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彦林:人民,人民……

《红旗文摘》

字号: + - 16
“人——民——万——岁!”

       这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操着纯正湖南口音,郑重喊出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的宣言。话音刚落,30万军民脚踏平坦的天安门广场,举手向祖国敬礼,亿万双眼睛涌出幸福与喜悦的泪水。这宣言,如一轮朝日横空出世,刺破青天,纵穿历史,震撼世界……

       一撇一捺,脚踏大地、互为支撑为“人”。人民,普通得像大地上一株株的小草,平常得像大海里一朵朵的浪花,平凡得像天上一颗颗无名的星辰……每每写下“人民”这两个字,我顿感神圣凝重!每每读到“人民”这两个字,我立刻肃然起敬!

       角力人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民”这一概念注入新内涵。

       人民很多时候指平民、庶民、百姓。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内涵。无论在什么国家、什么历史时期,普普通通的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的主体。

       上个世纪20年代初,南湖红船给神州大地抹上一缕希望的霞光。那时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相互角力。当年毛主席把中国共产党跟群众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种子与土壤,要求十分力量要拿出九分去做群众工作。共产党在国民党重重围剿下走向成功,美国军事观察组给出答案:“国民党占有着大片的土地,而共产党则占有大片的人心”。真可谓“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其中淮海战役规模最大,斯大林评价说:“奇迹,真是奇迹!”傲慢的美国人说:“神奇的,不可思议的。”开战时,正值山东解放区迎来土改完成后第一个丰收年。广大农民兴奋地收割完自家的秋季粮食,便扛起扁担,推起独轮车,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毅然加入支前队伍。540多万支前民工高喊着:“队伍打到哪里,支前就跟到哪里!”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随处可见。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了不让红色苏维埃政权的一枚公章落入敌手,苏区人民甘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沂蒙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活的不只是一位战士,她哺育的是党的一个希望!为了掩护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伤员,为了保护党的地下工作者,不知道多少群众以生命相许!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老百姓为什么会最后一粒米交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娃上战场?那是党和人民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生动写照!

       中国人民可敬可爱!三年饿肚子的岁月,尽管挖野菜吃树皮,百姓没有怨言。河南林县人民忍饥挨饿,硬是在悬崖绝壁之上凿修出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文革浩劫十年,多少家庭被迫害连累,一张张薄薄的平反书,换回无数感激的热泪;改革开放初期,千万职工下岗、待业、再就业,为改革牺牲个人利益,勇敢地擦干眼泪从头再来……

       多年以来,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一直颇有市场,有人多次预言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甚至一段时间,中国经济陷入危机的声音越传越厉害,这种唱衰中国的声音居心险恶。诚然,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但自2010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之后,一个个事例,一组组数字,一幕幕图景,撼动人心。事实昭显了制度的优势、国家的实力和人民的威力!

       我们的民族多灾多难。建国以来,人民始终感激党和政府。2013年5月我携妻儿陪同种了一辈子地的爹娘坐高铁去游览天安门。老父亲凝望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说:“自从有了毛主席,中国人才不挨打,才直起腰杆子呀!”

       “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破解国难、化解民族危难,还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归根到底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点中命门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参加延安中央警备团普通战士张思德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下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从此,“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连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中华大地。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最通俗、最经典、最大众化、最温暖人心。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无论城乡、无论大人孩子都能背诵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立党宗旨,凝聚起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社会精英,把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和勤务员作为人生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

       记得“文革”时期,学习、背诵《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当时县、公社、大队的三级干部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1967年夏天,当时的莒南县大山公社在我们村召开学习“老三篇”经验交流会。由于天气太热,会议地点改在村后的树林里。最后由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我,代表村民背诵“老三篇”,展示我村的学习成果。我年龄小、个子矮,是村干部把我抱到主席台的桌子上背的,我眯着眼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篇一篇地“背”。当第二遍背诵到《愚公移山》中“赫尔利已经公开宣言不同中国共产党合作”这段时,中间有些打顿了,于是在掌声里被抱下桌子。午饭前,我们全家又虔诚地站在毛主席像前,把这件事情认真汇报了一遍。其实我当时只是死记硬背,只记得村里人死了要开追悼会、加拿大大夫白求恩给中国人看病、愚公领着子孙在挖山不止,真是囫囵吞枣!

       中国共产党人尊崇人民、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和政治追求,不仅是政治理念,更是思想和行动的自觉。上了些许年纪的人,都会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城市乡村,商家店铺、机关、职业大都贯以“人民”二字……当硝烟散尽、枪声渐远,战争让位于和平,发展取代了生存,却有少数干部的心离群众渐远,与群众的感情渐淡,群众在心中的分量渐轻。当发展进入关键期、社会处于转型期、改革步入深水区时,更须坚实地脚踏生养自己的“土壤”,倾听“人民声音”,真心“为人民服务”。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市会见“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等模范人物时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

       记得山东籍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在诗歌里写道:“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摘自《北京文学》2015年第7期)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责任人编辑:实习生、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