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

《中国发展观察》

作者:记者:张菀航
字号: + - 16

原标题:创新驱动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
       个体命运的转型,乃至国家的转型,同样呼唤着教育的担当。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我国首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于近日正式发布,并与配套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二者共同绘就了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图景与现实路径。

       更新教育现代化内涵

       回望40年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从“教育优先发展”,到“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再到“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对标国家整体现代化需求,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与更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研究员单大圣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回顾道,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富有远见地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但是,基于当时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和大规模的文盲人口,工作重点和主线是扩大教育普及,尤其是抓好“义务教育”这项重中之重,抬高底部。在世纪之交,改革又抓住时机,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补短板力度加大。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着眼教育中长期发展,从普及、公平、优质、体系完备等方面初步勾勒出了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又进一步对教育现代化内涵赋予了新的内容,也就是从普及向质量、公平、结构、服务能力等延伸,从事业发展深入到理念、内容、方法、体系、制度、治理等各个方面,这反映了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的新要求。”单大圣表示。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决定了教育现代化必须承载新内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马晓强对《中国发展观察》表示,一方面,面向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代使命,教育现代化要承担支撑和引领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面临人口结构、科技变革、全球化进展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信息化、教育治理和教育对外开放等都亟待新的规划与定位。

       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熊鸿儒强调,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一国教育体系的发展质量对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和长期繁荣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新文件系统性地提出了八个“更加注重”,即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更好地诠释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新内涵,也彰显了一个发展中大国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的承诺。

       把握改革规划亮点

       “此次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实施方案,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现代化目标相衔接,与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呼应,针对当前教育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战略和行动方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如此评价此举对未来改革的深远意义。

       “在展望远景目标的同时抓落实落地,两文件的同时颁布, 本身就是一个突出亮点。”马晓强认为。

       他指出,在2035年全国要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回答了三方面问题:一是中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底色和原则。规划中明确提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二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路径。与之前的中长期规划不同,本次规划更加突出教育现代化的愿景和价值共识,将“基本理念”单列一节,系统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贯彻落实的八大基本理念。三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重点。本次规划聚焦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将农村学前教育普及、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控辍保学、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扩大中西部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等作为战略重点,实实在在地体现了面向人人、质量和公平并重的教育现代化要义。

       “这份规划方案体现了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有机结合,时代特色鲜明,回应发展关切、前瞻发展趋势。”熊鸿儒认为,文件的颁布明确了此轮改革的思路和任务,既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新机遇新挑战的深入分析,也直面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与此同时,参照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在国家现代化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局中考虑我国教育定位,极具全球视野。

       熊鸿儒继而指出,这同时也为未来15-20年依靠教育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人力资本提供了一份系统、深入、连贯的发展框架和技术路线图。“经济的竞争最终是创新的竞争,创新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是教育的竞争。考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本诉求,恰恰需要这样一个多层次、前瞻性、可持续的教育体系整体谋划,以确保质量、公平和效率。”

       激活创新发展潜能

       “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划定的“十大战略任务” 中,“创新”成为撬动教育转型的有力支点。

       以创新激发教育活力,关键是教育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佘宇表示,“2035年的目标愿景,突出强调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熊鸿儒同样提及,改革对体制机制创新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重视。明确了充分运用新机制、新模式、新技术激活发展动能,这不仅支撑起整个教育现代化的制度框架体系,也渗入到了每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及重点任务中。

       以创新激发教育活力,核心是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单大圣对本刊记者表示,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同时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加快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熊鸿儒建议,可吸收借鉴国际上创新创业教育的成熟经验,通过专门教育或培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几乎成为所有教育创新者的共识,致力通过革新优化教育方式,并辅以课程、师资及教学管理等多环节的制度变革,探索形成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与大学体系广泛协同、开放合作的教育生态系统,同时,依靠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或第三方认证体系不断改进教育质量。需要明确的是,从更大范围营造多元、包容、高效的办学与治学体系,这一问题能否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

