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间正道
《红旗文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探索。这条前无古人的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一条人间正道。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间正道,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光荣历史责任,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和一切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条道路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及其时代意义,全力以赴沿着这条人间正道大步前进,去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首次提出来的,但是,邓小平没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明确定义,这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权交给了当代中国人。从现在看来,这未尝不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思想解放。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进步,我们的后来人也会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373页)后来,他又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都不能背离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实践中坚持、巩固和完善。那么,中国特色是什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别于其他社会主义的中国因素。即在当今中国这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大国,面对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党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这就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现在越南、古巴和朝鲜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更不同于圣西门、傅立叶等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要坚持哲学上的两分法、两点论。它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遵循一般规律,又极富首创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更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其次,才是中国特色,绝不能把顺序搞颠倒了。当前,有一个不好的倾向,谈社会主义的人少了,谈中国特色的人多了;有的人从实用主义出发看问题,把中国的问题归结于社会主义,把成绩归结于中国特色,完全把二者割裂对立开来;有的人甚至撇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灵魂,大谈特谈中国特色,这无异于本末倒置,缘木求鱼,是极其荒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阶段,经过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呈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富有生机活力的科学社会主义。这种主义不但拯救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振奋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还催生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广泛认同,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又具有世界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永远坚持和发展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大国还是小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道路和主义能否有效解决本国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别人无权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实践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从天而降,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它可以追溯到中国近百年的奋斗史、发展史和探索史,乃至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屡遭列强入侵,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性课题是“救亡”。为救亡图存,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索运用过各种主义、各种药方、各种道路,但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让中国人成为真正解放的人、自由的人,发展的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其他救国途径的尝试全部碰壁之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历经95年的艰苦奋斗、创造、积累,我们党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大根本成就,使中国的发展站在由大向强转变的全新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这个梦不是要使中国回到汉唐盛世,重温历史辉煌,也不是追求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建设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轮自信前进,使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越来越有希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集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位一体的伟大事业、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不是改旗易帜的歪路,也不是西方强加给我们的邪路,而是我们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一条人间正道。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同时,我们的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的是和平发展、共同富裕之路。这条道路的基本理念是自己好,也要让别人好,中国要携手世界各国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更是自成系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时代发展和任务变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成为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中来考察,放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来考察,放到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来考察,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来考察,放到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实践中来考察,放到世界发展变革的大格局中来考察,放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大立场、大视野上进行考察,这就从时空观的维度全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逻辑、大内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的突破,也是党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所作的清晰界定。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内政外交、建党建国建军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略,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提出一套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系。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与这些基本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具体制度。这一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所必需的,是管道路、管方向、管根本的。只要坚持好发展好这一制度体系,无论中国怎么发展和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不会走样、走偏和转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成果。它包含了中华民族5000年奋斗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包含了我国近40年改革开放创造的时代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有益文化,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与各地区、各单位、各行业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先进文化塑造人的思想,凝聚着人心和力量,提振着人们的精气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血脉。实践永无止境,道路的探索、理论的创新、制度的完善、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没有终点。这四大要素必将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补充、发展和完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充满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探索,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那一代人的长征路,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在通往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无数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难,只要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充满信心,就一定能不断前进,书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辉煌。那么,我们充满信心的依据在哪里?
一是我们有了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们具备了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正处于从起飞向冲刺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由世界的边缘走向中心,由原来的随着走、跟着走、追着走到现在领着走,由规则的遵守者到现在的规则制定者,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和仿效。
二是我们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的。坚实的群众基础永远是我们赢取未来的重要依托。历史是最好的教材,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在实践中是被证明了的科学真理。现实是最好的清醒剂,广大人民群众已从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亲身体验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与国家共奋进中,人民群众的国家情怀、社会责任、德才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和增强。
三是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有很多,但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国独有的政治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最惧怕的一条。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攻击、抹黑中国共产党。这也恰恰从反面证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也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国人民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就有了主心骨,这是中华民族之幸、中国之幸、中国人民之幸。
我们这个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光辉历程,使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发生三个“深刻改变”,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自信地走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不仅能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新政权,而且也能够建设一个新世界,创造经济发展奇迹,消灭贫穷,消除贫困,搞好社会治理,实现国家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干出来的,打拼出来的,接力奋斗出来的。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前途无限光明!
