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原标题:王健 王育森: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行政学院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学研究”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学术界的话语权,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学术界和政府,应用西方经济学的开放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宏观经济总量、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国内经济学界也将其视为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通用理论。如,国内众所周知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说法,就是源于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然而,照搬照抄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理论难以阐释中国经济出现的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消费不足和投资过度等现实问题,应用西方开放宏观学分析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确有隔靴搔痒之感,因此,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学界亟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话的精神:“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将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构建中国特色、系统化的开放宏观经济理论及模型。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合理的成分,摒弃其错误,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构建全新的、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的开放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特点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
一、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的假设
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假设,主要吸纳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假设,也汲取了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理论及模型中反映现代经济运行特征的假设。
1.市场经济,产品(含劳务)在市场经济中实行等价交换。
2.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3.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4.社会平均利润率不变。
5.经常账户开放,资本账户部分开放,资本不完全流动。
6.国内基本利率市场化,国内外货币、证券资产部分可代替。
7.国内产品的供给富有弹性。
假设1~4主要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假设。
假设1和2,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相同的假设。
假设3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有共性的假设。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通常假设社会资本与劳动力的构成不变,即生产的技术水平不变。资本有机构成,是以资本技术构成为基础并由技术构成决定的资本价值构成。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资本技术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换言之,生产的技术水平不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假设与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的不考虑资本与劳动力构成变化假设,具有共性,两者内涵是相同的,仅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假设4,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有共性的假设。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理论常常假设社会平均利润率不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假设剩余价值率不变,然而,依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转型理论,利润和剩余价值,都源于资本家剥削工人,两者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两者的差别是:剩余价值相对于预付可变资本而言;利润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社会平均利润不变等价于剩余价值率不变,两者具有共性。
假设5~7,借鉴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假设,以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放宏观经济的特征。假设5,经常账户开放假设与西方经济学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假设相同。假设6,资本项目部分开放与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不同。虽然中国对资本项目仍然有管制,因而,假设“资本账户部分开放,资本不完全流动”。
假设7,与西方经济学的开放宏观经济学假设部分相同。虽然中国出口不能满足国际产业链高端的需求,然而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国内出口的产品极富弹性。
二、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的基本原理
在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理论的假设下,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吸纳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扬弃其缺陷,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特点,构建中国特色开放经济理论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其数理方程。
1.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前提
本文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学分析前提。
社会产品在产品形式上分为两大部类:Xi( i=1,2)。第Ⅰ部类产品X1是生产资料,用于生产性消费;第Ⅱ部类产品X2是消费资料,用于个人消费。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各自使用本部类的资本,分别生产用于市场交换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合理成分与缺陷
