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行政管理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并对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谋划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加大投入,教育规模逐年扩大,使我国教育迈进世界中上行列,成为世界教育大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可以说,没有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就难以取得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也对优先发展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认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需要的人才”。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业。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他要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目标,在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争取新辉煌的伟大斗争中,把教育事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并坚定地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英明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乃至建国近七十年的我国教育发展实践所证明了的。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进而推进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将会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教育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把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真正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在谋划各项事业发展中切实把教育事业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给予重点投入,舍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不因教育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而不愿为之。真正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都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党的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始终把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但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的核心内涵从来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立德树人的内涵。他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他要求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学校要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多次勉励广大学生要修身立德、踏实做人、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知行合一等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必须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必须坚持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推进教育事业平衡而充分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体现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在作为重要民生的并为人民普遍关心关注的教育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这就是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进教育平衡而充分发展本身就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此同时,人民对教育的主要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和对教育多样化选择的要求,更多地关注教育公平,对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但是,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明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等。这些要求既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重点,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的决心和意志。建设教育强国,推动教育事业平衡而充分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供给结构,补足发展短板,不断满足人民对教育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让人民充分共享教育发展成果、逐步增强教育获得感。
四、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体现为既在世界上代表先进水平,又具有本国教育的特点。我们所努力实现的教育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统一。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提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要求,丰富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2014年5月4日,他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的讲话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体现了作为大国领导人的坚定和自信,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明确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办好网络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等具体的要求。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发展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坚定教育自信。认真研究和汲取我国历史上优秀教育经验,总结和吸取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彰显我国教育特色。其次要增强教育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教育体系,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再次要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发展和办学治学经验,不断扩大国际教育合作交流渠道,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世界教育治理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五、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所以,我们党历来重视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的规划等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在建国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强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他还亲自主持了一些有关教育改革文件的审议。为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五年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2014)、《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16)、《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16)、《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7)等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明确和强调了党对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方面的领导,并要求“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设教育强国,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系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三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坚持把坚定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放在第一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伟大实践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中央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将开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有教育领域广大干群的勠力同心、奋力拼搏、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行动,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1期)
一、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并对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谋划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加大投入,教育规模逐年扩大,使我国教育迈进世界中上行列,成为世界教育大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可以说,没有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就难以取得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也对优先发展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认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需要的人才”。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业。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他要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目标,在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争取新辉煌的伟大斗争中,把教育事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并坚定地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英明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乃至建国近七十年的我国教育发展实践所证明了的。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进而推进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将会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教育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把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真正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在谋划各项事业发展中切实把教育事业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给予重点投入,舍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不因教育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而不愿为之。真正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都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党的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始终把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但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的核心内涵从来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立德树人的内涵。他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他要求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学校要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多次勉励广大学生要修身立德、踏实做人、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知行合一等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必须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必须坚持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推进教育事业平衡而充分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体现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在作为重要民生的并为人民普遍关心关注的教育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这就是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进教育平衡而充分发展本身就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此同时,人民对教育的主要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和对教育多样化选择的要求,更多地关注教育公平,对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但是,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明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等。这些要求既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重点,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的决心和意志。建设教育强国,推动教育事业平衡而充分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供给结构,补足发展短板,不断满足人民对教育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让人民充分共享教育发展成果、逐步增强教育获得感。
四、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体现为既在世界上代表先进水平,又具有本国教育的特点。我们所努力实现的教育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统一。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提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要求,丰富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2014年5月4日,他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的讲话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体现了作为大国领导人的坚定和自信,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明确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办好网络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等具体的要求。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发展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坚定教育自信。认真研究和汲取我国历史上优秀教育经验,总结和吸取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彰显我国教育特色。其次要增强教育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教育体系,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再次要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发展和办学治学经验,不断扩大国际教育合作交流渠道,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世界教育治理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五、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所以,我们党历来重视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的规划等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在建国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强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他还亲自主持了一些有关教育改革文件的审议。为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五年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2014)、《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16)、《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16)、《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7)等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明确和强调了党对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方面的领导,并要求“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设教育强国,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系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三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坚持把坚定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放在第一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伟大实践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中央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将开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有教育领域广大干群的勠力同心、奋力拼搏、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行动,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1期)
责任人编辑:曹淼、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军民融合需要创新投融资体系
下一篇: 聚焦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做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