(作者:李殿仁,国防大学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教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首次提出来的,但是,邓小平没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明确定义,这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权交给了当代中国人。从现在看来,这未尝不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思想解放。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进步,我们的后来人也会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373页)后来,他又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都不能背离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实践中坚持、巩固和完善。那么,中国特色是什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别于其他社会主义的中国因素。即在当今中国这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大国,面对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党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这就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现在越南、古巴和朝鲜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更不同于圣西门、傅立叶等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要坚持哲学上的两分法、两点论。它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遵循一般规律,又极富首创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更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其次,才是中国特色,绝不能把顺序搞颠倒了。当前,有一个不好的倾向,谈社会主义的人少了,谈中国特色的人多了;有的人从实用主义出发看问题,把中国的问题归结于社会主义,把成绩归结于中国特色,完全把二者割裂对立开来;有的人甚至撇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灵魂,大谈特谈中国特色,这无异于本末倒置,缘木求鱼,是极其荒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阶段,经过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呈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富有生机活力的科学社会主义。这种主义不但拯救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振奋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还催生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广泛认同,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又具有世界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永远坚持和发展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大国还是小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道路和主义能否有效解决本国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别人无权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实践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从天而降,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它可以追溯到中国近百年的奋斗史、发展史和探索史,乃至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屡遭列强入侵,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性课题是“救亡”。为救亡图存,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索运用过各种主义、各种药方、各种道路,但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让中国人成为真正解放的人、自由的人,发展的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其他救国途径的尝试全部碰壁之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历经95年的艰苦奋斗、创造、积累,我们党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大根本成就,使中国的发展站在由大向强转变的全新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这个梦不是要使中国回到汉唐盛世,重温历史辉煌,也不是追求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建设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轮自信前进,使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越来越有希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集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位一体的伟大事业、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不是改旗易帜的歪路,也不是西方强加给我们的邪路,而是我们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一条人间正道。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同时,我们的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的是和平发展、共同富裕之路。这条道路的基本理念是自己好,也要让别人好,中国要携手世界各国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更是自成系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时代发展和任务变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成为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中来考察,放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来考察,放到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来考察,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来考察,放到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实践中来考察,放到世界发展变革的大格局中来考察,放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大立场、大视野上进行考察,这就从时空观的维度全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逻辑、大内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的突破,也是党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所作的清晰界定。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内政外交、建党建国建军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略,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提出一套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系。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与这些基本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具体制度。这一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所必需的,是管道路、管方向、管根本的。只要坚持好发展好这一制度体系,无论中国怎么发展和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不会走样、走偏和转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成果。它包含了中华民族5000年奋斗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包含了我国近40年改革开放创造的时代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有益文化,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与各地区、各单位、各行业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先进文化塑造人的思想,凝聚着人心和力量,提振着人们的精气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血脉。实践永无止境,道路的探索、理论的创新、制度的完善、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没有终点。这四大要素必将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补充、发展和完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充满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探索,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那一代人的长征路,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在通往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无数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难,只要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充满信心,就一定能不断前进,书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辉煌。那么,我们充满信心的依据在哪里?
一是我们有了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们具备了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正处于从起飞向冲刺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由世界的边缘走向中心,由原来的随着走、跟着走、追着走到现在领着走,由规则的遵守者到现在的规则制定者,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和仿效。
二是我们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的。坚实的群众基础永远是我们赢取未来的重要依托。历史是最好的教材,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在实践中是被证明了的科学真理。现实是最好的清醒剂,广大人民群众已从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亲身体验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与国家共奋进中,人民群众的国家情怀、社会责任、德才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和增强。
三是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有很多,但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国独有的政治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最惧怕的一条。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攻击、抹黑中国共产党。这也恰恰从反面证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也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国人民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就有了主心骨,这是中华民族之幸、中国之幸、中国人民之幸。
我们这个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光辉历程,使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发生三个“深刻改变”,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自信地走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不仅能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新政权,而且也能够建设一个新世界,创造经济发展奇迹,消灭贫穷,消除贫困,搞好社会治理,实现国家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干出来的,打拼出来的,接力奋斗出来的。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前途无限光明!
(作者:李殿仁,国防大学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教授)
责任人编辑:杨文全、谢磊
- 标签:
上一篇: 2016年度网络思想状况分析
下一篇: 打造中国经济新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