(1)西方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论中的四部门模型分析开放宏观经济运行,此模型分析思路具有合理的成分。
分析开放经济的四部门模型,假设经济由居民户、厂商、政府和进出口四个部门组成。在四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供给由消费(C)、储蓄(S)和税收(T)及进口(M)四部分组成,社会总供给(AS)为:AS=C+S+T+M。
社会总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由消费(C)、投资(I)和政府支出(G)及出口(X)构成,社会总需求(AD)为:AD=C+I+G+X。
当总供求相等时,即AS=AD时,宏观经济实现均衡,国民收入流量的循环得以顺利实现。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宏观经济收缩,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不能顺利实现。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宏观经济扩张,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不能顺利实现。
(2)西方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论的四部门模型有三大缺陷。
1)分析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论的四部门理论模型,总供求两式中的消费C相等,与宏观经济实际脱节。
国民收入决定论的四部门理论模型认为,从价值视角分析产品市场总供求,总供给公式AS=C+S+T+M和总需求公式AD=C+I+G+X两式中的消费C是相等的。
事实上,由于消费品过剩或者供给不足,产品总供求两式中的消费C经常不相等,仅在极偶然的情况下相等。
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从价值视角,以“存货调整”的办法,解决消费品供求不相等对总供求的影响:将产品存货(库存)的增加视为正投资;将产品存货的减少视为负投资。如果消费品供大于求,消费产品市场的厂商库存增加被认为是投资增加,此时,市场消费品供求相等,总供求两式中统一用C表示;反之,则相反。
然而,消费品库存时,会产生磨损和无形磨损,因而,库存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正投资。所以,“存货调整”办法脱离宏观经济实际。消费品在库存期间会遇到自然力和人力等因素的损坏(即有形磨损),消费品价值降低导致价格下降,因而库存的消费品下一年出售时,厂商从销售中获得价值低于上一年销售的价值,即存货中有一部分价值损失了,没有转化为正投资,因而,库存和投资之间不存在完全的相互转换关系。消费品库存还会遇到出现了同类同质的便宜产品,即无形磨损的情况,也会导致消费品在次年出售时价格下降,厂商价值损失,存货和正投资之间的转换无法完全实现。
2)分析劳动市场供求时,仅考虑社会平均实际工资。事实上,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部门来说,不同部门的平均名义工资是有差异的,因而,各部门的实际工资是不同的。而且生产资料产品价格或消费资料产品价格之间的相对变化会影响投资和实际工资。然而,开放经济模型对此都没有予以考虑,忽视了名义工资的差异,以及不同部类产品价格对投资和实际工资的影响。
3)净资本流入函数脱离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实际。开放宏观经济模型认为,净资本流入H是国内利率r和外国利率R的函数,充分反映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现实。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净资本的流入还取决于本国与外国平均工资的差异。
3.对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修正
(1)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对西方经济学开放经济模型分析逻辑的修正。西方经济学的开放经济理论模型在总供求公式中都用C表示消费,然而,这不仅脱离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实际,而且与中国宏观经济的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常常是不相等且相背离。为了使本文的理论模型更符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对开放宏观经济模型进行如下的修正:
AS=S+T+M+CS 和AD=I+G+X+ CD
将此分析思路应用于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在不考虑政府和对外经济时: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产品供给价值为PiXi (Ii(r),Li(wi /P2,r),(其中r是国内利率;i=1,2);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产品需求为两大部类的投资Ii(r)和消费Ci(wi,r)( i=1,2)。依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从实物更替与价值补偿思路研究宏观经济,当投资品供给大于或小于需求时,P1X1与∑Ii不相等,仅在投资品供给等于需求时相等;当消费品供给大于或小于需求时P2X2与∑Ci不相等,而在消费品供给等于需求时相等。如此修正,能够从中国实际出发阐明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较为清晰地分析经济结构。
(2)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对西方经济学开放经济模型中劳动市场分析的修正。西方经济学开放经济理论仅考虑社会平均实际工资分析劳动市场,而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考虑不同部类的劳动市场中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差异,分析工资差别对劳动市场供求的影响。
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分析劳动市场供给时,考虑第Ⅰ和第Ⅱ部类劳动市场的名义工资w1 和w2 不同,相应地两大部类实际工资w1 /P2和w2 /P2也不同;各部类的劳动力市场的供给LSi是实际工资w1 /P2和w2 /P2的函数。
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分析劳动市场需求时,不仅考虑第Ⅰ和第Ⅱ部类劳动市场的名义工资不同,而且考虑各部类实际工资的差异,各部类劳动力市场需求LDi是实际工资wi /P2的函数(i=1,2)。
(3)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中净资本流入函数拓展为:国内利率和外国利率、汇率、国内外工资水平之比的函数。此函数,既保留了西方开放宏观经济模型中净资本流入是国内利率和外国利率的函数定义,也考虑到中国与外国平均工资的差异对净资本流入的影响,更加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当国内工资水平高于外国工资水平时,国内劳动力成本高于外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出,净资本流入下降;反之,则相反。
4.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的原理及数理方程
(1)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原理
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建立的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阐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中社会产品实物更替和价值补偿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
