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为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人民论坛》

作者:周竞风
字号: + - 16
原标题:“四个自信”为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中国人民精神状态的真实展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实干,要在坚守“四个自信”的前提下,凝聚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四个自信”是科学统一的整体,彼此之间相辅相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培育民族自尊心,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又提出了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由此形成。“四个自信”充分展示了党应具备的信念,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守自身信念,积极创建美好生活。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并且对其进行了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体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四个自信”和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执政理念,鼓励我们坚定民族自信心,积极行动,弘扬实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内涵丰富,其中道路自信关注发展方向、未来命运,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科学保障;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守,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自信,依靠制度实现社会发展与稳定;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既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也要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四个自信”是科学统一的整体,彼此之间相辅相成。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基础,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道路自信指明了中国梦的实现方向,理论自信为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引

       道路自信指明了中国梦的实现方向。正确的道路是实现美好梦想的前提,实现中国梦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符合现实的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思考与探索中得到的,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我们在新的发展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跨越式进步,使我国的面貌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迎来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各项事业获得巨大成功,但是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在改革发展以及实现中国梦的路上,难免会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这些会干扰中国梦实现的脚步,因此,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不忘初心,确保方向正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道路自信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中国梦的方向,方向正确,才能确保寻梦路上稳步前进。

       理论自信为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引。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主要是看这一理论对国家需求的满足水平。理论在被群众掌握后,就能转变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国改革、发展及稳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理论去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在时下,只有不断用科学理论指导行动,才能掌握科学的行动指南,构筑团结奋斗的思想之基,才能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步调上的一致。实践、认知永无止境,而理论的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要理顺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战略事务为中心,关注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实践出发,强调理论创新,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总而言之,理论自信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确保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制度自信为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文化自信为中国梦提供原动力

       制度自信为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制度是成就一番事业的根本保障,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由我国国情、性质决定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我国发展的制度保障,强调制度自信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不仅表现为政治定力,也需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这是制度自信的基本要求,是制度自信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制度自信能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不断深化改革,制度自信才能更彻底、更久远。在新的时期,强调制度自信,需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特别是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完善这一制度体系,做到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转有效,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展现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力量。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鲜明的、特色的、富有效率的,对其存在的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要推动社会主义制度更为稳定、完备,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好制度基础。

       文化自信为中国梦提供原动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之源,是国家实现兴旺发达的科学支撑。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文化是民族之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文化的核心。文化自信的提出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对文化的高度关注,标志着我国对文化功能、文化作用的认知已达到新高度,文化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华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斗争的过程中培育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党提出文化自信有着深厚的根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文化建设之基,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强劲底气。文化自信不仅源自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源自对中国梦美好未来的期待。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一道创造了伟大的成就,国家实现了繁荣富强,文化实现兴盛。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文化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文化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缺少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就缺乏维系的精神纽带,就难以形成凝神聚力的共识以及精神支撑。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增强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为中国梦提供持久动力。此外,文化自信就是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创建中国话语体系,传播中国智慧,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总之,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始终坚持“四个自信”对实现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了精神动力,在圆梦的征程上,应汇聚奋发有为的力量,不忘初心,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张春花、俞良早:《习近平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想社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

责任人编辑:万鹏、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