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重:全球化是客观趋势不是主观愿望
《红旗文摘》
全球化起于贸易,快速发展于投资,进而扩大到人的自由流动,范围由窄而宽;从降低关税到关税为零,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从单一市场到货币联盟,水平由低渐高。推动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不是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市场的内生需求,是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有意思的是,时下反对全球化最为高调的声音和最为高调的事件,恰恰发生在最为推崇市场力量、最早大力推动全球化的美国、英国。当年的推崇、时下的反对,主观的成分似乎多了一些。不尊重市场、不尊重客观,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也改变不了全球化的客观趋势。
全球化是人类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化、大趋势。在这种变化中,必然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受益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对全球化的质疑或反对,基本来源于两类:利益受损者和受益程度相对较低者。当然,也有非经济因素的反对之声,比如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
但总体上看,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福祉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第一位的。看看有多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摆脱贫困就是力证,更遑论他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长足进步。发达经济体更是从中受益。且不论全球化为其开拓的广阔的全球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物美价廉的产品,何来发达经济体长期受用的低通胀环境?不能因为全球化的不足,就否定全球化。正如不能因为改革损害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就否定改革一样。
全球化有它的先天不足。由于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单一市场,商品、服务、资金、人员必须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跨境流动。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这种全球化,缺少有效的、全球性的政策沟通,也缺少有效的、全球性的公共产品。这是制约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两大短板。如果是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这两点都不是问题。但对于碎片化、相对割裂的全球市场来说,就成了大问题。
政策沟通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努力,比如各种双边、诸边、多边的自贸安排。再比如危机后作用突显的G20。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把政策沟通放在“五通”的首位。
公共产品的提供则更为匮乏。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有“后劲”的保证,基础设施需要大力、持续投入,但谁来为全球性的基础设施投入呢?
这些正是全球化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与往日不同的新思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把道路联通作为五通之一,显示了对跨境基础设施等全球性公共产品的重视。由57个国家共同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始了首批项目运作。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作者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摘自《全球化》2016年第10期)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有意思的是,时下反对全球化最为高调的声音和最为高调的事件,恰恰发生在最为推崇市场力量、最早大力推动全球化的美国、英国。当年的推崇、时下的反对,主观的成分似乎多了一些。不尊重市场、不尊重客观,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也改变不了全球化的客观趋势。
全球化是人类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化、大趋势。在这种变化中,必然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受益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对全球化的质疑或反对,基本来源于两类:利益受损者和受益程度相对较低者。当然,也有非经济因素的反对之声,比如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
但总体上看,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福祉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第一位的。看看有多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摆脱贫困就是力证,更遑论他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长足进步。发达经济体更是从中受益。且不论全球化为其开拓的广阔的全球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物美价廉的产品,何来发达经济体长期受用的低通胀环境?不能因为全球化的不足,就否定全球化。正如不能因为改革损害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就否定改革一样。
全球化有它的先天不足。由于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单一市场,商品、服务、资金、人员必须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跨境流动。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这种全球化,缺少有效的、全球性的政策沟通,也缺少有效的、全球性的公共产品。这是制约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两大短板。如果是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这两点都不是问题。但对于碎片化、相对割裂的全球市场来说,就成了大问题。
政策沟通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努力,比如各种双边、诸边、多边的自贸安排。再比如危机后作用突显的G20。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把政策沟通放在“五通”的首位。
公共产品的提供则更为匮乏。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有“后劲”的保证,基础设施需要大力、持续投入,但谁来为全球性的基础设施投入呢?
这些正是全球化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与往日不同的新思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把道路联通作为五通之一,显示了对跨境基础设施等全球性公共产品的重视。由57个国家共同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始了首批项目运作。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作者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摘自《全球化》2016年第10期)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责任人编辑:杨文全、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蔡昉: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