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主要分为两大部类:一是投资品部类;二是消费品部类。宏观经济中的两大部类和每个部类内部产品价值的实现,都是以货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的。第Ⅰ部类的投资品P1X1,在第Ⅰ部类内部与投资I1相交换,实现实物更替与价值补偿;第Ⅱ部类的消费品P2X2,在第Ⅱ部类内部与消费C2相交换,实现实物更替与价值补偿;第Ⅰ部类的投资品P2X2与第Ⅱ部类的投资I2相交换,实现实物更替和价值补偿。当每个部类的产品在实物和价值上都得到更替和补偿时,宏观经济就能连续地、周而复始地运行。
每个部类产品的实物更替和价值补偿都受到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影响。对外经济部门的两大部类产品与外国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弥补国内产品供给不足和实现价值补偿,两大部类投资中既有外国资本的流入也有外国资本的流出,直接影响实物更替和价值补偿。
(2)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的数理方程
以现代经济数学方法,构建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基本原理的数理方程为:
总供给:AS=∑PiXi(Ii(r),Li(wi/P2,r))+∑IMi(I,C,e)
(i=1,2)(2.1)
式中Pi是各部类产品的价格,Xi是各部类的产品,wi是每个部类的实际工资,r是国内利率,IMi是各部类进口的产品。
总需求:AD=∑Ii(r)+∑Ci(wi,r)+∑EXi(e)+∑Gi-∑Ti ( i=1,2) (2.2)
式中Ii是各部类的投资,社会总投资I=I1+I2;Ci是各部类的消费,社会总消费C=C1+C2;EXi是各部类的出口,总出口EX=EX1+EX2;G Gi是各部类的政府购买,Ti是各部类的税收。
货币需求:MD=MD(I,C,G,EX,r) (2.3)
货币需求是两大部类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出口和利率的函数。
货币供给:m = M/P (2.4)
m是实际货币供给,M是名义货币供给,P 是物价水平;P=αP1+(1-α)P2,α是权重。
储蓄:S=S(∑PiXi(Ii(r),Li(wi/P2,r)),r) ( i=1,2) (2.5)
储蓄S是两大部类生产总值∑PiXi(Ii(r),Li(wi/P2,r))和利率r的函数。
劳动力供给:LSi =LSi(wi /P2) ( i=1,2)(2.6)和(2.7)
式中LSi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第Ⅰ和第Ⅱ部类劳动力供给函数是实际工资(w1 /P2,w2 /P2)的函数。各部类的劳动力市场的供给LSi是工资的函数,工资越高,愿意就业者越多,劳动市场供给越多;反之,则相反。
劳动力需求:LDi =LDi(wi /P2,r) ( i=1,2) (2.8)和(2.9)
各部门类劳动力市场的需求LDi是工资和利率的函数,工资越低、利率越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工资越高利率越高,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越少。
净出口:NX=∑EXi (e)-∑IMi(I,C,e)( i=1,2) (2.10)
EX(e)是出口,它是汇率e的函数。IM(I,C,e)是进口,它是国民收入(I,C)和汇率e的函数。出口与进口之差被称为净出口NX。
净资本流入:NCI= CI(r,rw,e,w/ ww)-CO(r,rw,e,w/ ww) (2.11)
CI(r,rw,e)是资本流入,CO(r,rw,e)是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资本流出都是国内利率r、外国利率rw和汇率e以及国内工资w 与世界工资ww比值的函数。
国际收支差额:
FP= NX(I,C,e) +NCI(r,rw,e,w/ ww) (2.12)
国际收支差额FP为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入之和。
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之差,被称为资本净流入NCI。资本净流入NCI与国内外利率的关系为:当国内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r> rw,资本项目出现盈余,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当国内利率比外国利率低时,r< rw,资本项目出现赤字,资本流入小于资本流出。当国内利率等于外国利率时,r= rw,资本项目平衡,资本流入等于资本流出净资本流入。
净资本流入NCI与国内外平均工资水平的关系为:当国内平均工资水平w低于外国平均工资水平ww时,跨国公司来华直接投资更有利可图,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当国内平均工资水平w高于外国平均工资水平ww时,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转向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有利可图,资本流入小于资本流出。
三、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均衡条件
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宏观经济均衡条件,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模型,更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在中国开放宏观经济总供求相等时:
∑PiXi(Ii(r),Li(wi/P2,r))+∑IMi(I,C,e)=∑Ii(r)+∑Ci(wi,r)+∑EXi(e)+∑Gi-∑Ti
则中国开放宏观经济均衡条件为:
P1X1(I1(r),L1(w1 /P2,r)) + IM1(I,C,e) =∑Ii(r)+ EX1(e)+G1-T1
i=(1,2) (3.3.1)
(3.3.1)表明开放经济的生产资料部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价值均衡。
C1(w1,r)+ C2(w2,r)+EX2(e)+G2 –T2
=P2X2(I2(r),L2(w2 /P2,r))+IM2(I,C,e) (3.3.2)
(3.3.2)表示开放经济的消费资料部门总供求价值相等。
C1(w1,r)+ EX1(e)+G1-T1= I2(r)+IM2(I,C,e) (3.3.3)
(3.3.3)表明开放经济的两大部类产品的价值得到补偿,实物得到更替。
S(∑PiXi(I1(r),L1(w1 /P2,r) ),r)=∑Ii(r)+NCI(r,rw,e)
i=(1,2) (3.3.4)
(3.3.4)表明开放经济的社会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MD(I,C,r)=M/P (3.3.5)
(3.3.5)表示开放经济的货币市场均衡。
Li = LSi(wi /P2)=LDi(wi /P2,r) ( i=1,2) (3.3.6)和(3.3.7)
(3.3.6)和(3.3.7)表示开放经济两大部类劳动市场都实现了均衡,不存在结构性失业。
FP=NX(I,C,e)+NCI(r,rw,e,w/ ww)=0(3.3.8)
(3.3.8)说明开放经济国家的国际收支均衡,FP=0即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之和为零。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即FP>0,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即FP<0,则称国际收支逆差,也称国际收支赤字。
(3.3.1)-(3.3.8)式阐明中国开放经济均衡条件。当此8式同时成立时,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开放经济实现均衡:生产资料的实物和价值得到了更替和补偿,消费品的实物和价值也获得了更替和补偿,宏观经济能够顺利地运行;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扩张;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经济收缩。
