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文化自信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红旗文摘》
我们对传统文化自信,与我们对历史上文化经典和文化名人的崇敬是不可分的。文化需要创造,创造文化并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是我们最为景仰的文化名人;而文化的载体是作品,尤其是传诵不衰的不朽名篇。在当代,我们同样需要培养文化名人,需要名篇巨著,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都发出这种号召,号召产生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名篇巨作。
我们有些学者喜爱谈论士的精神。中国传统的士,主要是儒家讲的君子,应该是在道德上有标准,在文化上有贡献,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人。无论是论语中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还是吕氏春秋中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这都是对士的要求。这种要求表现在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言中。一篇《岳阳楼记》,文以人传,人以文传,无论在文化上和人格上都足以垂范后世。至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把士人即读书人的责任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应该继承的是这种人格精神和文化精神。今人所谓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之可贵,正在于它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依附资本和权贵,不曲学阿世,通过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创造出足以与我们时代要求相符合的作品,而不是以所谓独立人格和思想自由为标榜,俯视人民,与历史潮流相背而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应该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不要害怕文化名人。我们不是名人太多,而是名人太少。社会主义需要的是既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又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名人。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这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开关,是对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代提出的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但不同领域各有特点。技术领域,创造性表现为发明,新工具取代旧工具,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科学领域,表现为发现,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它的进步方式不是取代,而是新领域的拓展和新原理新规律的发现。人文文化的创造性,既不是取代,也不是新规律的发现,而是原有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转化。恩格斯充分理解文化传承的这个特点,他曾经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当然胚胎、萌芽终究是胚胎、萌芽,还必须不断地积累新的思想和进行创造性转化。在当代世界,完全停止在胚胎、萌芽阶段,重复希腊哲学的命题和思想是不可想象的。在当代中国完全停留在我们先人智慧中包含的胚胎和萌芽中,只是“拿来主义”,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有的学者倡导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要“原汁原味”。这很有道理,对于治疗任意解读经典的主观诠释是一剂良药。但“原汁原味”不能绝对化,绝对化就不存在创造性转化问题。完全的“原汁”很难,因为经典也会存在各种版本,很难说哪个就是绝对的“原汁”,古代没有著作权、没有知识保护法,各种本子的差异性会存在。原味更难,因为每个时代、不同学者会对同一论断做出不同的解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儒家经典的注家众多,不乏歧解。可以说,对中国著名经典中不少论断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中国文化经典的凝练的语言,简单的句式,留有不同解释的多种空间。如果都要单纯追求“原汁原味”往往会争论不休。某句话、某个命题“原汁原味”的问题留给学者们去研究吧,对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是适应该时代、立足现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就是经过自己口腔的咀嚼,肠胃的消化,吸收营养,排除消化后的废物。这种研究方法,重点在于认真学习经典,体会和吸取其中深刻的智慧,而不是寻章摘句、断文释义。这有利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其合理思想来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的道德规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原则。不能认为传统文化都是精华,不存在糟粕,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糟粕都被历史淘汰掉了。这种看法说对了一半。留下来的是精华,但也会留下糟粕。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和继承并非只决定于文化自身,而存在人的选择,尤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进行文化传承和选择的。因而文化传统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必然同时会经历一个过滤和筛选过程。虽然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不像苹果,烂在哪里一目了然,可以切去烂的,保留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精华与糟粕如水入泥,混在一起。因此继承传统文化不可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必须经过自己的嘴咀嚼,经过肠胃的消化,这就是阅读和理解。按照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精华与糟粕是可以区分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人民性因素的都属于精华,而一切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东西都是糟粕。
有人怀疑,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统文化还算中国传统文化吗?如果中国传统文化无需在实践中被激活、无需转化、无需发展,表面上是尊重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贬低传统文化。一种既不能转化又不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文化是僵死的文化,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文化。这样的传统文化永远与当代现实无关,而只与它产生的原来社会相关,它已在历史中死亡。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于它是源头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当然,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是乱批三国式的插科打诨,也不是削足适履,而是在尊重原典读懂原典的基础上,真正从中吸取智慧。在这里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中国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该相携而行。既不是歪曲中国传统文化,把今人的东西挂在古人头上,又能从传统文化蕴藏的智慧中生发出与时代适应的新的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可以看成是传统文化创新和转化的一个范例。我们不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一一简单对照的方式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是立足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实践,通过理解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基本精神和家国一体的原则,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血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