       熊鸿儒强调,“必须认识到,人才培养应像农业,而不是工业。应正确认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着力营造适应教育创新的‘土壤’, 完善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

       2月22日,教育部发布2019年工作要点,重点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目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熊鸿儒指出。

       对此,单大圣表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根本方向,这是教育界、产业界的共识。”应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确立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使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匹配。

       熊鸿儒也认为,要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落实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扶持政策, 加强创新需求导向。可以考虑尽快启动以发展新工科为代表的重点领域产教融合改革示范,加快出台包括财税、金融、用地等在内的政策优惠细则,切实激发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此外,熊鸿儒还建议促进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的融通、协调。他指出,国际研究表明,随年龄增长,由于缺乏更一般的适应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的群体就业优势会减弱。为此,要考虑逐步增强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的转换自由度和协调性,以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与此同时,单大圣指出,除了加大对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应积极发挥高校在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相对应地,还需师资队伍的保障与支撑。熊鸿儒介绍,从国际经验看,普遍通过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积累数量庞大、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高校与业界之间的人员流动性也较高。且大多数国家将师资培训、创业教育研究等纳入国家课程改革,并辅以相配套的绩效评价、灵活休假等制度, 也鼓励师生合作实施成果转化。于我国而言,师资建设的改革重点应是不断改善激励机制和培训、引进机制。如,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利用近期推动“三评”改革的有利形势,明确相关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责,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并相应加大奖励力度。同时,探索建立长期性的师资培训国家工程,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中定期挂职锻炼,也支持高校主动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参与教学,壮大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变革势在必行。”熊鸿儒分析认为, 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整个教育领域快速渗透,对传统教育教学形态产生重塑、甚至颠覆性的影响。很多低成本、个性化的数字教育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对传统教育体系产生的影响将难以估量。研究预测,未来五年内包括在线或移动学习、自适应学习、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翻转课堂、虚拟教学、智慧教室、创造空间等新技术、新形态将积极涌现。为此,必须加快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创新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时代特色和内在要求。没有发展理念、政策举措和基层实践的创新,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如今,越来越多可借鉴可推广的有益探索日臻成熟,马晓强举例说道,比如,在中高考改革方面,着力更多元、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了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效地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这些仍在持续涌现的创新实践,将汇聚成为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程的澎湃力量。”马晓强坚信。

       提升教育获得感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托起明天的希望。”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现代化进程划定了必修课。

       更加公平更有质量, 两个“更”字,重如千钧,对百姓教育获得感的承诺,力透纸背。

       佘宇表示,如今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但我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教育资源历史积累不足,教育总体条件尚未理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从教育发展自身看,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相比,科学的教育观还未在全社会真正树立,教育人才培养背离教育规律、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等还存弊端。”佘宇分析认为。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更被千家万户关注。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的心愿,是全社会对教育最深切的期待。”马晓强表示,在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展目标中,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规划的始终。

       佘宇建议,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财政教育投入4%的成果,重点是督促各级政府履行投入责任,把教育作为重点支出优先保障,落实好“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

       马晓强同样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重点投向薄弱地区、农村地区,投向教师队伍,投向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投向特殊困难群体。

       未来改革要致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痛点。基于部分重点关切,马晓强建议,要进一步抑制学区房炒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让孩子就近上学、就近上好学。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纠正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持续做好“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让学生受益、家长安心。强化从严治校机制,净化校园环境,全方位保障学生安全。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等的现代化。” 佘宇认为,从改革重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看,必须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瞄准公平和质量,并以此作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具体看: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教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教育管理等改革及推进其他社会政策改革发展。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边远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全覆盖,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为教育现代化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加快教育普及,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以中西部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着力提升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完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保障机制。

       更新教育观念,改变简单地把考试分数或升学率等同于教育质量的观念,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考试评价、质量监测的引领作用,制定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为改进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第5期)

责任人编辑:任一林、万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