四、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应用
与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相比,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以下简称“模型”),能够更好地阐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提出符合中国经济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1. 模型能够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从宏观视角分析,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之前,经济迅速增长的动力为:投资与出口。
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中国政府控制大量资源,容易形成大规模投资。在国内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外商在华投资规模也快速递增,投资增速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中,投资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动力。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前,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出口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为国内的消费所吸纳时,出口成为消化中国供给过剩的主要渠道,外需在消化中国过剩产品的同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重要因素。
2. 应用模型分析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
第一,以模型分析中国经济的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特点,即消费不足的问题。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由2001年的45.3%下降到2013年的38%。与此同时,中国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而且投资中的第一部类的投资I1大于第二部类的投资I2,就单位资本而言,第一部类投资单位资本需要的劳动力少于第二部类,因而投资就业率下降,居民的工资收入wi增长速度较低,导致消费率随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而递减;与投资过快增长相伴而生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供大于求,进而压低了就业率和居民实际收入wi/P2,消费率随之递减;所以,投资率偏高,消费增加缓慢,出现消费不足。
第二,应用本模型可以分析人民币汇率与国际热钱的棘轮效应。一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e与外国汇率形成汇差,吸引国际热钱涌入豪赌人民币升值,从而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增加,国内货币供给由于国内外汇占款增多而被动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国内利率r高于国际利率rw,即提高人民币利率,会强化此棘轮效应。二是人民币持续贬值,人民币汇率e与外国汇率的汇差,导致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出中国,进而外汇储备迅速减少,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企业不愿意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延缓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三,模型还能解释中国的来料加工业向东南亚等国的转移成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工资水平低于国际工资水平,来料加工业增长明显。然而,自2008年以来,出现了来料加工业,特别是纺织、制鞋等行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模型分析表明: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内工资平均水平w高于外国工资平均水平ww,特别是明显地高于东南亚国家工资市场水平时,中国的来料加工企业已经失去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于是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将来料加工企业,尤其是制鞋、纺织企业转向东南亚国家。
第四,模型能够阐明中国人民币汇率e变化引起资本流动及净资本流入的变化:当本币相对于外币升值,资本项目盈余增加,经常项目顺差减少;当本币相对于外币贬值,资本项目盈余减少甚至出现赤字,经常项目顺差扩大。
3.应用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分析
结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将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进一步细化,将两部类模型拓展为多产业模型,可以具体地分析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劳动市场结构特点,并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而提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
4.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学术界的话语权提供基础理论
这个新颖的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通行的经济学定量分析方法,阐述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结构变动的规律及政策影响,突破当前国内学术界流行的以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认识、解释、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惯例,为以中国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代替国内经济学界流行的西方经济学话语体系奠定了基础理论,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学在国际经济学界的话语权。
(王健,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一、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数学模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 王健.现代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 王健.政府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白暴力,白瑞雪.现代西方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7] 王健.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模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6).