(摘自2016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我们有些学者喜爱谈论士的精神。中国传统的士,主要是儒家讲的君子,应该是在道德上有标准,在文化上有贡献,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人。无论是论语中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还是吕氏春秋中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这都是对士的要求。这种要求表现在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言中。一篇《岳阳楼记》,文以人传,人以文传,无论在文化上和人格上都足以垂范后世。至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把士人即读书人的责任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应该继承的是这种人格精神和文化精神。今人所谓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之可贵,正在于它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依附资本和权贵,不曲学阿世,通过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创造出足以与我们时代要求相符合的作品,而不是以所谓独立人格和思想自由为标榜,俯视人民,与历史潮流相背而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应该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不要害怕文化名人。我们不是名人太多,而是名人太少。社会主义需要的是既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又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名人。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这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开关,是对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代提出的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但不同领域各有特点。技术领域,创造性表现为发明,新工具取代旧工具,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科学领域,表现为发现,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它的进步方式不是取代,而是新领域的拓展和新原理新规律的发现。人文文化的创造性,既不是取代,也不是新规律的发现,而是原有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转化。恩格斯充分理解文化传承的这个特点,他曾经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当然胚胎、萌芽终究是胚胎、萌芽,还必须不断地积累新的思想和进行创造性转化。在当代世界,完全停止在胚胎、萌芽阶段,重复希腊哲学的命题和思想是不可想象的。在当代中国完全停留在我们先人智慧中包含的胚胎和萌芽中,只是“拿来主义”,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有的学者倡导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要“原汁原味”。这很有道理,对于治疗任意解读经典的主观诠释是一剂良药。但“原汁原味”不能绝对化,绝对化就不存在创造性转化问题。完全的“原汁”很难,因为经典也会存在各种版本,很难说哪个就是绝对的“原汁”,古代没有著作权、没有知识保护法,各种本子的差异性会存在。原味更难,因为每个时代、不同学者会对同一论断做出不同的解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儒家经典的注家众多,不乏歧解。可以说,对中国著名经典中不少论断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中国文化经典的凝练的语言,简单的句式,留有不同解释的多种空间。如果都要单纯追求“原汁原味”往往会争论不休。某句话、某个命题“原汁原味”的问题留给学者们去研究吧,对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是适应该时代、立足现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就是经过自己口腔的咀嚼,肠胃的消化,吸收营养,排除消化后的废物。这种研究方法,重点在于认真学习经典,体会和吸取其中深刻的智慧,而不是寻章摘句、断文释义。这有利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其合理思想来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的道德规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原则。不能认为传统文化都是精华,不存在糟粕,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糟粕都被历史淘汰掉了。这种看法说对了一半。留下来的是精华,但也会留下糟粕。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和继承并非只决定于文化自身,而存在人的选择,尤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进行文化传承和选择的。因而文化传统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必然同时会经历一个过滤和筛选过程。虽然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不像苹果,烂在哪里一目了然,可以切去烂的,保留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精华与糟粕如水入泥,混在一起。因此继承传统文化不可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必须经过自己的嘴咀嚼,经过肠胃的消化,这就是阅读和理解。按照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精华与糟粕是可以区分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人民性因素的都属于精华,而一切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东西都是糟粕。
有人怀疑,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统文化还算中国传统文化吗?如果中国传统文化无需在实践中被激活、无需转化、无需发展,表面上是尊重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贬低传统文化。一种既不能转化又不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文化是僵死的文化,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文化。这样的传统文化永远与当代现实无关,而只与它产生的原来社会相关,它已在历史中死亡。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于它是源头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当然,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是乱批三国式的插科打诨,也不是削足适履,而是在尊重原典读懂原典的基础上,真正从中吸取智慧。在这里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中国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该相携而行。既不是歪曲中国传统文化,把今人的东西挂在古人头上,又能从传统文化蕴藏的智慧中生发出与时代适应的新的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可以看成是传统文化创新和转化的一个范例。我们不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一一简单对照的方式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是立足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实践,通过理解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基本精神和家国一体的原则,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血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
(摘自2016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
来源:《红旗文摘》杂志
责任人编辑:杨文全、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我眼里的潘天寿文化现象
下一篇: 蔡昉: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