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目标直指2049年

《红旗文摘》

作者:[美]熊玠
字号: + - 16
习近平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这是习近平执政两年多以来,国际政治评论家比较一致的评价。

       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评论很有代表性。他2014年10月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一定要考虑长远的目标。长远的目标非常重要。世界上其他的地方,大多数国家的多党制只能考虑我当总统、总理任期之内的事情,超过任期就不考虑了。像新加坡的执政党这样的能为长远考虑的党也不多了,越来越少。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觉得中国1949年以后,毛泽东30年,邓小平30年,现在习近平将考虑后面的30年,这个非常重要。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掌握政权是在1949年。1949年以后他应该搞建设,搞制度建设。很可惜的是他是理想主义者,1949年以后还搞继续革命,所以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就是接受了毛泽东时代的教训转向搞现代化建设的30年。现在真正进入后邓小平时代。习近平考虑的就是下面30年的事情,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2014年6月16日,FT中文网刊登《习近平的改革及其使命》一文,作者正是曾任世界银行(WB)行长、美国贸易代表和副国务卿的佐利克先生。佐利克的观察可谓相当深入:

       “在上任大约一年之际,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执政方向日益清晰。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目前,中共正号召干部观看一部关于苏联解体的纪录片,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也没有被视为英雄。

       在把维护中共当作首要任务的前提下,他的改革应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经济改革将不会伴随着政治上的放开。与此相反,考虑到改革带来的风险,他的信念是必须把政治置于控制之下。

       改革将把关注点放在经济治理和现代化上。对西方人来说,这些名词看起来或许有些模棱两可。这位中国国家主席的历史任务是:为恢复世界大国地位的中国,构建现代经济结构。”

       如果说佐利克先生偏重于观察习近平的经济改革蓝图的话,一些观察家注意到习近平的整体改革方案已经呼之欲出。

       其中,以香港《大公报》的评论文章最具代表性。2014年6月,就在佐利克先生发表上述文章的几天后,《大公报》以《习近平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师”身份渐显》为题,再次深入分析了习近平的“棋局”:习近平以最高领导人身份循例兼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再加上其国安委主席、中央网信领导小组组长等职务,使其不仅执掌了宪法赋予的最高国家权力,更为重要的是,直接掌管了政治、国家安全、外事、社会管理等重要领域,便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大幅提升了复杂利益博弈格局下的权力运行效率,为深化改革进行更加高效的顶层设计。至此,习近平作为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师”的形象渐趋清晰,影响力逐渐显现。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至此,习近平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基本定型。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指出,在上任两年多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公布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次获得大规模宣传,显示其已经被中国共产党党内高层普遍接受。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如同围棋上的布子取势。2000多年前,中国的战略家之父孙武就在《孙子·势篇》形象地指出: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取势,就是储备势能。高明的棋手总是善于充分发挥棋子的整体功能和时势与位势的效应,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概而言之,摆在习近平面前的课题有三:一是在经济上,如何摆脱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让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从而让中国晋级到经济富国阵营。二是在政治上,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使中国成为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的典范国家。三是在文化上,如何恢复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使中国人成为世界高尚品格的代表,使中国精神能够像灯塔一样驱散黑暗,照亮人类进步的航程。

       这样的战略目标已被习近平高度浓缩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犹如灯塔,召唤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行,全力做好改革这篇大文章。

       定下目标,就得坚定不移,这是习近平很鲜明的一种领导风格。习近平在2015年5月5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再次号召大家都要做“改革的促进派”: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正确把握改革大局,从改革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36年2月,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原,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毛泽东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名为《沁园春·雪》的著名诗词。在这首诗词中,当时只有43岁的革命家毛泽东纵评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认为古代英雄都已经成为过去,挽救民族命运、振兴国家的使命正属于当代中国人民。

       33年后的1969年初冬,16岁的习近平来到与陕北清涧县比邻的延川县,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习近平后来回忆,这7年的知青艰苦经历,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最重要的成长岁月,正是在这片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英雄豪杰的黄土地上,习近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习近平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伟大的历史英雄必须要站在伟大的历史舞台上才能凸显出来。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是人类文明进入新千年后最为重要的时刻,人类的命运取决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取决于各国政治家对航向的掌控能力。中国正在演出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改革大剧,站在这部大剧舞台中央的习近平,将如何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值得全世界一同期待!

       (作者为纽约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摘自2016年4月4日《学习时报》,原文选自《习近平时代》,[美]熊玠著,美国时代出版公司2015年版)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责任人编辑:沈王一、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