[基金项目]国家行政学院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学研究”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学术界的话语权,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学术界和政府,应用西方经济学的开放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宏观经济总量、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国内经济学界也将其视为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通用理论。如,国内众所周知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说法,就是源于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然而,照搬照抄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理论难以阐释中国经济出现的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消费不足和投资过度等现实问题,应用西方开放宏观学分析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确有隔靴搔痒之感,因此,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学界亟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话的精神:“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将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构建中国特色、系统化的开放宏观经济理论及模型。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合理的成分,摒弃其错误,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构建全新的、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的开放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特点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
一、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的假设
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假设,主要吸纳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假设,也汲取了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理论及模型中反映现代经济运行特征的假设。
1.市场经济,产品(含劳务)在市场经济中实行等价交换。
2.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3.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4.社会平均利润率不变。
5.经常账户开放,资本账户部分开放,资本不完全流动。
6.国内基本利率市场化,国内外货币、证券资产部分可代替。
7.国内产品的供给富有弹性。
假设1~4主要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假设。
假设1和2,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相同的假设。
假设3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有共性的假设。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通常假设社会资本与劳动力的构成不变,即生产的技术水平不变。资本有机构成,是以资本技术构成为基础并由技术构成决定的资本价值构成。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资本技术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换言之,生产的技术水平不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假设与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的不考虑资本与劳动力构成变化假设,具有共性,两者内涵是相同的,仅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假设4,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有共性的假设。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理论常常假设社会平均利润率不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假设剩余价值率不变,然而,依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转型理论,利润和剩余价值,都源于资本家剥削工人,两者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两者的差别是:剩余价值相对于预付可变资本而言;利润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社会平均利润不变等价于剩余价值率不变,两者具有共性。
假设5~7,借鉴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假设,以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放宏观经济的特征。假设5,经常账户开放假设与西方经济学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假设相同。假设6,资本项目部分开放与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不同。虽然中国对资本项目仍然有管制,因而,假设“资本账户部分开放,资本不完全流动”。
假设7,与西方经济学的开放宏观经济学假设部分相同。虽然中国出口不能满足国际产业链高端的需求,然而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国内出口的产品极富弹性。
二、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的基本原理
在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理论的假设下,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吸纳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扬弃其缺陷,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特点,构建中国特色开放经济理论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其数理方程。
1.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前提
本文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学分析前提。
社会产品在产品形式上分为两大部类:Xi( i=1,2)。第Ⅰ部类产品X1是生产资料,用于生产性消费;第Ⅱ部类产品X2是消费资料,用于个人消费。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各自使用本部类的资本,分别生产用于市场交换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合理成分与缺陷
(1)西方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论中的四部门模型分析开放宏观经济运行,此模型分析思路具有合理的成分。
分析开放经济的四部门模型,假设经济由居民户、厂商、政府和进出口四个部门组成。在四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供给由消费(C)、储蓄(S)和税收(T)及进口(M)四部分组成,社会总供给(AS)为:AS=C+S+T+M。
社会总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由消费(C)、投资(I)和政府支出(G)及出口(X)构成,社会总需求(AD)为:AD=C+I+G+X。
当总供求相等时,即AS=AD时,宏观经济实现均衡,国民收入流量的循环得以顺利实现。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宏观经济收缩,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不能顺利实现。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宏观经济扩张,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不能顺利实现。
(2)西方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论的四部门模型有三大缺陷。
1)分析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论的四部门理论模型,总供求两式中的消费C相等,与宏观经济实际脱节。
国民收入决定论的四部门理论模型认为,从价值视角分析产品市场总供求,总供给公式AS=C+S+T+M和总需求公式AD=C+I+G+X两式中的消费C是相等的。
事实上,由于消费品过剩或者供给不足,产品总供求两式中的消费C经常不相等,仅在极偶然的情况下相等。
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从价值视角,以“存货调整”的办法,解决消费品供求不相等对总供求的影响:将产品存货(库存)的增加视为正投资;将产品存货的减少视为负投资。如果消费品供大于求,消费产品市场的厂商库存增加被认为是投资增加,此时,市场消费品供求相等,总供求两式中统一用C表示;反之,则相反。
然而,消费品库存时,会产生磨损和无形磨损,因而,库存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正投资。所以,“存货调整”办法脱离宏观经济实际。消费品在库存期间会遇到自然力和人力等因素的损坏(即有形磨损),消费品价值降低导致价格下降,因而库存的消费品下一年出售时,厂商从销售中获得价值低于上一年销售的价值,即存货中有一部分价值损失了,没有转化为正投资,因而,库存和投资之间不存在完全的相互转换关系。消费品库存还会遇到出现了同类同质的便宜产品,即无形磨损的情况,也会导致消费品在次年出售时价格下降,厂商价值损失,存货和正投资之间的转换无法完全实现。
2)分析劳动市场供求时,仅考虑社会平均实际工资。事实上,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部门来说,不同部门的平均名义工资是有差异的,因而,各部门的实际工资是不同的。而且生产资料产品价格或消费资料产品价格之间的相对变化会影响投资和实际工资。然而,开放经济模型对此都没有予以考虑,忽视了名义工资的差异,以及不同部类产品价格对投资和实际工资的影响。
3)净资本流入函数脱离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实际。开放宏观经济模型认为,净资本流入H是国内利率r和外国利率R的函数,充分反映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现实。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净资本的流入还取决于本国与外国平均工资的差异。
3.对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修正
(1)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对西方经济学开放经济模型分析逻辑的修正。西方经济学的开放经济理论模型在总供求公式中都用C表示消费,然而,这不仅脱离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实际,而且与中国宏观经济的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常常是不相等且相背离。为了使本文的理论模型更符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对开放宏观经济模型进行如下的修正:
AS=S+T+M+CS 和AD=I+G+X+ CD
将此分析思路应用于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在不考虑政府和对外经济时: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产品供给价值为PiXi (Ii(r),Li(wi /P2,r),(其中r是国内利率;i=1,2);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产品需求为两大部类的投资Ii(r)和消费Ci(wi,r)( i=1,2)。依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从实物更替与价值补偿思路研究宏观经济,当投资品供给大于或小于需求时,P1X1与∑Ii不相等,仅在投资品供给等于需求时相等;当消费品供给大于或小于需求时P2X2与∑Ci不相等,而在消费品供给等于需求时相等。如此修正,能够从中国实际出发阐明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较为清晰地分析经济结构。
(2)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对西方经济学开放经济模型中劳动市场分析的修正。西方经济学开放经济理论仅考虑社会平均实际工资分析劳动市场,而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考虑不同部类的劳动市场中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差异,分析工资差别对劳动市场供求的影响。
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分析劳动市场供给时,考虑第Ⅰ和第Ⅱ部类劳动市场的名义工资w1 和w2 不同,相应地两大部类实际工资w1 /P2和w2 /P2也不同;各部类的劳动力市场的供给LSi是实际工资w1 /P2和w2 /P2的函数。
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分析劳动市场需求时,不仅考虑第Ⅰ和第Ⅱ部类劳动市场的名义工资不同,而且考虑各部类实际工资的差异,各部类劳动力市场需求LDi是实际工资wi /P2的函数(i=1,2)。
(3)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中净资本流入函数拓展为:国内利率和外国利率、汇率、国内外工资水平之比的函数。此函数,既保留了西方开放宏观经济模型中净资本流入是国内利率和外国利率的函数定义,也考虑到中国与外国平均工资的差异对净资本流入的影响,更加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当国内工资水平高于外国工资水平时,国内劳动力成本高于外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出,净资本流入下降;反之,则相反。
4.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的原理及数理方程
(1)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原理
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建立的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阐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中社会产品实物更替和价值补偿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
