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国际软实力格局的重构

《红旗文稿》

作者:李怀亮
字号: + - 16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这一宣示,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引领国际软实力格局重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以科学理论塑造国际软实力格局的重要体现。

       软实力理论是在大国博弈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其倡导者约瑟夫·奈把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来源界定为三个方面:文化、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从外交政策这个维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到来和世界格局的历史性深刻转变,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奉行的单边性“民主外交”政策,为世界和美国自身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越来越受到强烈质疑。相反,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特别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习近平主席2017年1月17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之后,据BBC报道,研究全球化问题的专家认为,“中国领导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符合人类发展大趋势”。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和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指出,“中国在全球化遭遇阻力和挑战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势在必行之举,符合全球化发展潮流的倡导”。中国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全人类的进步贡献了智慧和思想。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将成为外交层面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美国“民主外交”政策的困局

       “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要素是推进民主”。“民主外交”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把在全世界推广“民主”当作自己的使命。历代美国领导人都把这种传统理念落实到其具体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实践当中,不遗余力地在海外推广“民主”。美国之所以这么做,是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而且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美国公开地宣告民主化代表了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希望在海外推广民主获取自身在安全防卫和经济方面的利益。一直以来,推广民主对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功能都是非常明显的。”把推进“民主”这样冠冕堂皇的说法,和自身利益搅在一起,甚至常常是打着“民主”的旗号来获取自身的经济利益,这就必然形成美国“民主外交”的内在困局。

       美国的“民主外交”政策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带来了极大好处,对其软实力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约瑟夫·奈在谈及美国霸权时曾说:“美国当然不仅仅限于使用武力。在过去的世纪中美国一直在与这个或那个国家打仗。世界各地的许多民众——虽然肯定不是全部——都相信美国的战争是出于高尚的动机,本质上代表了正义的、善的力量。特别有趣的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几乎没有对外战争,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仍然是被人质疑的。”显然,美国的“民主外交”政策,为其国家经济上带来了好处,政治上带来了声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美国“民主外交”的这种内在困局大大削弱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制约了其核心软实力的作用。比如,美国经常会打着保护“人权”的名义进行武装颠覆他国政权的活动。有时它所推翻的政权恰恰是民选总统。它扶持谁、打压谁,唯一的依据是谁符合美国的利益。有时,“民主”甚至会成为美国政府为其失误进行辩解的一种借口。比如,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情形就是如此。虽然美国情报部门没有发现伊拉克与基地组织有任何联系,但布什总统仍然相信萨达姆·侯赛因是基地组织的幕后黑手。他的幕僚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四处演讲会谈,说服美国民众,使他们相信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国会于2002年10月批准对伊拉克动武。布什政府不顾世界广大地区的强烈反对,发动了这场旷日持久、血腥残酷的战争。然而,入侵伊拉克后,并没有发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面对来自世界各地和美国国内的严厉批评,布什政府声明这场动用了大规模军队、耗资10亿美元以上并给伊拉克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是为了在伊拉克并最终在其他阿拉伯世界推广民主”,“把人们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反对独裁统治上来”。

       美国的“民主外交”不仅在国际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抵制和反对,在美国国内也越来越得不到民众的认可与支持。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国内对于其历届政府所推行的“民主外交”政策,一直都有着激烈争论和严重分歧。美国民众对“民主外交”的支持率越来越低,他们正在丧失对于美国政府推行“民主外交”的信心。美国的“民主外交”已日薄西山。

       二、西方话语霸权的消解

       一个半世纪以来,西方不仅在军事和经济上处于支配地位,而且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形成了霸权。人们理解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长期受到“西方中心”的支配和影响。正如美国乔治城大学查尔斯·库普坎教授所说,从19世纪开始,欧洲国家“开始输出主权、管理、法律、外交和商业的欧洲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讲,欧洲不仅主导了世界其他部分,使其黯然失色,而且在独特的欧洲价值和机制基础上建立起了全球秩序。欧洲人成功地把他们的地区性秩序复制成了全球层面上的基础性规则”。

       在西方现代性话语霸权之下,西方具有了唯一的“合法性”,除了西方之外的地方都被视为“其余部分”(the rest)。在西方的叙事话语中,“其余部分”在历史上为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被严重低估甚至视而不见,“其余部分”是蒙昧野蛮专制的代名词,需要用西方的文明标准去开发,不论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都只能用西方的模式去套改。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理论,采用二分法原则,把世界分成“中心”和“边缘”,把“其余部分”和西方对立起来,认为西方不仅代表了政治“民主”和“人权”,甚至“民主”和“人权”本来就是西方文化的本性,而非西方的“其余部分”则是倾向于专制的。西方中心主义构造了这样的元叙事:西方是进步的力量,是创新和启蒙思想的载体,是西方在推动世界“其余部分”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自由世界”秩序和西方话语的构建过程中,美国特别是美国的军事力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的“理想主义”和“美国例外”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发挥了重要影响。所谓“美国例外”,是与美国民族优越论、美国对世界的责任契约、不妥协的爱国主义等美国身份构建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国家在“自由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特别突出地强调了“自由、民主、美国理想”等“合法性”的一面,“强调西方机构、所有权和文化吸引力等因素,而有意回避军事力量在当今世界秩序创建和维持过程中的作用”。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驻军,如果没有对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武力威胁,如果没有美国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武装颠覆其敌对政府,如果没有美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强硬地推行其政治、经济的利益和标准,西方话语霸权的构建是不可想象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其余部分”的快速发展,如俄罗斯、巴西、印度以及南非等金砖国家逐渐在国际舞台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霸权的衰落、世界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西方的话语霸权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完成的任务,需要多边协作、共同努力。在这些问题上,金砖国家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贡献者。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之内,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行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赏。中国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捐助国,是一个卓越的贡献者而不是“搭便车”者。中国的国际形象在明显提升,“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不攻自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和受益者越来越多,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空间也越来越大。

       三、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这些都彰显了中国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在理念方面,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面对人类发展特定阶段面临的复杂难题,集中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为世界提供了包含价值理念、制度设计在内的全球治理新思路。在2016年9月的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和各国元首就加强政策协商、创新增长方式、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国际贸易和投资等议题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在2016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构建平等协商、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坚定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要重振贸易和投资的引擎作用,增强自由贸易安排开放性和包容性,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在2017年1月举行的瑞士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

       由于世界经济下行,一些西方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经济全球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受阻。在这样一个攸关世界经济发展前途的关键时刻,中国正在扮演着四重角色:利益攸关方、关键行动者、议程设计人和变革领航员。从杭州G20到瑞士达沃斯论坛,习近平主席站在全球人类发展历史的高度所作的这一系列深刻的阐述,既勇敢面对全球历史变革关键时刻的复杂挑战,又坚定了各国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前景信心,发出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显示了中国担当,构成了中国软实力的核心与灵魂。

       在实践方面,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已达到500多亿美元。仅2016年,中国企业就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18万个就业机会。“一带一路”朋友圈正在迅速扩大。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落实过程中,中国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国际援助方面,中国在自身长期处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从1950年至2016年,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其中成套项目近3000个,举办11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在非洲,中国正在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在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提出,为国际社会吹来了暖风,带来了光明。中国正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引领世界前进的方向,国际软实力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将作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汇入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潮。

       (本文是2015年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首都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基地“建设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文化贸易路径研究”[15JDZHA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李怀亮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学部长、教授)

责任人编辑:曹淼、谢磊

  • 标签: