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作者:刘靖北
字号: + - 16

[摘 要]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郑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其中包括: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论断;提出了统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历史使命理论;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理论 ;提出了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判断和论断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布局、新观点、新要求;最为重要的是,提出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郑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集大成之作,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开创性历史性贡献。


  一、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


  在世界上更高地举起了社会主义的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如何理解这里的“时代”概念?笔者认为,这里的“时代”概念,不是对当今世界所处时代主题的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对应的反义词是“战争与衰弱”“动乱与停滞”等,政治意义并不明显。这里的“时代”概念,也不是历史学上的 “时代”或“时期”概念,比如现行党史所采用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样的历史分期。当然,这里的“时代”概念,更不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划分的概念,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开始,至少要持续一百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才能结束。那么,这里的“时代”概念,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的呢?这个“新时代”是从政治意义上使用的一个概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政治论断。因此,我们必须从政治意义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笔者以为,这就是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处在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前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表明,社会主义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共产主义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马克思主义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完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使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世界上举住了、举稳了,社会主义的旗帜在全球高高飘扬!中国共产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只有把这个“新时代”放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准确把握“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意义,才能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二、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大论断,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但是,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或较少论及。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特别是完整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概念,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上,则发生了反复和失误。1956年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的判断。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在198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判断,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为当时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与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准确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准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新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重大贡献。


  三、提出了统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使命理论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而无产阶级只有在先进政党即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才能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进行自觉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在中国这个民族国家内进行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论者。在97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紧密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要求,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谱写了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97年来,我们党始终初心不改、不懈奋斗,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了自己在各个阶段的历史使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展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进行了深刻思考,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进而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习近平同志提出必须准备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把先前提出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联结起来、融为一体,形成新的理论概括,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什么和怎样干的问题,集中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宽广视野、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刻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一理论概括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历史使命理论,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继续前进的方向。


  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进行系统安排,


  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在1954年9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的目标,1956年又一次把这一目标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12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20世纪内,分两步走,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即“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1月,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了三届全国人大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2000年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那么未来50年怎么走?在党的十五大上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将未来50年分为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其中,前20年也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对党的奋斗目标进行阐述、做出新的概括,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总目标,并深入思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到本世纪中叶的30年如何进行战略安排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做了全面阐述,对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这一历史时期分两个阶段做出战略安排,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就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总任务清晰地展现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面前。


  在总的目标任务之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奋斗目标,比如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比如提出了把我国建成制造强国、贸易强国、海洋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体育强国、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任务,既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又明确了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表明我们党形成了一个分层次、分阶段、立体化的目标体系,极大地丰富、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理论,必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起到巨大的牵引作用。

  五、提出了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判断和论断,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随后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二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一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展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思想。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相互取代更不能相互否定,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四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五是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围绕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能源安全战略等等。六是坚持正确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稳和进的关系,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保持战略定力,防范各种风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七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党必须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发展大局大势的分析把握,及时对重大方针、重大战略、重大工作做出决策,确保我国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践中形成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和共同体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阐述了世界历史思想,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交往关系的全面发展,扩大了民族间、国家间的全球性交往互动,形成世界市场与民族国家的世界体系,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无产阶级奉行国际主义原则,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最终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强权政治、冷战思维依旧,贸易保护、逆全球化思潮上扬、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局部动荡、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和人类发展进步的新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呼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重要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和“真正共同体”思想,融会“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等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本着回答“世界向何处去”这一世界历史命题的担当,针对世界格局和全球治理的发展变迁提出来的,是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转折关口上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被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写进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阐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和共同体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引,为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做出重大贡献。


  七、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布局、新观点、新要求,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组织制度和策略思想等,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但正如邓小平1977年7月21日在十届三中全会上所讲的,在党的建设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而“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然而,无论列宁建党学说还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由于历史的局限,都未能全面系统地回答“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继续把邓小平同志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并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建设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论断、重大观点,其中最突出的有如下几点,一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这些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澄清了在党的领导问题的错误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二是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并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着力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性质、地位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彰显了西方政党所无法具有的显著优越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三是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政党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四是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即“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是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创新和发展,深化了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五是提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既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重大创新,也是世界监督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六是提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重视基层组织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优势。列宁说:“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以提高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基层组织功能定位上的正本清源,又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党的组织建设理论的发展。


  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党建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彻底冲破了西方政党的理论范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八、最为重要的是,提出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用“十四个坚持”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两者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从国内来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推进实践基础的理论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发展阶段。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三座大山”压迫下解放出来、站立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个思想而没有别的思想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当代中国,坚持这个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这面思想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第二,从国际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中国、世界的意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概括新时代的历史意义,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个新时代,必将开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必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提出了一系列攸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构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话语体系,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水平,就代表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水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水平,就代表了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水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也就意味着开辟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而且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振兴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旗帜。(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务委员、教授)

责任人编辑:孙爽、黄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