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主要分为两大部类:一是投资品部类;二是消费品部类。宏观经济中的两大部类和每个部类内部产品价值的实现,都是以货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的。第Ⅰ部类的投资品P1X1,在第Ⅰ部类内部与投资I1相交换,实现实物更替与价值补偿;第Ⅱ部类的消费品P2X2,在第Ⅱ部类内部与消费C2相交换,实现实物更替与价值补偿;第Ⅰ部类的投资品P2X2与第Ⅱ部类的投资I2相交换,实现实物更替和价值补偿。当每个部类的产品在实物和价值上都得到更替和补偿时,宏观经济就能连续地、周而复始地运行。
每个部类产品的实物更替和价值补偿都受到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影响。对外经济部门的两大部类产品与外国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弥补国内产品供给不足和实现价值补偿,两大部类投资中既有外国资本的流入也有外国资本的流出,直接影响实物更替和价值补偿。
(2)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的数理方程
以现代经济数学方法,构建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模型基本原理的数理方程为:
总供给:AS=∑PiXi(Ii(r),Li(wi/P2,r))+∑IMi(I,C,e)
(i=1,2)(2.1)
式中Pi是各部类产品的价格,Xi是各部类的产品,wi是每个部类的实际工资,r是国内利率,IMi是各部类进口的产品。
总需求:AD=∑Ii(r)+∑Ci(wi,r)+∑EXi(e)+∑Gi-∑Ti ( i=1,2) (2.2)
式中Ii是各部类的投资,社会总投资I=I1+I2;Ci是各部类的消费,社会总消费C=C1+C2;EXi是各部类的出口,总出口EX=EX1+EX2;G Gi是各部类的政府购买,Ti是各部类的税收。
货币需求:MD=MD(I,C,G,EX,r) (2.3)
货币需求是两大部类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出口和利率的函数。
货币供给:m = M/P (2.4)
m是实际货币供给,M是名义货币供给,P 是物价水平;P=αP1+(1-α)P2,α是权重。
储蓄:S=S(∑PiXi(Ii(r),Li(wi/P2,r)),r) ( i=1,2) (2.5)
储蓄S是两大部类生产总值∑PiXi(Ii(r),Li(wi/P2,r))和利率r的函数。
劳动力供给:LSi =LSi(wi /P2) ( i=1,2)(2.6)和(2.7)
式中LSi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第Ⅰ和第Ⅱ部类劳动力供给函数是实际工资(w1 /P2,w2 /P2)的函数。各部类的劳动力市场的供给LSi是工资的函数,工资越高,愿意就业者越多,劳动市场供给越多;反之,则相反。
劳动力需求:LDi =LDi(wi /P2,r) ( i=1,2) (2.8)和(2.9)
各部门类劳动力市场的需求LDi是工资和利率的函数,工资越低、利率越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工资越高利率越高,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越少。
净出口:NX=∑EXi (e)-∑IMi(I,C,e)( i=1,2) (2.10)
EX(e)是出口,它是汇率e的函数。IM(I,C,e)是进口,它是国民收入(I,C)和汇率e的函数。出口与进口之差被称为净出口NX。
净资本流入:NCI= CI(r,rw,e,w/ ww)-CO(r,rw,e,w/ ww) (2.11)
CI(r,rw,e)是资本流入,CO(r,rw,e)是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资本流出都是国内利率r、外国利率rw和汇率e以及国内工资w 与世界工资ww比值的函数。
国际收支差额:
FP= NX(I,C,e) +NCI(r,rw,e,w/ ww) (2.12)
国际收支差额FP为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入之和。
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之差,被称为资本净流入NCI。资本净流入NCI与国内外利率的关系为:当国内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r> rw,资本项目出现盈余,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当国内利率比外国利率低时,r< rw,资本项目出现赤字,资本流入小于资本流出。当国内利率等于外国利率时,r= rw,资本项目平衡,资本流入等于资本流出净资本流入。
净资本流入NCI与国内外平均工资水平的关系为:当国内平均工资水平w低于外国平均工资水平ww时,跨国公司来华直接投资更有利可图,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当国内平均工资水平w高于外国平均工资水平ww时,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转向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有利可图,资本流入小于资本流出。
三、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均衡条件
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宏观经济均衡条件,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模型,更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在中国开放宏观经济总供求相等时:
∑PiXi(Ii(r),Li(wi/P2,r))+∑IMi(I,C,e)=∑Ii(r)+∑Ci(wi,r)+∑EXi(e)+∑Gi-∑Ti
则中国开放宏观经济均衡条件为:
P1X1(I1(r),L1(w1 /P2,r)) + IM1(I,C,e) =∑Ii(r)+ EX1(e)+G1-T1
i=(1,2) (3.3.1)
(3.3.1)表明开放经济的生产资料部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价值均衡。
C1(w1,r)+ C2(w2,r)+EX2(e)+G2 –T2
=P2X2(I2(r),L2(w2 /P2,r))+IM2(I,C,e) (3.3.2)
(3.3.2)表示开放经济的消费资料部门总供求价值相等。
C1(w1,r)+ EX1(e)+G1-T1= I2(r)+IM2(I,C,e) (3.3.3)
(3.3.3)表明开放经济的两大部类产品的价值得到补偿,实物得到更替。
S(∑PiXi(I1(r),L1(w1 /P2,r) ),r)=∑Ii(r)+NCI(r,rw,e)
i=(1,2) (3.3.4)
(3.3.4)表明开放经济的社会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MD(I,C,r)=M/P (3.3.5)
(3.3.5)表示开放经济的货币市场均衡。
Li = LSi(wi /P2)=LDi(wi /P2,r) ( i=1,2) (3.3.6)和(3.3.7)
(3.3.6)和(3.3.7)表示开放经济两大部类劳动市场都实现了均衡,不存在结构性失业。
FP=NX(I,C,e)+NCI(r,rw,e,w/ ww)=0(3.3.8)
(3.3.8)说明开放经济国家的国际收支均衡,FP=0即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之和为零。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即FP>0,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即FP<0,则称国际收支逆差,也称国际收支赤字。
(3.3.1)-(3.3.8)式阐明中国开放经济均衡条件。当此8式同时成立时,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开放经济实现均衡:生产资料的实物和价值得到了更替和补偿,消费品的实物和价值也获得了更替和补偿,宏观经济能够顺利地运行;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扩张;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经济收缩。
