来走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应当看到,无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眼花缭乱,但基本面和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放眼世界,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放眼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没有变,我们党完全能够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把方向,就是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的部署,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谋全局,就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通观全局、统揽全局,自觉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自觉在大局下行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当前,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明显增大,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保持战略定力,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是引领的旗帜,理论是定力的根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中形成的,是在亿万人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既有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又有实践方面、方略方面的展开和政策指导,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一致、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既是实现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指针,又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的“根”和“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大变局中分清主流支流、辨别现象本质,把握趋势方向,做到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站得高、看得远、分得清,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减少盲目性,做到胸有全局、心中有方向,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杂音所扰,不为任何传闻所迷,遇事不慌、处变不惊,练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魄和能力。

       要把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增强战略自信、保持战略信心和战略定力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工程,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实功夫,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的认识,真正掌握和善于运用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掌握保持战略定力的“看家本领”。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既统一思想又解放思想,既明确历史方位又明确前进方向,既凝聚奋进力量又创造事业辉煌,夯实保持战略定力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从而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一以贯之,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保持战略定力,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九大不仅提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任务,而且提出了实现这个总任务的一系列实践要求和重大举措,包括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些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来的,是在科学总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根本性变革和成就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提出来的,具有科学的依据和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团结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就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和压力、战胜各种挑战和风险,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

       保持战略定力,必须忠诚、实干、担当。能否保持战略定力,与是否对党忠诚关系极大,是检验党性强不强、忠诚度高不高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和一条硬杠杠。只有对党忠诚,而且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才能在政治上紧跟党、思想上认同党、组织上依靠党、工作上服从党、情感上依赖党,做到爱党、忧党、兴党、护党、为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发声亮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决不能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保持战略定力,必须坚决贯彻和充分体现这些要求。

       实干才能兴邦,空谈必然误国。保持战略定力也是一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书面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战略定力,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充满着“四个自信”;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责任担当,充满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刚毅劲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保持战略定力需要学习,更贵在实践中磨砺。我们应当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练就防范风险的先手,学会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担当,是保持战略定力的体现,也是保持战略定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担当精神体现的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彰显的是党的根本宗旨和远大理想。有了担当精神,面对新时代前进路上的各种矛盾问题,面对许多风险挑战,才能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把为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担当汇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逐梦新时代。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9期)

责任人编辑:任一林、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