四、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应用
与西方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相比,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以下简称“模型”),能够更好地阐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提出符合中国经济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1. 模型能够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从宏观视角分析,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之前,经济迅速增长的动力为:投资与出口。
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中国政府控制大量资源,容易形成大规模投资。在国内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外商在华投资规模也快速递增,投资增速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中,投资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动力。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前,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出口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为国内的消费所吸纳时,出口成为消化中国供给过剩的主要渠道,外需在消化中国过剩产品的同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重要因素。
2. 应用模型分析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
第一,以模型分析中国经济的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特点,即消费不足的问题。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由2001年的45.3%下降到2013年的38%。与此同时,中国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而且投资中的第一部类的投资I1大于第二部类的投资I2,就单位资本而言,第一部类投资单位资本需要的劳动力少于第二部类,因而投资就业率下降,居民的工资收入wi增长速度较低,导致消费率随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而递减;与投资过快增长相伴而生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供大于求,进而压低了就业率和居民实际收入wi/P2,消费率随之递减;所以,投资率偏高,消费增加缓慢,出现消费不足。
第二,应用本模型可以分析人民币汇率与国际热钱的棘轮效应。一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e与外国汇率形成汇差,吸引国际热钱涌入豪赌人民币升值,从而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增加,国内货币供给由于国内外汇占款增多而被动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国内利率r高于国际利率rw,即提高人民币利率,会强化此棘轮效应。二是人民币持续贬值,人民币汇率e与外国汇率的汇差,导致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出中国,进而外汇储备迅速减少,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企业不愿意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延缓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三,模型还能解释中国的来料加工业向东南亚等国的转移成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工资水平低于国际工资水平,来料加工业增长明显。然而,自2008年以来,出现了来料加工业,特别是纺织、制鞋等行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模型分析表明: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内工资平均水平w高于外国工资平均水平ww,特别是明显地高于东南亚国家工资市场水平时,中国的来料加工企业已经失去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于是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将来料加工企业,尤其是制鞋、纺织企业转向东南亚国家。
第四,模型能够阐明中国人民币汇率e变化引起资本流动及净资本流入的变化:当本币相对于外币升值,资本项目盈余增加,经常项目顺差减少;当本币相对于外币贬值,资本项目盈余减少甚至出现赤字,经常项目顺差扩大。
3.应用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分析
结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将中国特色开放宏观经济模型进一步细化,将两部类模型拓展为多产业模型,可以具体地分析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劳动市场结构特点,并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而提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
4.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学术界的话语权提供基础理论
这个新颖的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通行的经济学定量分析方法,阐述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结构变动的规律及政策影响,突破当前国内学术界流行的以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认识、解释、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惯例,为以中国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代替国内经济学界流行的西方经济学话语体系奠定了基础理论,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学在国际经济学界的话语权。
(王健,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一、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数学模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 王健.现代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 王健.政府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白暴力,白瑞雪.现代西方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7] 王健.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模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6).
责任人编辑:万鹏、谢磊
- 标签:
下一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地”失衡及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